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治明
- 作品数:15 被引量:75H指数:4
- 供职机构:成都军区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医用回旋加速器的基本原理与组成被引量:11
- 2007年
- 主要应用拉摩定律及等时性回旋加速器的理论,对回旋加速器的基本原理进行分析,介绍了专门用于PET/CT大型诊断系统中为生产正电子药物的医用回旋加速器的基本特点与结构。
- 张虎军杨勤向艳郭正奎孙伟张陈治明周克
- 关键词:PET/CT回旋加速器离子源
- ^(18)F-FDG双时相显影在肺结节病灶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18F-FDG双时相显影在肺结节性病灶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18F-FDG双时相显影且经病理证实的肺结节性病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12例,年龄38~84岁。使用18F-FDG行全身或肺部PET/CT及双时相病灶扫描,依据PET图像、CT图像、PET/CT融合图像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 43例肺结节性病灶的病例中,双时相显影诊断肺癌26例,病理证实23例;诊断可疑肺癌8例,病理证实5例;诊断良性病变9例,病理证实8例。结论对于肺结节性病灶,应用18F-FDG双时相显影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 周克吴平陈治明陈钰
- 关键词:18F-FDG肺结节
-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术/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像在胆囊癌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总结胆囊癌的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术/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显像特征,提高胆囊癌早期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25例疑似胆囊癌患者的18F-FDG PET/CT表现,对显像结果采用半定量和目测法分析,分别与单纯PET、CT、病理检查及临床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25例胆囊疾患中恶性肿瘤21例(其中原发胆囊癌19例,胆囊癌术后复发2例),良性病变4例;胆囊床受侵及肝内转移14例、十二指肠受侵2例、骨骼等远处转移3例、腹腔及腹膜后淋巴结转移17例;PET/CT诊断胆囊癌的敏感性为95%、特异性为75%、准确性为92%。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对胆囊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临床分期具有重要价值,并可准确监测疗效。
- 吴平周克陈治明陈钰周凯
- 关键词:胆囊肿瘤氟脱氧葡萄糖F18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 乳腺癌患者治疗后随访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随访是指在医疗或者科研工作中,为了定期或不定期了解某些门诊患者或出院患者在院期间医疗处理的预后情况、健康恢复情况、远期疗效及新技术临床应用效果,采取的家庭访视及预约到某医疗机构进行复诊检查或者用通讯方式了解病情的方式。癌症患者随访是病案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通过对癌症患者的随访,可以了解患者出院后的生存情况、远期疗效、肿瘤的复发转移情况及心理因素等信息,不断从中总结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预后的变化和规律,从而提高医疗、科研、教学质量,加强医患沟通,更好的为患者服务。乳腺癌作为一种术后生存期较长的疾病,随访在术后的综合治疗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早期发现患者术后复发和转移并指导进一步治疗,能极大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 赵靖郑驰刘曦许贲李立宇陈治明
- 关键词:乳腺癌随访
- PET/CT对肿瘤放疗策略的影响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PET/CT对肿瘤放疗策略的影响。方法:对189例恶性肿瘤进行放疗前18F-FDG全身PET/CT检查,应用标准摄取值(SUV)进行评价,病灶区SUV≥2.5为阳性。结果:PET/CT检查后,56例放射策略发生变化,其中14例(25.0%)改行其他治疗,12例(21.4%)将根治性放疗改为姑息性放疗,18例(32.1%)改变了照射靶区,12例(21.4%)调整了放疗剂量。结论:PET/CT为恶性肿瘤放疗前的全面评估和决策提供了更多更有效的临床信息,其功能显影和解剖影像同机融合的突出优势,明显提高了治疗效果,减少或减轻了并发症的发生。
- 周克骆建吴平陈治明杨勤
- 关键词:PET/CT肿瘤放疗
- 胆管癌的^(18)F-FDG PET/CT诊断价值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总结胆管癌18F-FDG PET/CT显像表现,提高胆管癌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经病理或临床综合手段证实的53例胆道疾病的18F-FDG PET/CT表现,分析PET/CT诊断胆管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肝内胆管癌14例、近段胆管癌18例、中远段胆总管癌15例、胆管炎性病变或伴结石6例。肝内转移9例,腹腔及腹膜后淋巴结转移15例,椎体等远处转移3例。PET/CT诊断胆管癌的敏感性为95.7%、特异性为83.3%、准确性为94.3%。结论 18F-FDG PET/CT在胆管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分期、检测疗效及预后等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
- 吴平曾学文周克陈治明陈钰周凯
- 关键词:胆管癌18F-FDGPETCT
- 18F-FDG双时相显影在肺结节病灶中的应用
- 目的:探讨~(18)F-FDG双时相显影在肺结节性病灶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18)F-FDG双时相显影且经病理证实的肺结节性病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12例,岁龄(38-84岁)。使用...
- 周克吴平陈治明陈钰
- 关键词:肺结节病理诊断
- 早期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影响被引量:31
- 2015年
- 目的比较不同营养支持途径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营养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84例胃癌和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肠内营养组(EN组)43例和肠外营养组(PN组)41例,分别于术后第1天开始进行肠内和肠外营养,2组患者基本等氮、等热量;每组患者手术前后和术后第7天检测血清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前白蛋白(PA),观察术后不良反应、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感染、营养支持费用等情况。结果术后EN组和PN组的营养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EN组感染发生率低(P<0.01)且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早(P<0.01),与PN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采用肠内营养方案,不良反应少、胃肠道功能恢复快。
- 陈治明周克吴平陈珏周凯
- 关键词:结直肠癌术后营养肠内营养肠外营养
- ^(18)F-FDG PET/CT在头颈部肿瘤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头颈部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8例头颈部恶性肿瘤病例,男37例,女21例,年龄21~78岁。其中:牙龈癌3例,上颌窦癌2例,舌癌2例,腮腺癌1例,鼻咽癌24例,喉癌8例,甲状腺癌4例,原发灶不明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瘤14例。使用18F-FDG行全身PET/CT扫描,依据PET图像、CT图像和PET/CT融合图像及标准化摄取值(SUV)进行综合评价。结果:29例放疗患者中的11例拟行根治性放疗的患者,有4例改行姑息性放疗,8例重新勾画了放疗靶区及调整了放疗剂量,3例改行其它治疗;15例进行了放疗后的疗效评估;14例原发灶不明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瘤8例找到了原发灶。结论:PET/CT可以对头颈部恶性肿瘤进行准确的临床分期,精确勾画放疗的生物靶区,准确而快捷地确定肿瘤复发的位置与侵犯范围,在颈部不明原发灶转移瘤的应用中具有简便、快捷、无创和灵敏等临床特点。
- 周克骆建华陈治明吴平杨春敏杨勤
- 关键词:PET/CT头颈部肿瘤
- PET/CT对肿瘤放疗策略的影响
- 目的 探讨PET/CT 对肿瘤放疗策略的影响.方法 对临床确诊准备行放射治疗或再次放疗的恶性肿瘤患者189例患者(男152例,女37例;年龄14-87岁.其中腮腺癌2例,鼻咽癌37例,喉癌8例,甲状腺癌4例,肺癌75例,...
- 周克吴平陈治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