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如纯
- 作品数:27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教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交感节前与节后神经元的电生理与药理
- 马如纯祝延孔德虎黄振信劭庆兰翟进王伟欧玲吴瑞林
- 应用离体脊髓薄片及交感神经节细胞内记录,研究了交感节前与节后神经元的电生理与药理。实验表明,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对交感节前神经元呈现兴奋效应;5-羟色胺时豚鼠交感椎前神经节非胆硷能突触传递的递质之一,且通过突触前、后...
- 关键词:
- 关键词:交感神经节神经元电生理药理
- 5-羟色胺受体亚型介导的豚鼠肠系膜下神经节细胞去极化反应
- 应用离体肠系膜下神经节(IMG)观察不同5-羟色胺(5-HT)受体亚型拮抗剂对5-HT去极化反应和迟发兴奋性突触电位(ls-EPSP)的作用,并观察不同5-HT受体亚型激动剂对IMG细胞膜电位的作用.赛庚啶(5-HT受体...
- 王烈成蔡圣荣黄振信邵庆兰马如纯翟进
- 关键词:肠系膜下神经节敏感细胞去极化受体亚型
- 文献传递
- 可乐定对豚鼠腹腔神经节突触前神经末梢乙酰胆硷量子释放的影响
- 1990年
- 应用细胞内生物电记录技术,观察到可乐定使离体豚鼠腹腔神经节突触前神经末梢自发的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位(mEPSP)频率减少,使刺激突触前神经引起的乙酰胆硷(Ach)量子释放的失败机率增加,平均量子含量减少,但对平均量子大小无影响,表明可乐定能减少突触前神经末梢Ach的量子性释放,但对Ach在囊泡中的平均含量无影响。本工作提示可乐定对交感神经节突触传递的阻断作用与可乐定减少突触前神经末梢Ach量子释放有关。
- 邵庆兰孔德虎黄振信欧玲马如纯
- 关键词:交感神经节乙酰胆硷
- 针刺抗休克作用及其原理实验研究
- 马如纯黄振兴
- 针刺加压反应对其穴位是有特异性。观察到“人中”穴效果较好,针刺加压反应对心血管影响,对观察到阻力血管和容量血管均收缩,血压升高,心肌收缩力增强,同时其它植物性效应器官也有一定变化,提示伴有弥漫性植物神经兴奋(其中枢兴奋)...
- 关键词:
- 关键词:针刺疗法穴位疗法
- 豚鼠肠系膜下神经节细胞的5-羟色胺快去极化反应及其受体亚型被引量:1
- 2001年
- 王烈成孔德虎胡金兰黄振信马如纯
- 关键词:5-羟色胺肠系膜下神经节受体
- 新生大鼠离体脊髓薄片神经元的细胞内记录
- 1989年
- 脊髓薄片的细胞内记录技术建立于70年代末与80年代初。一些学者先后应用这一技术就背角和侧角神经元的电生理特性,某些生物活性物质对背角神经元的作用,以及5-HT、去甲肾上腺素及肽类物质对侧角神经元的作用进行了研究。1986年以来,我们就国内的具体条件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成功地建立了这一研究方法。
- 祝延吴瑞林黄振信邵庆兰马如纯
- 关键词:神经元细胞内记录
- 家兔失血性休克时血浆儿茶酚胺系统的含量变化
- 1989年
- 本文应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对25例失血性休克家兔血浆儿茶酚胺系统(酪氨酸、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及肾上腺素)的含量进行了分析研究,井分别观察休克后输血组和非输血组家兔的儿茶酚胺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失血性休克家兔血浆儿茶酚胺及其前身物酪氨酸含量均增高,其中非输血组更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失血性休克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儿茶酚胺含量的适度增高是休克时机体的一种代偿机制。
- 朱舜丽刘冰怀陈全珠邵庆兰黄振信马如纯
- 关键词:休克儿茶酚胺
- 交感神经节细胞内P物质受体与5-羟色胺受体的共存及其联系
- 1997年
- 应用离体神经节细胞内记录,观察到在133个豚鼠腹腔神经节(CG)细胞及129个肠系膜下神经节(IMG)细胞中,分别有66个细胞(496%)及47个细胞(364%)对P物质(SP)及5羟色胺(5HT)同时敏感,分别有40个细胞(301%)及65个细胞(504%)仅对其中一种递质敏感,另有27个细胞(203%)及17个细胞(132%)对两者都不敏感。用5HT持续灌流IMG,对SP去极化反应无显著影响,同样用SP灌注IMG,对5HT去极化反应亦无显著影响。上述结果提示:(1)SP受体与5HT受体可以共存于同一细胞,也可以分别存在于不同细胞。(2)SP与5HT对他方受体的敏感性无显著影响。
- 蔡圣荣裴文芬孔德虎祝延黄振信马如纯
- 关键词:神经生理学P物质受体血清素交感神经节
- 5-羟色胺易化交感神经节突触传递的作用机理被引量:2
- 1991年
- 我们过去的工作表明,5-羟色胺(serotonin,5-HT)除作为豚鼠椎前神经节非胆硷能迟慢兴奋性突触后电位(late slow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ls-EPSP)递质以外,还对N型胆硷能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ast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f-EPSP)传递过程有明显的易化作用,并对其易化作用进行了定量和介导受体的研究。 本工作旨在应用细胞内记录技术,在离体豚鼠腹腔神经节上研究5-HT易化交感神经节突触传递过程的作用机理,以期进一步阐明5-HT在交感神经节突触传递中所起的作用。
- 欧玲黄振信邵庆兰孔德虎马如纯
- 关键词:5-羟色胺交感神经节突触传递
- 全文增补中
- 交感神经节突触传递及离体脊髓切片的研究
- 马如纯
- 在国际上首先报道豚鼠腹腔神经节细胞也存在非胆碱能迟缓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并应用细胞内生物电记录、高压液相沉析及免疫组化等技术,从不同角度证明5-羟色胺为 其递质,明确提出5-羟色胺不仅是一种中枢递质,也是一种外周递质。建立...
- 关键词:
- 关键词:交感神经系统神经节突触传递神经递体电生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