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美华
- 作品数:73 被引量:335H指数:10
- 供职机构: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白木香内生真菌Botryosphae riarhodina A13固体发酵产物的分离鉴定被引量:9
- 2015年
- 运用硅胶柱、反相硅胶柱、凝胶柱、HPLC和薄层制备等色谱技术及重结晶从白木香内生真菌Botryosphaeria rhodina A13的固体发酵产物中分离纯化了10个化学成分,通过化合物波谱数据及理化性质鉴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豆甾-4-烯-3-酮(1)、豆甾-5-烯-3β-醇-7-酮(2)、豆甾-4-烯-3,6-二酮(3)、(22E,24S)-5α,6α-环氧基-24-甲基胆甾-8(14),22-二烯-3β,7α-二醇(4)、5,4'-二羟-7-甲氧基黄酮(5)、香草酸(6)、对甲氧基苯甲酸(7)、尿嘧啶(8)、2-甲氧基对苯二酚(9)、2-甲基-3,5-羟基色酮(10)。其中化合物1~10均为首次从该属真菌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具有细胞毒活性。
- 张瑶陶美华陈玉婵郁建平章卫民
- 关键词:BOTRYOSPHAERIA内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白木香细胞毒活性
- 针层孔菌属(Phellinus)中药用真菌的研究概述被引量:14
- 2005年
- 叙述了国内外针层孔菌属(Phellinus)中主要的药用真菌在人工栽培、发酵培养、化学成分分析和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现状,并简要分析了当前针层孔菌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 陶美华章卫民钟韩李浩华
- 关键词:人工栽培发酵培养多糖药理作用
- 5′-羟基交链孢酚在制备抗氧化活性的药物或化妆品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5′-羟基交链孢酚在制备抗氧化活性的药物或化妆品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实验发现,5′-羟基交链孢酚对DPPH自由基清除的IC50值为42.83μM,阳性对照Vc的IC50值为33.07μM,5′-羟基交链孢酚清...
- 陶美华陈玉婵章卫民
- 文献传递
- 白木香内生真菌Fimetariella rabenhorstii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研究白木香内生真菌Fimetariella rabenhorstii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Fimetariella rabenhorsti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其结构鉴定为:对羟基苯乙醇(1)、烟酸(2)、D-半乳糖醇(3)、2-苯胺基-1,4-萘醌(4)、乙酰苯胺(5)。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Fimetariella属中分离获得,化合物5在天然产物中非常少见。
- 陶美华李冬利章卫民谭建文魏孝义
- 关键词:白木香内生真菌化学成分
- 野生仙人掌多糖提取物的制备及高效降血清胆固醇的作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野生仙人掌多糖提取物的制备及高效降血清胆固醇的作用,该提取物是从天然植物野生仙人掌中提取的一种多糖,可通过提高体内脂代谢关键酶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活性、降低肝脏胆固醇合成限速酶3-羟基-3-甲基戊二酸辅酶...
- 曾富华陶美华杨小舟兰琦杰黄卫张松莲
- 文献传递
- 药用真菌毛蜂窝菌的栽培技术研究初报
- 毛蜂窝菌是一种珍贵的药用真菌,自然资源十分稀有。本文对生长于龙眼树枯枝上的毛蜂窝菌进行了菌株的分离纯化,并通过人工栽培技术的初步研究首次成功获得了毛蜂窝菌的子实体,为今后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 李浩华章卫民潘清灵王磊陶美华
- 关键词:栽培菌株分离纯化
- 文献传递
- 一种沉香色酮类成分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沉香色酮类成分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利用未结香的白木香木屑,通过内生真菌B.rhodina A13的接种、固体发酵即可获得含沉香特征成分-5个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的沉香药材。因此,本发明对于沉香的人...
- 章卫民张瑶陶美华李浩华
- 文献传递
- 白木香果皮中的五个葫芦素类化合物及其细胞毒活性(英文)被引量:2
- 2014年
- 从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果皮中分离得到5个葫芦素类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双氢葫芦素E(1)、endecaphyllacinsB(2)、2-O-β-D—glucopyranosylcucurbitacin I(3)、葫芦素E(4)、葫芦索I(5)。其中化合物1—3为首次从沉香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5具有细胞毒活性。
- 张兴陶美华陈玉婵高晓霞谭毓治章卫民
- 关键词:白木香果皮化学成分葫芦素细胞毒活性
- 茯砖茶中冠突散囊菌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被引量:41
- 2013年
- 目的研究茯砖茶中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方法采用正、反相硅胶柱、凝胶柱和薄层制备等色谱方法和重结晶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各种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以3种肿瘤细胞SF-268、MCF-7和NCI-H460为供试细胞株,采用SRB法对化合物进行细胞毒活性研究;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肠炎沙门氏菌肠炎亚种、痢疾志贺氏菌和普通变形杆菌等肠道致病菌为供试细菌,采用MTT法对化合物进行抗菌活性研究。结果从茯砖茶中冠突散囊菌发酵液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大黄素甲醚(1)、1,5-二羟基-3-甲氧基-7-甲基蒽醌(2)、灰绿曲霉黄色素(3)、2-(2′,3-环氧基-1′,3′-庚二烯基)-6-羟基-5-(3-甲基-2-丁烯基)苯甲醛(4)、2-(2′,3-环氧基-1′,3′5′-庚三烯基)-6-羟基-5-(3-甲基-2-丁烯基)苯甲醛(5)、2-(3E,5E-庚二烯基)-3,6-二羟基-5-(3-甲基-2-丁烯基)苯甲醛(6)、酪醇(7)、对羟基苯甲酸(8)、苔黑酚(9)。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化合物3~6对3种肿瘤细胞株有较好的细胞毒活性;除化合物1和6外,其他化合物对普通变形杆菌具有明显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9还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表现出很好的抑菌效果。结论苯甲醛类化合物是冠突散囊菌的主要代谢产物,化合物7和9为首次从该属真菌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3、5、6和8均为首次从该真菌中分离得到。
- 彭晓赟彭晓赟梁法亮李冬利陈玉婵陶美华章卫民
- 关键词:茯砖茶冠突散囊菌次级代谢产物细胞毒活性苯甲醛苔黑酚
- 野生仙人掌多糖提取物的制备及高效降血清胆固醇的作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野生仙人掌多糖提取物的制备及高效降血清胆固醇的作用,该提取物是从天然植物野生仙人掌中提取的一种多糖,可通过提高体内脂代谢关键酶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活性、降低肝脏胆固醇合成限速酶3-羟基-3-甲基戊二酸辅酶...
- 曾富华陶美华杨小舟兰琦杰黄卫张松莲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