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昆洲 作品数:147 被引量:898 H指数:16 供职机构: 安徽省立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安徽省卫生厅临床医学应用技术项目 安徽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胆汁性肾病麻醉与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关系 被引量:3 1994年 报道梗阻性黄鱼合并胆汁性肾病(CN)34例,术后死亡率29.4%,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发 生率41.2%,ARF死亡率为71.4%。作者探讨了CN患者麻醉处理与术后ARF关系,认为CN是术后 ARF发生率和死亡率增高的病理基础,肾功能处于ARF的前兆,麻醉手术有一定的危险性,ARF发生 率与黄疸程度、麻醉方法和低血压持续时间有关。CN患者选择全麻优于连续硬膜外阻滞,对于重度黄疸 (和)或伴有感染性休克者应首选全麻。正确的麻醉处理是防止和减少术后ARF的关键。 疏树华 柴小青 陈昆洲 高玉华关键词:麻醉 肾功能衰竭 硬膜外阻滞复合浅全麻用于高龄手术患者的体会 2002年 翟美玉 刘双娣 陈昆洲关键词:麻醉方法 老年人 外科手术 硬膜外阻滞复合浅全麻 下腹部及下肢手术病人罗哌卡因、布比卡因低位硬膜外阻滞的效应比较 被引量:10 2004年 罗哌卡因为一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与布比卡因相比,二者作用强度、起效时间和作用持续时间近似,但前者具有在高浓度时对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毒性低,低浓度时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分离效果较好等特点,目前常用于术后镇痛或分娩镇痛.临床实践中有关罗哌卡因较布比卡因其他一些潜在的优越性,仍有待进一步证实[1].本研究比较0.5%、0.75%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用于下腹部及下肢手术病人低位硬膜外阻滞效应. 方才 秦红 魏昕 李娟 陈昆洲关键词:布比卡因 罗哌卡因 下肢手术 下腹部 硬膜外阻滞 缩短平均住院日的可行性及其措施探讨 1994年 卫生资源的综合利用关系到区域卫生的协调发展,如何提高卫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尤其是病床的使用率和病床的周转次数则成为当务之急。而缩短平均住院日正是提高病床使用率和病床周转次数的关键所在。下面根据我们最近所作的单病种质量调查,谈谈我院缩短平均住院日的可行性及其措施。 张北野 陈昆洲关键词:缩短平均住院日 小儿支气管肺炎 部颁标准 病床周转次数 术前检查 病床使用率 地佐辛复合帕瑞昔布钠在小儿扁桃体切除术的超前镇痛作用 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地佐辛复合帕瑞昔布钠在小儿扁桃体切除术超前镇痛的作用。方法 80例择期行扁桃体切除术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地佐辛组(D组)、帕瑞昔布钠组(P组)、地佐辛复合帕瑞昔布钠组(DP组),每组20例,分别于麻醉诱导前5min给予生理盐水、地佐辛0.1 mg/kg、帕瑞昔布钠0.8 mg/kg及地佐辛0.1 mg/kg复合帕瑞昔布钠0.8 mg/kg静脉注射。记录术后患儿拔管后0.5、1、2、4、8、12、24h(T1-7)校正面部疼痛评分(FPS-R评分),观察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D组、P组、DP组术后FPS-R评分均低于C组(P<0.01),DP组术后FPS-R评分低于D组、P组(P<0.01),诱导期间C组、P组患儿呛咳多于D组、DP组(P<0.01),C组患儿术后烦躁多于其他各组(P<0.01)。未见其它不良反应。结论地佐辛、帕瑞昔布钠在小儿扁桃体切除术有超前镇痛作用,二者复合应用效果更佳。 王瑞明 柴小青 陈昆洲关键词:地佐辛 超前镇痛 扁桃体切除术 颈动脉狭窄患者围麻醉期视力下降一例 被引量:2 2016年 患者,男,55岁,75 kg,因“头昏、乏力加重半月”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正规服药,血压控制约120/70 mm Hg,近半月因头昏症状停用降压药。半月前磁共振血管成像提示:(1)左额叶多灶性腔隙性急性期脑梗死;(2)左颈动脉上段近分叉处至颈内动脉起始端软斑块可能;入院后颈动脉彩超提示:(1)左侧颈动脉硬化伴斑块形成,颈动脉狭窄约70%;(2)右侧颈动脉及球部闭塞,血流消失。在气管内麻醉下行左侧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入室后 BP 180/100 mm Hg,SpO 2100%,HR 67次/分,T 36.6℃,麻醉诱导:静注咪达唑仑0.05 mg/kg、依托咪酯乳剂0.2 mg/kg、舒芬太尼0.4μg/kg、罗库溴铵0.8 mg/kg,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顺利插入气管导管,接麻醉呼吸机,呼吸模式:间歇性正压通气(IPPV),VT 8 ml/kg,RR 12~18次/分,FiO 2100%,维持PET CO 235~45 mm Hg。麻醉维持:丙泊酚(Ce 2.0~3.0μg/ml)及瑞芬太尼(Ce 2~6 ng/ml)靶控输注,间断静注顺式阿曲库铵。术中维持 BP 150/90 mm Hg,HR 60~100次/分,必要时静脉注射去氧肾上腺素和阿托品,术中冰袋降温。手术步骤:游离左颈动脉及颈内动脉,建立旁路,阻断左颈动脉并切开,剥离颈动脉内膜,冲洗缝合。手术进展顺利,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意识清醒时,拔出气管导管。拔管后患者主诉左眼视物模糊,右眼正常,无眼肌麻痹、眼周水肿、青肿或眼球突出症状。即刻通知术者并请眼科及神经内科会诊,会诊考虑颈动脉斑块脱落栓塞左视网膜动脉,立即进行扩血管、降眼压及营养神经等对症处理。术后回访患者左眼外侧视野恢复,内侧视野缺失,无其他不适症状。眼底镜检查发现左侧眼底见樱桃红及白色颗粒。 马骏 谢言虎 陈昆洲 柴小青关键词:颈动脉狭窄 视力下降 围麻醉期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 眼底镜检查 肝肺综合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02年 肝肺综合征是在慢性肝病的基础上逐渐演变而来的,其病理生理过程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本文结合近年来国 内外相关文献。重点就肝肺综合症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变化,以及肝肺综合征与肝移植、麻醉、门脉性肺动脉高压的关系等 方面作一综述。 魏昕 方才 陈昆洲关键词:肝肺综合征 麻醉 肝移植 门脉性肺动脉高压 病理 病因 小儿全麻醉恢复期加强监测的临床意义 2002年 目的 探讨小儿全麻醉 (全麻 )恢复期加强监测在防止 /减少术后并发症方面的意义。方法 连续监测36 0例 12岁以下全麻术后未醒患儿 ,对术后并发症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并发症 97/36 0例 ( 2 6 .9% ) ,其中呼吸系统并发症 35例 ( 36 .1% )、呕吐 33例 ( 34.0 % )、神经精神症状 11例 ( 11.3% )、低血压 8例 ( 8.2 % )、低体温 3例 ( 3.1% )、苏醒延迟 7例 ( 7.2 % ) ,低氧血症发生率为 2 1.7% ( 78/36 0 ) ,并发症患儿中 80 .4%同时伴有不同程度低氧血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手术类别及手术时间有关 ,且随年龄减小并发症有增高的趋势 ,比较四种麻醉方法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结论 加强全麻恢复期监测与治疗是防止 /减少小儿全麻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柴小青 陈昆洲关键词:小儿 全麻 并发症 吸入性麻醉药与早老性痴呆 阿尔采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也称早老性痴呆,是一种以记忆能力减退、认知功能障碍、行为异常为特征的脑退行性疾病。据统计,该病已成为人类第4号杀手。AD是老年斑和神经纤维缠结为病理特征的慢性中... 李娟 潘建辉 陈昆洲关键词:吸入性麻醉药 早老性痴呆 认知功能障碍 文献传递 氟哌啶辅助硬膜外吗啡术后镇痛给药途径探讨 1996年 本文采用随机双盲法比较硬膜外吗啡镇痛时,辅助氟哌啶肌注或硬膜外注射,观察氟哌啶对硬膜外吗啡术后镇痛时效和副作用的影响,探讨氟哌啶的作用途径和给药方法。 方向东 朱团结 陈昆洲 马守青关键词:吗啡术后镇痛 氟哌啶 镇痛时间 硬膜外吗啡 随机双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