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美娟
- 作品数:11 被引量:29H指数:4
- 供职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重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2例被引量:1
- 2015年
-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感染性疾病,主要通过蜱叮咬传播,其病原体有人粒细胞无形体和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后者可引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浙江省人民医院感染病科曾收治2例危重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者,现报道如下。
- 任泽泽陈丽陈美娟杨丹红黄海军童永喜潘红英
-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危重型发热感染性疾病布尼亚病毒病毒感染者
- 人工肝用去细胞支架生物反应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工肝用去细胞支架生物反应器,包括生物反应器外壳、去细胞支架、填充支架及液体出入口;所述生物反应器外壳包括上部和下部,上部与下部均为中空结构,上部内的第一腔体与下部内第二腔体以螺纹连接构成圆柱形的内容...
- 黄海军潘红英舒振宇童永喜陈美娟张家杰
- 文献传递
- 一种人工肝用去细胞支架生物反应器及其使用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肝用去细胞支架生物反应器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生物反应器外壳、去细胞支架、填充支架及液体出入口;所述生物反应器外壳包括上部和下部,上部与下部均为中空结构,上部内的第一腔体与下部内第二腔体以螺纹连接构成圆柱...
- 黄海军潘红英舒振宇童永喜陈美娟张家杰
- 文献传递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凝血酶激活纤溶抑制物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研究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分析不同程度肝纤维化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的血清凝血酶激活纤溶抑制物(Thrombin-activatable fibrinolysis inhibitor,TAFI)水平,探讨TAFI水平对于肝纤维化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浙江省人民医院就诊并行肝脏穿刺活检的46例CHB患者。根据肝脏纤维化分期(S0~S4)分为轻度肝纤维化组(S0~1,n=16)、显著肝纤维化组(S2,n=15)及重度肝纤维化组(S3~4,n=15)。同时于该院体检中心随机选取16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分析各组患者血清TAFI水平,并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价TAFI对显著肝纤维化与重度肝纤维化(S≥2)CHB患者的诊断价值。采用SPSS 2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轻度肝纤维化组、显著肝纤维化组、重度肝纤维化组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的血清TAFI水平分别为(63.4±18.2)、(43.8±20.4)、(27.5±19.2)和(71.3±25.6)ng/mL,四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3.512,P<0.01)。显著肝纤维化组的TAFI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和轻度肝纤维化组(t=3.283和2.822,P<0.01)。重度纤维化组TAFI水平低于显著肝纤维化组(t=2.260,P<0.05)。血清TAFI水平与肝纤维化分期呈负相关(r=-0.562,P<0.01)。TAFI预测肝纤维化(S≥2)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2,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3%和78.3%。但与APRI评分和FIB4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B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越严重,血清TAFI水平越低。血清TAFI水平对于预测CHB患者肝纤维化程度(S≥2)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 陈美娟潘红英戴伊宁张家杰宋文渊黄海军
- 关键词:肝纤维化凝血酶激活纤溶抑制物
- 肝硬化合并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治分析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策略。方法对15例肝硬化合并结核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硬化合并结核性腹膜炎患者发病隐匿,Child-Pugh分级B级10例(67%),继往有结核病史4例(27%),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1×109/L 12例(80%),腹腔积液细胞分类以淋巴为主,腹腔积液蛋白、腹腔积液腺苷脱氨酶(denosine deaminase,ADA)、腹腔积液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均显著升高,其中所有病例腹腔积液蛋白>2.5g/dl,11例(73%)腹腔积液ADA≥30U/L、所有病例腹腔积液LDH≥90U/L。予OFHES(氧氟沙星、异烟肼、乙胺丁醇、链霉素)为主的个体化抗结核治疗后,12例(80%)好转出院。结论肝硬化腹腔积液合并腹膜炎时需排除结核性腹膜炎的存在。对肝硬化合并结核性腹膜炎的患者予OFHES为主的个体化抗痨方案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 黄海军陈美娟严蓉王洪
- 关键词:结核性腹膜炎肝硬化
- 血清纤维蛋白原样蛋白1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分析不同程度肝纤维化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血清纤维蛋白原样蛋白1(FLP1)水平,探讨FLP1对于评估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的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7年1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就诊并行肝脏穿刺活检的CHB患者(病理证实的轻度肝纤维化、中度肝纤维化、重度肝纤维化各14名),与14位健康对照进行临床特征、肝功能、血常规及血清FLP1浓度的比较,并分析CHB患者显著肝纤维化(中度肝纤维化+重度肝纤维化,S≥2)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血清FLP1水平在健康人与CHB不同程度肝纤维化患者中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7.002,P<0.01)。轻、中和重度肝纤维化患者的FLP1水平分别为(73.2±17.8)ng/mL,(60.5±19.4)ng/mL和(63.1±17.2)ng/mL,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t=2.267,P<0.05;t=3.513,P
- 陈美娟黄海军戴伊宁张家杰宋文渊潘红英
- 关键词:年龄
- 重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2例
- 来我国部分地区发现一些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感染性疾病,主要通过蜱虫叮咬传播,其病原体有人粒细胞无形体和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后者可引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本院曾收治2例危重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者,病...
- 任泽泽陈丽陈美娟杨丹红黄海军童永喜潘红英
- 关键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疾病预防
- 肝硬化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肝硬化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对136例肝硬化伴SIR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病情转归分为死亡组(52例)与存活组(84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肝硬化伴SIRS死亡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死亡组的白蛋白、胆碱酯酶水平分别为(27.68±4.84)g/L和(2647.12±1057.18)U/L,均低于存活组(t=0.007,P〈0.01;t=0.017,P〈0.05);死亡组血肌酐(Cr)、空腹血糖水平、白细胞总数、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水平的中位数分别为175.40μmol/L、5.43mmol/L、8.10×10 9/L、24.00mg/L和1.20μg/L,均高于存活组(Z=0.000、0.000、0.009、0.012和0.013,P均〈0.05);此外,死亡组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肝性脑病发生率、消化道出血发生率、Child—pughC级比例、败血症发生率、肺部感染发生率和多部位感染发生率分别为(76.73±14.02)%、28.85%、34.62%、44.23%、34.62%、73.08%和90.38%,均高于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0.009f=28.950、42.810、18.260、16.680、41.177和78.440,P均〈0.05)。成组Logistic逐步回归筛选结果有意义的因素为:Cr〉165 μmol/L(OR=6.590,95%CI:1.907-22.778)、消化道出血(OR=29.207,95%CI:4.506-189.290)、CRP〉25mg/L(OR=9.757,95%CI:1.732—54.969)、PCT〉1μg/L(OR=20.350,95%CI:2.617-158.264)和多部位感染(OR=30.760,95%CI:2.934—322.572)。结论Cr〉165μmol/L、消化道出血、CRP〉25mg/L、PCT〉1μg/L和多部位感染是肝硬化伴SIRS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 杨丹红潘红英黄益澄陈丽陈美娟童永喜
- 关键词:肝硬化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预后
- 一种人工肝用去细胞支架生物反应器及其使用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肝用去细胞支架生物反应器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生物反应器外壳、去细胞支架、填充支架及液体出入口;所述生物反应器外壳包括上部和下部,上部与下部均为中空结构,上部内的第一腔体与下部内第二腔体以螺纹连接构成圆柱...
- 黄海军潘红英舒振宇童永喜陈美娟张家杰
- 替比夫定与恩替卡韦治疗高病毒载量e抗原阳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比较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比较替比夫定(LdT)与恩替卡韦(ETV)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伴高病毒载量(HBVDNA≥10^7拷贝,mL)患者144周的临床结果。方法将81例HBeAg阳性CHB伴高病毒载量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LdT治疗41例,ETV治疗40例;连续观察144周。比较治疗的相同时间点两组患者的疗效,包括HBVDNA水平、HBV血清标志物、生化学指标、相关并发症、病毒耐药及治疗费用情况。结果两治疗组基线特征具有可比性。第4、8、12周HBVDNA转阴率,LdT组分别为24.4%、63.4%和80.5%,与ETV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5.102,P〈0.05),但至144周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7.6%:100.0%,X^2=3.374,P〉0.05)。治疗144周后,LdT组的HBeAg血清转换率为63.4%,高于ETV组的25.0%,经Kaplan—Meier法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183,P〈0.01)。LdT治疗2例(4.9%)发生HBsAg血清转换,5例(12.2%)发生耐药,8例(19.5%)肌酸激酶(CK)升高;而ETV治疗无耐药及CK升高发生。LdT治疗费用较ETV低。结论高病毒载量HBeAg阳性CHB者,经LdT或ETV治疗144周均获得满意的病毒抑制率。ETV低耐药、无不良反应;LdT获得较高的早期病毒抑制,血清转换率高,费用低。
- 陈丽潘宏义黄海军杨丹红陈美娟潘红英
- 关键词:肝炎乙型恩替卡韦高病毒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