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镱文
- 作品数:34 被引量:117H指数:7
-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自然科学总论理学更多>>
- 20世纪50年代的学报与化学研究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通过对1957年至1959年间《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所载论文的研究,理清了20世纪50年代西北大学化学研究的基本线索。方法 采用文献考证及科学史方法进行分析,并加以总结。结果 认为岳恒的络合物光学研究、陈运生等的物理化学研究、方乘的发酵化学研究、沈石年的分析化学研究、孙聚昌的结构化学研究,代表了50年代西北大学化学学科最主要的研究方向。结论 这些成就奠定了西北大学化学学科的基础,也形成了最基本的研究方向、方法,以及学术氛围、学术研究队伍,并代表了西北地区化学研究的基本水平,而《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当时西北地区最高的学术论坛之一。
- 陈镱文姚远陈开勋
- 关键词:化学史科技期刊史
- 杜亚泉先生年谱(1912—1933)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以时间为顺序,厘清晚清民初杜亚泉(1873—1933)在中国传播西方自然科学的贡献,以及其所从事的教育活动。方法采用文献分析和考证法。结果从1898—1933年共36年间,杜亚泉自办2份期刊及创办亚泉学馆、普通学书室,先后在中西学堂、浔溪公学、越郡公学、速成小学师范讲习所、新中华学院等处授课,共发表文章320余篇,主编教材四五十部。结论杜亚泉是中国近代西学东渐背景下,经由日本引进西方科学,特别是近代化学的标志性人物,其科学传播实践及其科学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陈镱文亢小玉姚远
- 关键词:科学教育
- 阿维菌素的发现者大村智被引量:1
- 2016年
- 2015年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得主大村智(1935—)长期从事微生物活性物质研究,所发现avermectin(阿维菌素)被誉为20世纪自青霉素以来对人类贡献的最重大发明之一。本文从大村智的家庭背景,求学经历,师承关系,工作环境,学术交往为主线,试图厘清深刻影响其学术成就的关键节点和重要事件,以真实反映其学术思想、观点形成、发展过程。
- 陈镱文白欣
- 关键词:诺贝尔奖阿维菌素盘尾丝虫病
- 《亚泉杂志》与早期西方放射化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被引量:4
- 2005年
- 研究早期西方放射化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通过文献考证,考察了从西方对放射化学最初的研究到中国放射化学事业的建立的历程。结果表明:《亚泉杂志》是中国最早报道发现镭、钋两种元素的期刊,严济慈、郑大章、杨承宗是中国放射化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他们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放射化学的研究。
- 陈镱文
- 关键词:放射化学《亚泉杂志》化学史
- 《亚泉杂志》之气体液化传播研究
- 2009年
- 目的研究晚清民初时期《亚泉杂志》对近代西方物理化学中气体液化理论的传播。方法采用原始文献考证法。结果《亚泉杂志》对气体液化的定义、发展及其应用作了较为清晰的介绍。结论《亚泉杂志》首次对近代低温物理中的气体液化这一重要部分在中国进行了传播。
- 陈镱文姚远
- 关键词:《亚泉杂志》气体液化
- 陕西三原天井坑遗址坑底结构的天文意义初探被引量:12
- 2019年
- 关于陕西三原天井坑遗址的讨论,最早见于秦建明等学者的文章。该作者发现,天井坑与秦岭山麓子午谷口的连线是一条长74公里的正南北方向的直线,与汉长安城的南北中轴线重合。由此推测,这是一条西汉时期人为设计的正南北方向的超长的建筑基线。同时,将天井坑定位为汉代礼制建筑遗址[1]。
- 曲安京段清波陈镱文
- 关键词:西汉时期礼制建筑天井遗址
- 杜亚泉对我国早期科技编辑和科技期刊发展的贡献被引量:2
- 2009年
- 采用史料分析的方法,通过杜亚泉的有关论著、译著、期刊发刊词、编者按语、教科书序言等,对其科技编辑思想作了系统研究。认为其科技编辑思想乃至科学思想具有极强的探索性和拓荒性,在中国学术期刊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 陈镱文姚远
- 关键词:杜亚泉《亚泉杂志》《东方杂志》
- 茶多酚粗品的精制及儿茶素单体分离的工艺研究
- 茶叶中多酚类物质对人体具有重要的保健作用,日益受到关注。茶多酚中的儿茶素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衰老、抗畸变、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防辐射等多种保健功能,它作为健康食品、天然化妆品的原料或含油脂食品的抗氧化保鲜剂已在医药...
- 陈镱文
- 关键词:茶多酚儿茶素高效液相色谱
- 文献传递
- 建国初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及其科学传播被引量:6
- 2008年
- 通过调查统计和原始文献调阅,以创复刊较早的《东北师大学报》和《厦门大学学报》为典型代表,对1949年至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的继承、恢复、发展,及其科学传播源流作了系统分析。认为《东北师大学报》反映了中、俄(苏)、日等多种文化传播,又反映了中国民族解放事业在高等教育和科技学术期刊领域最初的胜利成果传播;认为《厦门大学学报》依托福建厦门与滨海的地缘优势以传播海洋科学为特色,并在历史上学报的继承、学校与学报特色传统的继承、以分册专辑形式出版综合性大学学报,以及学报在大学中的功能与地位等传播机制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 姚远陈镱文许国良于方
- 平野一贯《定性分析》无机物分析体系构架之研究
- 2009年
- 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平野一贯《定性分析》一书对日本近代分析化学的影响,对《定性化学》的考质分试法和考质相生法相关内容进行了详细解析.《定性化学》提出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沉淀理论、金属活泼性理论等重要化学原理;对无机化合物的本质、配质进行独特的系统分类;化学反应原理涉及棕环反应、歧化反应、复分解反应等.其对日本定性化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陈镱文姚远曲安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