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更

作品数:7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内镜
  • 3篇黏膜
  • 2篇肿瘤
  • 2篇黏膜下
  • 2篇黏膜下剥离术
  • 2篇膜下
  • 2篇内镜黏膜
  • 2篇内镜黏膜下
  • 2篇内镜黏膜下剥...
  • 2篇内镜黏膜下剥...
  • 2篇间质
  • 2篇剥离术
  • 1篇研究生教学
  • 1篇医疗器械
  • 1篇有效性
  • 1篇预后
  • 1篇直肠
  • 1篇上皮
  • 1篇上皮间质
  • 1篇上皮间质转化

机构

  • 7篇吉林大学白求...

作者

  • 7篇陈更
  • 6篇徐红
  • 3篇陶克
  • 3篇夏研
  • 2篇赵卓
  • 1篇李玉琴
  • 1篇唐彤宇
  • 1篇杨落落
  • 1篇马坦坦
  • 1篇刘明庆
  • 1篇何川
  • 1篇杨栋

传媒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国际老年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胶囊内镜在可疑小肠疾病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评价胶囊内镜在可疑小肠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7年7月至2011年7月163例有消化道症状但经常规胃镜、肠镜检查和放射线检查无阳性发现的患者行胶囊内镜检查,其中男性113例,女性50例;年龄15~82岁,平均年龄47.8岁。计算胶囊内镜检查成功率.全小肠检查完成率、诊断阳性率、平均运行时间及各种疾病检出率等。结果163例患者检查成功161例.成功率为98.8%.全小肠检查完成率92.6%,7.4%的患者因电池电量耗尽未见进入回盲部。诊断阳性率68.1%,主要为小肠炎35.1%(39例)、多发溃疡16.2%(18例)、黏膜下隆起14.4%(16例),余可见肿物、蛔虫、血管畸形、克罗恩病等。平均工作时间9.47h。疑胃内嵌顿需内镜辅助7例(4.3%)。结论胶囊内镜操作简便,检查舒适.并发症低,病变检出率高.使得其在可疑小肠疾病的诊断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陈更徐红赵卓夏研
关键词:胶囊内镜小肠疾病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小肠溃疡
十二指肠降部巨大间质瘤1例并文献复习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一种独立的源于胃肠道原始间叶组织的非定向分化肿瘤。好发于食管至肛门的全消化道系统。而发生于十二指肠降部巨大间质瘤罕见,且因其毗邻肝...
陈更王渝何川徐红
胃结直肠囊性淋巴管瘤四例
2015年
例1 患者女,18岁。因上腹胀6个月于2013年9月23日入院。体检未见明显异常。胃镜检查示胃底近齿状线可见黏膜隆起,大小约3.0cm×4.0cm,表而光滑.颜色同周围黏膜(图1).
刘明庆徐红陶克陈更马坦坦
关键词:囊性淋巴管瘤胃底结直肠胃镜检查齿状线黏膜
剪状刀在复杂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评价剪状刀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应用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间34例患者的36次复杂ESD治疗中应用剪状刀进行黏膜剥离,观察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6次ESD均完整剥离病变,完全切除率为91.7%,发生延迟出血2例(占5.6%),给予内镜下止血后出血停止,无穿孔发生。患者平均住院5d,6例患者于术后6个月、12个月术后复查,创面愈合良好,未见肿瘤复发及残余,其余患者均在随访中。结论剪状刀的应用使得复杂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易于操作、便于剥离,提高手术安全性、有效性的同时无需其他手术器械辅助,可降低手术费用,值得推广应用。
陈更徐红唐彤宇陶克夏研
关键词:胃肠肿瘤医疗器械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PHLDB2在大肠癌预后及肿瘤上皮间质转化中的作用
目的 普列克底物蛋白同源物样域家族B 成员2(Pleckstrin Homology Like Domain Family B Member 2,PHLDB2),亦可称含PH 同源域蛋白家族B 成员2,其特征为C 末端含...
陈更徐红
关键词:大肠癌肿瘤转移
黏膜下注射玻璃酸钠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最大的优势为可整块切除病变,避免病灶残留与复发,达到对消化道癌前病变及早期肿瘤根治性切除的目的。因其疗效与外科手术相当,近年来受到内镜医师的青睐,但如何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仍然是其面临的最大难题。多数学者认为,有效的黏膜下注射是确保ESD安全性的决定性因素。但使用何种黏膜下注射药物最为理想尚未达成共识。本研究对53例内镜下发现胃肠道病变的患者行ESD,通过黏膜下注射玻璃酸钠,评价其对ES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现总结汇报如下。
陈更徐红李玉琴陶克夏研
关键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玻璃酸钠安全性有效性
内镜虚拟仿真模拟系统在消化科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23年
目的本研究借助内镜虚拟仿真模拟系统,探讨其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在研究生内镜教学及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2年9月于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内镜中心学习内镜操作的研究生30人,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内镜虚拟仿真模拟系统+实例操作,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即在带教老师指导下边学边做。对比两组理论、操作考核成绩、可独立完成时间、单独操作时间、熟悉度等技术指标,通过调查问卷评价两组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经内镜模拟机学习后,操作考核、独立完成时间、单独操作时间及熟练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经问卷调查显示试验组在学习满意度、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及教学模式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内镜教学过程中,采用内镜虚拟仿真模拟系统教学模式,可明显提高学生内镜操作能力,缩短学习时间,更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陈更李欣彤杨栋赵卓杨落落
关键词:消化内镜研究生教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