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凌宇
-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西安高新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特应性皮炎发病机制及靶向药物治疗进展
- 2023年
- 特应性皮炎(AD)是慢性、反复发作性、炎症性皮肤病,皮损的主要临床特征是皮肤干燥,湿疹样皮疹,伴剧烈瘙痒。目前AD的病因尚不明确,多认为与遗传和微生物环境因素、免疫因素相关。长期以来,AD发病机制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T细胞活化方面。随着免疫学的不断发展,发现角质形成细胞、辅助性T细胞(Th细胞)2、Th17细胞、Th22细胞等均参与了AD的发病,这为AD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依据,也为AD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 尹沫涵马凌宇赵明郑佳媛张秀蕾
- 关键词:特应性皮炎发病机制靶向治疗
- 镶嵌疣临床治疗288例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镶嵌疣的优势治疗。方法:将288例镶嵌疣病例按照志愿选择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高频电刀治疗),B组(液氮冷冻治疗),C组(液氮冷冻联合疣体内注射干扰素治疗)三组,三组均4周治疗1次,连续治疗3次后,观察各组的疗效、不良反应上的差异、对各组痊愈病人半年后随访,记录复发率及疤痕发生率。结果:治疗结束后,A组、B组和C组三组有效率分别为94.4%、88%、92%。不良反应中,A组66%有不同程度的疤痕,复发率高;C组无疤痕产生,复发率低。结论:液氮冷冻联合疣体内注射干扰素治愈率高,复发率低,无疤痕产生是治疗镶嵌疣比较优势的治疗方法。
- 马凌宇董锋
- 关键词:跖疣冷冻疗法电凝术干扰素Α-2A疗效比较研究
- 阿奇霉素间隙疗法治疗寻常性痤疮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间隙疗法治疗寻常性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寻常性痤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9例,治疗组给予阿奇霉素分散片间隙口服,对照组给予四环素片口服,两组患者均给予维A酸乳膏外用。在治疗4、6、8周后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阿奇霉素治疗组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间隙疗法治疗寻常性痤疮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 马凌宇高燕文
- 关键词:寻常性痤疮阿奇霉素
- 炎琥宁与门冬氨酸洛美沙星临床应用的配伍禁忌研究
- 2012年
- 目的:探讨炎琥宁与门冬氨酸洛美沙星的配伍禁忌。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工作中使用炎琥宁与门冬氨酸洛美沙星配伍产生的化学反应,设计实验将炎琥宁、门冬氨酸洛美沙星及5%葡萄糖溶液互相配伍,观察他们配伍时溶液产生的变化。结果:炎琥宁与门冬氨酸洛美沙星配伍出现白色絮状物,炎琥宁、门冬氨酸洛美沙星分别与5%葡萄糖溶液配伍无絮状物出现,炎琥宁与门冬氨酸洛美沙星配伍前间隔5%葡萄糖溶液无絮状物出现。结论:炎琥宁与门冬氨酸洛美沙星存在配伍禁忌。
- 高燕文马凌宇
- 关键词:门冬氨酸洛美沙星配伍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