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陶庆

作品数:10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政治法律
  • 4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4篇人类学
  • 2篇学科
  • 2篇政府
  • 2篇政治
  • 2篇政治人
  • 2篇政治人类学
  • 2篇宪法
  • 2篇民族志
  • 2篇法治
  • 1篇学科范式
  • 1篇学术
  • 1篇学术内涵
  • 1篇英语
  • 1篇英语文献
  • 1篇语文
  • 1篇扎根
  • 1篇扎根理论
  • 1篇政党
  • 1篇政党执政
  • 1篇政府职能

机构

  • 10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作者

  • 10篇陶庆
  • 1篇汪阳
  • 1篇陈津京

传媒

  • 3篇上海师范大学...
  • 2篇学术前沿
  • 1篇学术月刊
  • 1篇经济体制改革
  • 1篇广东行政学院...
  • 1篇兵团党校学报
  • 1篇政治人类学评...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村民对公共预算的政治嵌入与基层治理重构——H村“村民财务监督委员会”的深度观察
2014年
浙江省A县H村"村民财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创新源于村民自治"五步法"机制,它一是突破了"宪法财产权"关于公民因纳税而参与公共预算的民主财政理论范畴,二是突破了"政治嵌入"关于公民从体制外非制度性"嵌入"政治活动的利益表达理论范畴,三是突破了"正当妥协"关于国家政治权威与民间社会权利之间宽容妥协的协商民主理论范畴。因此,在照搬财政立宪主义理论却无益于中国代议制民主政治发展之困局下,运用"宪法财产权"、"政治嵌入"与"正当妥协"等本土化理论资源,拓展了公民参与公共预算的民主政治。
陶庆汪阳
关键词:村民自治宪法财产权权力制衡
从政治安排、政治嵌入到“正当妥协”的转型被引量:1
2014年
中国公民利益表达与聚合的民主范式与民主形态产生了突破性发展,一是公民在国家权威主导下"政治安排"被动但直接地参与政治活动,二是公民在契约原则下合群结社"政治嵌入"主动但间接地参与政治活动。当下转型期间,公民利益表达与聚合机制正从"政治安排"为主向着"政治嵌入"的民主政治形态过渡与跃迁,这是当下中国政治文明的重要本土资源与地方性知识。公民合群结社在"政治嵌入"过程中形成的国家与社会之间"正当妥协"范式,有利于重塑公民利益表达与聚合新型机制。
陶庆
关键词:政治安排
国家、政党与宪法:政治妥协的现实制度框架
2014年
由于中国政治现代化属于后发外生型,立宪框架下实现政治妥协就多少折射出政党特别是执政党的政治化光谱。在当下中国立宪体系与政党执政等国家主权"双轴体系"的现实政治生活中,一方面坚持依宪治国的法治原则毫不动摇,另一方面依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权绝不懈怠,把日益涌现的既定宪法无法有效化解的大量非制度性利益表达与政治参与等社会矛盾甚至政治冲突,纳入到以协商民主为基调的"正当妥协"范畴下解决,逐步实现更加充分有效的政治妥协,并在条件成熟时通过修定宪法与废立有关政策规定,切实实现符合中国国情的法治目标。
陶庆
关键词:政治妥协政党执政法治国家
“问题倒逼”与政府职能转变——以上海自贸区建设的若干困境为例被引量:13
2015年
政府职能转变等制度创新的根本原因在于旧有传统结构性利益格局严重阻碍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即所谓"问题倒逼改革",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辩证法在当前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事业中的灵活运用与创新发展。政府职能转变在本质上属于政治体制改革,是对经济社会与政治利益的再调整与再分配。当前我国新一轮改革就是要正视与校正相关"国有"机构长期以来存在的,把部门利益一概"国家"化、既得利益一律"神圣"化等陈腐观念与官僚作风。联系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实际存在的若干困境,当务之急是要从理论上揭示与澄清: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一系列"利益问题"正在"倒逼"改革,"问题"实质是利益博弈,只有啃"国有"机构既得利益与垄断利益等"硬骨头",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等制度创新。
陶庆
政策人类学“五性统一”的文化整体观被引量:3
2016年
政策人类学在学术内涵上按照一般系统论原理探索"五性要素"——"内在问题导向性""参与观察性""互为他者性""利益公共性""政策科学性"的内在整体性逻辑。政策人类学的"整体性"逻辑在于其社会实践性、多元民主性与部分真理性的统一。在这一方面,它传承了政策科学的全部精髓与核心内涵。政策人类学沿袭拉斯韦尔关于科学服务于民主的初衷,遵循为实现人的尊严的民主的学问的学科定位,始终坚定"民主"这一质的规定性。19世纪末期晚清驻外使臣郭嵩焘所著《使西纪程》,与明末时期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所著《利玛窦中国札记》,无不贯通了"科学"、"民主"与"部分的真理"之间的基本逻辑与内在本质,无疑成为诠释政策人类学"政策科学性"的不朽典籍,闪烁着政策人类学"五性统一"文化整体观的思想光芒。
陶庆
关键词:学术内涵
论法治政府的价值内核渗透与实践机制重构——以公共政策过程为观察领域被引量:2
2016年
法治政府的灵魂和精髓可概括为权力规约与权利保障。作为一项连续的动态过程,公共政策过程中的法治政府建设至少应包含对政策制定、政策执行和政策反馈等环节的讨论。其中,政策制定过程的信息公开与公民参与、政策执行过程的自由裁量与程序约束以及政策反馈过程的回应、纠偏和问责等多项议题的论析与机制重构,无不应渗透着权力规约与权利保障的法治思想。
张则行陶庆
关键词:法治政府权利保障
新政治人类学:一种跨学科的理解范式被引量:5
2017年
新政治人类学旨在发掘具有范式象征符号的"学科基质"与"有序元素",逐步形成跨学科新型研究范式。新政治人类学正在经历着自觉认同、共同持有某种"学科基质"的探索性过程,研究内容主要体现在"三四"学术框架上,即"学科基质"的"三化"过程(政治学科学化、人类学政治化、民族志写文化),与"有序元素"的"四要素"组合(权力要素、田野要素、民族志要素、扎根理论要素)的辩证统一上。一是坚守文化人类学田野工作中的权力要素——与"人类学政治化"相结合。二是坚守文化人类学中的田野要素——与"政治学科学化"相结合。三是坚守文化人类学中的民族志要素——与"政治学科学化"相结合。四是坚守文化人类学中的"扎根理论"要素——与"民族志写文化"相结合。
陶庆陈津京
回归“民族志”与重塑马克思主义人类学被引量:10
2015年
马克思主义人类学的"灵魂"是实践民族志与历史民族志,两者构成了共时性与历时性有机统一的"科学民族志"雏形。马克思主义人类学的"科学民族志"是后续兴起的文化人类学及其民族志的萌芽形态,是文化人类学的先期探索与重要组成部分。既不宜把马克思主义人类学限定在"哲学人类学"层面,使之失去人类学"民族志"的核心内涵与主要特征;也不宜将其禁锢在"进化论"等历史人类学的旧有框架下,使之失去融入文化人类学的学术地位与发展机遇。随着文化人类学范式不断演进和民族志书写文本不断多样化,马克思主义人类学的实践民族志与历史民族志一方面需要在文化人类学的框架下进一步融合,以巩固与优化科学民族志的范式;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人类学的"科学民族志"雏形也需要与时俱进,把民族志探索"部分的真理"的历史使命与"写文化"的多元民主政治有机结合起来,把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性与人类政治文化的多样性有机结合起来。
陶庆
关键词:历史民族志文化人类学
独立自主与扎根理论内在逻辑何以相同
2023年
本文讨论了独立自主理论与扎根理论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关系。这两种理论都强调立足实际、解决实际问题,避免空谈理论。它们都是为了实践服务、解决现实问题而产生,要根据不同研究对象选择适用的理论与方法。两种理论的产生都基于对实践的洞察,着眼于解释社会现实,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它们都强调研究者在进行理论创新的同时,要密切关注实际问题。此外,这两种理论在实践中可以相互补充,为研究者根据不同环境选择合适的方法、数据来源、分析技术和理论框架提供指导。
罗彧昭陶庆
关键词:扎根理论内在逻辑
学科开放与学术共享——《政治人类学评论》代总序
2019年
《政治人类学评论》及其所阐发"新政治人类学"暨"政策人类学"等学科范式,迫切呼唤学科开放与学术共享的"春天"!迄今,它刚满四周岁,仍是学术界很不显眼甚至有些"扎眼"的"丑小鸭",但期待它有朝一日凌空翱翔。《政治人类学评论》是目前国内第一份政治人类学专业集刊——即便英语文献的全球范围内也仅存二三——涵盖政治学、公共管理学、马克思主义人类学、社会人类学、文化社会学等多个学科与交叉领域,具有交叉跨学科的潜质与特征。
陶庆
关键词:政治人类学文化社会学英语文献学科范式社会人类学总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