马尚君
- 作品数:211 被引量:322H指数:11
- 供职机构:西北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 行星滚柱丝杠齿轮副间隙设计方法
- 本发明一种行星滚柱丝杠齿轮副间隙设计方法,属于行星滚柱丝杠传动领域;方法步骤为:获取行星滚柱丝杠滚柱和螺母的基本信息;基于行星滚柱丝杠滚柱和螺母的基本信息,结合行星滚柱丝杠螺旋曲面相切接触条件及螺旋曲面啮合原理,求解滚柱...
- 马尚君许千斤岳江宁付晓军周勇
- 一种基于行星式旋转机械的故障诊断方法、系统及设备
- 本发明涉及故障诊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行星式旋转机械的故障诊断方法、系统及设备,包括:构建数据集,获取样本数据对应的三维矩阵,构建轻量化神经网络模型并训练;获取行星式旋转机械的故障类型。本发明结合了行星式旋转机械的...
- 马尚君牛茂东付晓军周勇
- 行星滚柱丝杠副螺纹牙均载设计方法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为实现行星滚柱丝杠副(PRSM)的螺纹牙均载设计,使作用载荷尽可能在滚柱螺纹牙间均匀分布,从PRSM结构参数设计与螺纹精度设计2个层面展开研究。根据螺纹牙设计的弯曲与剪切强度条件与接触屈服条件,得到螺纹牙额定载荷与极限载荷计算方法以及PRSM参数设计准则。在参数设计层面,按照PRSM参数设计的一般流程,采用单因素方法研究了主要设计参数对载荷分布的影响规律,揭示了设计参数对载荷分布影响的基本规律,用于指导均载设计中参数优化。结果表明,各参数优化设计的关键是使丝杠、滚柱与螺母三者的轴段刚度有利于载荷均匀分布。在螺纹精度设计层面,研究了服从不同正态分布的随机螺距误差对载荷分布的影响,基于其影响规律,提出螺纹精度设计与公差带位置控制方法,实现PRSM螺纹牙均载设计。
- 张文杰刘更佟瑞庭马尚君
- 关键词:载荷分布参数设计公差带
- 一种机电作动器故障模拟实验装置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模拟机电作动器故障发生过程实验装置,包括:机电作动器、直线位移传感器安装支架、加速度传感器、直线轴承、铁芯、螺线管、套筒、压缩弹簧、磁铁、负载板、直线导轨、连接杆、力传感器、液压加载器、直线位移传感器;其...
- 马尚君牛茂东刘更周勇
- 一种双余度电动舵机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余度电动舵机。由电机、行星齿轮传动减速机构、行星滚柱丝杠副和套筒推杆组成;利用行星差动轮系的工作原理,将运动由双电机经行星齿轮传动减速机构驱动行星滚柱丝杠副并传递到套筒推杆,将丝杠旋转运动通过滚柱的公转...
- 马尚君李晓风刘更佟瑞庭张鹏涛
- 一种基于结构参数的二级行星滚柱丝杠优化设计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结构参数的二级行星滚柱丝杠优化设计方法,属于行星滚柱丝杠优化设计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根据二级行星滚柱丝杠的结构原理与运动关系,确定其导程之间的关系以及各级丝杠的导程与有效行程之间的关系;其次,...
- 马尚君吴林萍周勇万琦刘更
- 可模拟工作安装环境的直线机电作动器性能测试实验台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模拟工作安装环境的两端球铰安装式直线机电作动器性能测试实验台。该实验台采用模块化设计,刚度模拟器组件3和惯量模拟器组件6可以方便地进行拆装,能够适用不同安装环境下的测试;加载液压缸55自身带有精确的伺服...
- 刘更付晓军佟瑞庭马尚君谷文韬杨小辉吴立言刘岚王海伟
- 文献传递
- 一种可同时消除两侧轴向间隙的单螺母行星滚柱丝杠机构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将旋转运动和直线运动相互转化的机械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可同时消除两侧轴向间隙的单螺母行星滚柱丝杠机构。该机构在长轴滚柱7和空心滚柱8组成的滚柱端部采用收缩盘组件沿径向将长轴滚柱7和空心滚柱8进行压紧,长轴...
- 刘更马尚君刘振帅吴立言佟瑞庭刘岚王海伟杨小辉谷文韬
- 滚珠丝杠副动态接触特性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基于Hertz接触理论,在考虑运行工况引起的接触角变化和离心力的基础上,通过受力分析,建立了滚珠丝杠副的力平衡方程并提出一种计算滚珠丝杠副运转过程中接触变形的方法。以某型号滚珠丝杠副为例,分析了轴向载荷、丝杠转速、接触角和螺旋角对滚珠丝杠副接触特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转速增大时丝杠侧的接触变形减小,螺母侧的接触变形增大,两侧接触角的差值增大,当转速增大到一定程度时,螺母侧的接触变形会大于丝杠侧;载荷越小,运转过程中接触角的变化越大,对接触变形的影响也较大;接触变形随接触角和螺旋角的增大而减小。
- 刘更张晓彩马尚君佟瑞庭
- 关键词:滚珠丝杠副接触角螺旋角
- 基于行星滚柱丝杠副的机电作动器动态特性分析被引量:11
- 2016年
- 以舵回路系统中机电作动器为研究对象,考虑机电作动器的安装和舵面负载连接,建立了基于行星滚柱丝杠副的机电作动器数学模型。采用AMESim进行仿真对比分析,探讨了机电作动器中结构刚度、摩擦和间隙等非线性因素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传动刚度,结构刚度中固定刚度的提高对于系统动态响应的改善作用更明显;行星滚柱丝杠副间隙量越大,系统的阶跃响应波动幅值越明显;在给定舵控指令下,机电作动器的仿真位移输出响应误差最大为1.8 mm,相对误差为1.2%,从而较好的反映了模型的有效性,为功率电传机电作动器的进一步结构优化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 乔冠刘更马尚君佟瑞庭周勇
- 关键词:机电作动器动态特性结构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