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国良
- 作品数:6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如皋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单针后溪穴治疗落枕120例被引量:15
- 2008年
- 马国良
- 关键词:落枕后溪穴外治法
- 项针疗法联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
- 2023年
- 目的探究项针疗法联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如皋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项针疗法,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评级、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评分、电视X线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评分,颏下肌群、舌骨下肌群空吞咽与吞咽5 mL水时长,脑动脉血流平均流速(Vm)、最大峰值流速(Vs)及血管阻力指数(RI)变化。结果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评级、SSA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VFSS评分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颏下肌群、舌骨下肌群空吞咽与吞咽5 mL水时长均缩短,且试验组短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Vm、Vs均增加,且试验组快于对照组;RI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采用项针疗法联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改善其吞咽功能与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安全性较高。
- 马国良
- 关键词:脑卒中项针疗法吞咽功能训练吞咽功能障碍
- 小针刀治疗枕大神经痛68例被引量:2
- 2008年
- 枕大神经痛是临床常见病,约占头痛病例的23%。属中医学的“头痛”、“头后痛”、“太阳头痛”范畴。表现为枕部疼痛及其神经循行线上的牵涉痛或放射痛,疼痛多为发作性,每日可发作数次至十数次,或为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重,性质为针刺样、刀割样、烧灼样、电击样或锐痛、胀痛和跳痛,程度为中等,个别疼痛剧烈,不能忍受;疼痛可为自发性,亦可因头颈部运动等诱发疼痛或加重。故发作时患者常保持头部不动或使头略后倾以缓解疼痛。笔者近年来采用小针刀治疗本病6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马国良
- 关键词:枕大神经痛小针刀外治法
- 针刺疗法联合上下肢功能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平衡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究针刺疗法联合上下肢功能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88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针刺疗法联合上下肢功能训练,持续训练4周.对比两组肢体功能、步行能力、平衡功能、神经功能、生活能力.结果干预后,观察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Berg平衡量表评分分别为(86.14±4.19)分、(45.05±3.17)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1.07±4.82)分、(38.95±3.81)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为(8.31±1.91)分,低于对照组的(9.89±2.0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步长为(39.16±5.76)cm,长于对照组的(34.55±6.89)cm,步幅为(76.82±9.02)cm,大于对照组的(68.49±8.38)cm,步速为(0.61±0.13)m/s,快于对照组的(0.47±0.06)m/s,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rthel评分为(63.49±5.11)分,高于对照组的(52.98±5.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中采取针刺疗法联合上下肢功能训练能够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提高肢体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
- 马国良陆军余孙萍
- 关键词:脑梗死偏瘫针刺疗法肢体功能
- 中医药序贯治疗模式和巩固治疗模式对III/IV期胃癌患者总生存和中位生存期的影响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中医药序贯治疗模式和巩固治疗模式对III/IV期胃癌患者总生存期和中位生存期的临床影响。方法:选择于2009年3月至2010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72例经临床诊断为III/IV期胃癌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其中给予治疗组患者中医药序贯治疗模式,对照组给予中医药巩固治疗模式,对比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总生存和中位生存期情况。结果:治疗组中位OS为32个月,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9个月,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服用中药汤剂的患者中位OS为24.1个月,明显优于服用较晚患者的14.3个月,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MST为17.2个月,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9个月,2组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癌可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但中医药序贯治疗模式较巩固治疗模式而言,能更加有较的延长患者生存期,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马国良黄兴明
- 针刺联合前列腺素E1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前列腺素E1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气阴两虚证的效果以及对患者血清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和白细胞介素(IL)-17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如皋市人民医院收治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给予前列腺素E1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针刺治疗。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血糖水平、踝肱指数(ABI)、气阴两虚证评分、疗效、胫前动脉的收缩期峰速、血管搏动指数、阻力指数以及血清AFABP和IL-17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气阴两虚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AB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5.6%)(P<0.05);观察组患者胫前动脉的收缩期峰速、阻力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血管搏动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血清AFABP和IL-17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联合前列腺素E1能够降低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气阴两虚证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中医证候,增加下肢血流量,提高临床疗效,且可下调血清AFABP和IL-17水平。
- 马国良陆军黄兴民朱建芳徐大伟
- 关键词: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血管搏动指数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