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华 作品数:22 被引量:66 H指数:5 供职机构: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建筑科学 经济管理 天文地球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文化生态学视角下古镇保护与开发策略研究——以绵阳市三台县郪江古镇为例 被引量:11 2017年 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出发,提出古镇的文化生态圈层结构,分别对郪江古镇的文化要素、空间格局和行为方式等文化生态资源要素进行分析.进而阐述古镇的文化生态进化过程中封闭性和聚落活力的改变,指出古镇文化生态的被入侵、多样性锐减、群落老化等现象和问题,最终提出从文化生态的多样性、共生性、系统性和可持续性4个方面来进行古镇保护与开发的具体策略与建议. 尹丹 陈春华关键词:文化生态学 古镇聚落 基于五凤溪古镇空间格局分析的旅游开发探索 2015年 古镇通过其历史积淀,形成独特的空间格局,使其有别与普通城市,成为旅游热点。本文选择以五凤古镇为例,从空间格局分析出发,结合空间意象,对古镇整体空间、街巷空间、节点空间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从而提出古镇旅游开发应加强整体景观线路规划、保留现有优势、进一步统筹老街区古镇的关系、加强纵向街道打造、打造重要景观节点等相关建议。 程丽颖 陈春华关键词:空间意象 公园城市生态价值系统构成要素与特性分析 被引量:2 2022年 解构公园城市生态价值系统的要素特性,有利于为新时期公园城市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公园城市生态价值是一个涵盖生态经济、社会、人文等多重价值内涵的复合化概念,所形成的生态价值观成为公园城市生态价值系统架构的认知基础。以系统论为观察视角,发现公园城市生态价值系统是一个由自然主导系统与人工子集系统耦合而成的复合化、开放性的动态有机整体,主要由基础保障性要素、行为主体性要素、催化促生性要素、空间管控性要素4种要素构成,各要素的相互联系与交互作用对生态价值的成功转化施加不同程度影响。应基于系统中要素构成及功能特性,加强整合不同要素内在效力以维持系统的健康平稳运行,进而助推公园城市生态价值的多维转化。 谭林 陈岚 陈春华 刘尧关键词:公园城市 生态价值观 基于AHP的四川秦巴山区人居环境的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4 2016年 四川秦巴山区是我国连片贫困地区之一,在国家扶贫攻坚政策背景下,对四川秦巴山区人居环境进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在归纳国内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四川秦巴山区人居环境评价的原则、指标以及评价方法。运用AHP层次分析法,从居住建设、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三大方面提出了26个单项指标,在区县层面对人居环境的建设水平和满意度两方面进行了对比评价,得出四川秦巴山区人居环境整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其中居住建设和社会经济因素得分较低,生态环境因素得分较高。评价结论可以为四川秦巴山区后续人居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为贫困地区人居环境评价提供参考。 成受明 王若冰 陈春华关键词:AHP 人居环境 四川秦巴山区城镇等级规模研究——基于城镇化的多维度响应视角 2016年 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四川秦巴山区是国家和省级重点连片扶贫开发区,成为关中平原城市群与成都平原城市群发展的洼地,制约了西部地区的整体发展水平。因此,在"一带一路"战略和"秦巴山区绿色循环发展"战略的推进下,加强四川秦巴山区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四川秦巴山区为研究区域,以集聚—碎化指数、重力模型理论为依据,结合经济、人口、社会、地理空间等4方面指标从多维度的角度来研究四川秦巴山区现状城镇等级规模、城镇聚集程度和城镇空间关系,并通过变异系数、城镇中心性和城镇发展实力分析,探索城镇等级规模变化趋势,以期为四川秦巴山区的城镇等级规模结构优化和发展提出一定依据与建议。 陈春华 刘娟 成受明Analysis on the Landscape Image of Pingle Old Town in Chengdu C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ity Image 2009年 With Kevin Lynch's mode of analysis in The Image of the City,through field research and inductive analysis on the Pingle Old Town,the image of Chengdu Pingyuan Town represented by Pingle Town is summarized.Analysis and conclus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identifiabilities of the traditional market town are made in five aspects,mainly including the path of the town,edge,district,central node and landmark,which provides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and example for preserving and shaping the traditional market town of region characteristic in Chengdu Plain. 陈一 王霞 周波 陈春华关键词:IMAGE TOWN IDENTIFIABILITY 步行街的人性化设计,用好新型建材 被引量:2 2005年 本文针对人们在商业购物中日益增多的休闲需求,提出通过具有人的尺度和具有生活感的人性化设计手法来营造和恢复商业步行街的活力,满足人们的休闲购物需求。 陈春华关键词:商业步行街 休闲 人性化 文化景观理论视角下的传统古镇保护——以绵阳市三台县郪江古镇为例 被引量:4 2016年 从文化景观理论视角出发,结合绵阳市郪江古镇案例,对传统古镇的文化景观构成要素及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基于影响文化景观的内外因素及其演变特征提出以保护文化景观特性为原则的生态治理、风貌保护、文化传承、技艺复兴、建立古镇保护保障机制等建议,由此探索传统古镇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辜婧玲 陈春华关键词:传统古镇 文化景观 公园城市生态价值转化内涵与模式分析 被引量:4 2022年 公园城市理念是生态文明时代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价值位序,实现公园城市生态价值转化是践行这一理念的关键抓手,其本质是通过科学合理配置生态资源、社会资本等发展要素,实现生态经济价值、人文价值和治理价值的多维整合与裂变,是一个综合性概念与系统性工程。研究结果表明,公园城市生态价值转化模式与结果的形成发展受到资源禀赋、行为主体及相关制度的多重影响,并进一步通过构建自然场域、人民场域、经济场域和文化场域等不同类别的价值转化场域,分析了可能的导向模式和推进策略。 谭林 刘姝悦 陈春华 陈岚关键词:公园城市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治理 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结构特征的规划发展路径--以绵阳市为例 被引量:1 2023年 探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格局及规划响应路径是提升非遗保护、管理与开发水平的关键基础和重要前提。以绵阳市为样本,运用GIS工具探究其非遗空间格局特征,进而立足规划视角提出具体发展策略。结果表明,研究区域非遗类型结构完善、数量不均衡,整体格局为“四核一带”的“C”形空间分布结构,不同类型非遗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区域性特征。基于此,试图在空间规划体系重构背景下将绵阳市非遗资源保护发展框架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有机衔接,通过顶层设计与横向传导互促共进的方式完善绵阳市非遗保护发展规划体系。具体可通过构建连线成片空间结构、合理配置设施用地、显化高密度区功能价值,优化其非遗发展总体格局。 陈岚 谭林 陈春华 陈春华 张庆霞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