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剑发

作品数:183 被引量:1,679H指数:30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9篇期刊文章
  • 51篇专利
  • 9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6篇天文地球
  • 74篇石油与天然气...
  • 5篇理学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5篇盆地
  • 71篇塔里木盆地
  • 68篇油气
  • 62篇盐岩
  • 60篇碳酸
  • 60篇碳酸盐
  • 60篇碳酸盐岩
  • 34篇奥陶系
  • 32篇储层
  • 31篇气藏
  • 29篇勘探
  • 26篇油气藏
  • 26篇成藏
  • 17篇走滑
  • 17篇缝洞
  • 15篇油气勘探
  • 13篇色谱
  • 12篇气田
  • 11篇凝析
  • 10篇凝析气

机构

  • 173篇中国石油天然...
  • 23篇西南石油大学
  • 20篇中国石油大学...
  • 14篇中国地质大学
  • 10篇中国石油大学...
  • 8篇中国地质大学...
  • 8篇中国石油塔里...
  • 7篇长江大学
  • 7篇中国石油
  • 5篇北京大学
  • 4篇潜能恒信能源...
  • 3篇成都理工大学
  • 3篇东北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塔里木石油勘...
  • 2篇西北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教育部

作者

  • 183篇韩剑发
  • 62篇杨海军
  • 28篇潘文庆
  • 26篇孙崇浩
  • 23篇苏洲
  • 22篇邬光辉
  • 21篇陈志勇
  • 20篇于红枫
  • 20篇张银涛
  • 19篇李婷婷
  • 19篇王萌
  • 19篇吉云刚
  • 13篇敬兵
  • 13篇孙冲
  • 12篇陈利新
  • 11篇刘永福
  • 10篇李世银
  • 10篇朱光有
  • 10篇顾乔元
  • 9篇赵孟军

传媒

  • 17篇天然气地球科...
  • 14篇新疆石油地质
  • 9篇石油与天然气...
  • 8篇石油学报
  • 6篇地质科学
  • 5篇天然气工业
  • 5篇石油勘探与开...
  • 5篇岩石学报
  • 5篇海相油气地质
  • 3篇地质论评
  • 3篇地球科学(中...
  • 3篇地学前缘
  • 3篇石油地球物理...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地质学报
  • 2篇科学通报
  • 2篇沉积学报
  • 2篇中国石油勘探
  • 2篇石油天然气学...
  • 2篇地球科学

年份

  • 15篇2024
  • 9篇2023
  • 10篇2022
  • 8篇2021
  • 14篇2020
  • 13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7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7篇2012
  • 16篇2011
  • 12篇2010
  • 16篇2009
  • 11篇2008
  • 12篇2007
  • 6篇2006
  • 2篇2005
18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疆巴楚地区走滑断裂对碳酸盐岩构造裂缝发育的控制被引量:40
2010年
走滑断裂如何控制附近构造裂缝的发育程度是碳酸盐岩地区构造裂缝定量研究的重要内容,对碳酸盐岩裂缝油气藏的储层预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野外测量的测量面距断裂的距离和构造裂缝面密度的定量关系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新疆巴楚地区的2条走滑断裂(张扭性皮羌走滑断裂和压扭性西克尔走滑断裂)控制的构造裂缝的密度与距断裂的距离呈指数关系,即远离断裂,裂缝密度呈指数下降,且存在一个裂缝密度骤减的范围,这个范围内为断裂控制的裂缝带;范围以外为区域控制的裂缝带,此带裂缝密度变化缓慢,相对稳定。新疆巴楚碳酸盐岩地区压扭性走滑断裂控制的构造裂缝的带宽与走滑断距的比值是张扭性走滑断裂的10倍以上,说明碳酸盐岩地区压扭性走滑断裂控制的构造裂缝带远比张扭性断裂控制的宽,压扭性走滑断裂附近的构造裂缝相对更发育,更有利于裂缝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发育。
张庆莲侯贵廷潘文庆韩剑发琚岩李乐肖芳锋
关键词:碳酸盐岩走滑断裂巴楚地区
塔里木盆地轮南奥陶系大油气田特征及勘探技术
<正>塔里木盆地轮南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藏储集空间(孔、洞、缝等)复杂、流体性质(稠油--干气均有)多样、储集类型复杂、受控因素众多,非均质性极强;多期次的油气聚集和成藏演化,使得轮南奥陶系油气藏极为复杂;油气藏的定量化评...
何君史鸿祥潘文庆杨栓荣韩剑发高洪亮祁新中胡文革刘兴晓张秋茶
文献传递
一种用于从石油基质中分离锍盐的微型固相萃取柱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从石油基质中分离锍盐的微型固相萃取柱,所述用于从石油基质中分离锍盐的微型固相萃取柱包括医用聚丙烯注射器;该医用聚丙烯注射器的管体底部设置有底筛板,该底筛板上放置有压实后的固定相填料层;该压实后的固...
王萌朱光有池林贤张志遥陈志勇李婷婷杨海军韩剑发孙崇浩
文献传递
构造裂缝的分形研究被引量:21
2011年
从数学规律的角度,应用分形理论,对构造裂缝的分布发育规律进行研究.分数维D值越大,说明构造裂缝分布越均匀,各向异性较强,构造裂缝的分布发育较好.与走滑断裂属同一构造应力场的构造裂缝,随着距离走滑断裂距离的增大,分数维D值呈指数减小;随构造裂缝面密度的增大,分数维D值呈线性增大.分数维D值大小更能体现构造裂缝分布的均匀程度和各向异性,同时考虑构造裂缝面密度和分数维,引用发育程度f来表征岩石破裂程度.对裂缝油气藏来说f,越大表明岩石破裂程度越高,储层裂缝越发育.靠近断裂岩石破裂程度高,有利于油气的运移.
张庆莲侯贵廷潘文庆韩剑发琚岩李乐鞠玮舒武林
关键词:分形走滑断裂面密度
轮南地区奥陶系断裂及储集层裂缝分形特征被引量:17
1998年
应用分形理论,对塔里木盆地北部轮南地区奥陶系断裂及储集层裂缝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区的断裂及储集层裂缝分布均具分形结构,自相关性很好,其相关系数均大于099进一步研究表明,平面上的断裂发育区和井下的储集层裂缝发育带是对应的。在碳酸盐岩中找油,储集条件是关键。因此,要彻底弄清轮南奥陶系含油性,应从储集层条件最好的地方入手。分形研究证明,整个轮南地区储集层最好的是平台西区,这应成为近期油气勘探的首选区块。
顾乔元韩剑发张耀堂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奥陶纪储集层油田
塔中Ⅰ号坡折带礁滩复合体大型油气田勘探理论与技术被引量:13
2011年
在不断解决塔中Ⅰ号坡折带礁滩复合体勘探中遇到的诸多世界级难题的过程中,创新了塔中大漠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开发配套技术系列:礁滩复合体地质综合建模技术,礁滩复合体优质储集层地震预测技术,礁滩复合体大型凝析气藏描述技术;礁滩复合体井位优选技术,超埋深、超高温、超高压油气层识别、保护与工艺改造技术。发展了礁滩复合体大型油气田成藏地质理论:剖析了台缘坡折带地质结构的分段性及其对礁滩复合体空间展布的控制,发现了井下奥陶纪最大型生物礁群,建立了大型礁滩复合体空间几何学地质模型,认识了多成因改良的礁滩复合体大型储集体,建立了礁滩复合体大型凝析气藏地质模型(群);查明了迄今为止全球埋藏最深、时代最老的大型凝析气藏。目前已探明中国第一个奥陶系礁滩复合体大型凝析气田,3×108 t油气规模基本落实,东部100×104 t产能已初步建成。地质研究成果丰富和发展了我国台缘高能相带油气成藏理论,勘探开发实践发展了超深复杂油气藏的勘探开发技术,开创了在塔里木盆地奥陶系台地边缘寻找大型礁滩型油气藏的新领域,对塔里木盆地资源战略接替、产能接替具有重大意义。
杨海军韩剑发孙崇浩张海祖
关键词:奥陶系
剥蚀量恢复的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剥蚀量恢复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通过选取目的地层的第一标志层、上覆地层的第二标志层以及至少两个基准钻井建立剖面模型后进行拉平处理,使得第一标志层和第二标志层为水平层,并通过第一基准钻井的基准分界线对目的...
杨海军邓兴梁李世银邬光辉韩剑发张银涛苏洲陈利新康鹏飞罗枭孙冲罗海宁
文献传递
塔里木盆地满加尔凹陷下古生界烃源岩的再认识被引量:45
2008年
综合考虑下古生界烃源岩的纵向分布特征,认为塔里木盆地满加尔凹陷下古生界烃源岩主要发育中、下寒武统,中、下奥陶统和上奥陶统3套烃源岩。中、下奥陶统黑土凹组烃源岩与中、下寒武统烃源岩的沉积相特征和发育特征相似,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上奥陶统烃源岩分布局限、类型差。3套烃源岩具有不同的热演化特征,以满加尔凹陷中西部地区为例,中、下寒武统烃源岩在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进入生油高峰阶段,中、下奥陶统烃源岩在海西晚期进入生油高峰阶段,上奥陶统烃源岩则在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期进入生油高峰阶段。满加尔凹陷古生界烃源岩的三分法能更准确地反映下古生界烃源岩的实际分布情况,同时构筑了解决油气来源、油气成藏观点冲突的框架,能更准确认识不同地区海相原油的混源特征。
赵孟军王招明潘文庆柳少波秦胜飞韩剑发
关键词:下古生界烃源岩热演化史满加尔凹陷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台盆过渡带多相态油气藏成因及差异富集模式——以玉科地区奥陶系为例被引量:4
2023年
塔里木盆地台盆过渡带玉科地区的奥陶系获得了较好的油气勘探成果,其多相态油气藏沿斜坡带的有序分布和共存机制是勘探开发亟待探索的问题。基于油气物理性质和地球化学参数的分析认为:玉科地区的奥陶系油气主要来源于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烃源岩,原油为成熟—高成熟油,天然气为干酪根降解气与古油藏裂解气的混合气。烃源岩的生烃史及油气成熟度特征显示,玉科地区存在多期油气充注。中寒武统膏盐岩层的封堵是控制玉科地区油气差异充注的主要原因。海西晚期是玉科地区轻质油充注的主要时期;喜马拉雅晚期,玉科地区东部因无膏盐岩盖层遮挡,强气侵作用导致凝析气藏和挥发油藏形成,并导致玉科地区中—西部奥陶系轻质油藏具有“早期成藏、垂向充注、膏岩封堵”的成藏特征,而东部凝析气藏具有“多期充注、侧向调整、晚期气侵”的成藏特征。以玉科地区为代表的台盆过渡带的深层油气勘探具有巨大潜力。玉科地区中—西部下奥陶统鹰山组和蓬莱坝组走滑断裂内的油气资源和东部走滑断裂控制的凝析气藏是值得关注的有利勘探目标。
李斌姜潇俊赵星星邬光辉韩剑发刘强汪如军
关键词:走滑断裂膏盐岩奥陶系
微地貌刻画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地貌刻画方法及装置,本实施例提供的微地貌刻画方法,包括:根据已钻井的地质信息和地震资料,对已钻井进行标定,得到标定结果;根据标定结果,确定油气储层的构造解释;应用趋势面分析法,对构造解释进行处理,确定构造...
韩剑发杨海军苏洲孙冲邬光辉陈利新赵宽志刘永福李国会张银涛孙琦罗海宁张慧芳蒋晶晶李斌彭得兵熊昶
文献传递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