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篇集群
  • 2篇创新集群
  • 2篇创业
  • 1篇引力模型
  • 1篇群发
  • 1篇主成分
  • 1篇主成分分析
  • 1篇主成分分析法
  • 1篇外部环境
  • 1篇网络
  • 1篇网络结构
  • 1篇现代服务业
  • 1篇陆路
  • 1篇陆路交通
  • 1篇经济联系
  • 1篇可达性
  • 1篇绩效
  • 1篇绩效影响
  • 1篇集群发展
  • 1篇服务业

机构

  • 5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陈斌
  • 3篇徐维祥
  • 1篇修春亮
  • 1篇徐剑光
  • 1篇程林
  • 1篇王庆喜

传媒

  • 1篇华东经济管理
  • 1篇科技进步与对...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经济地理
  • 1篇经济学动态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陆路交通的浙江省城市可达性及经济联系研究被引量:50
2013年
以浙江省11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利用1996、2004和2012年陆路交通网络和经济社会发展数据,借助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指标和引力模型,探讨城市可达性与城市对外经济联系的时空演变。结果表明:①节点所有城市可达性均有改善现象,且省域边缘地区比中心区域提升幅度更大,区域交通均衡化趋势明显;②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日趋强化,并逐步沿重要道路干线方向演进,其中环杭州湾城市间联系愈趋紧密;③各城市经济联系总量增长明显,并存在空间极化现象。总体上来看,浙江省各城市可达性提升,经济联系增强,体现了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间的良性互动。
徐维祥陈斌李一曼
关键词:经济联系可达性引力模型
城市现代服务业选择方法——以温州为例被引量:3
2012年
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现代服务业的产业选择是许多城市面临的一个重要政策问题。文章提出了一个城市现代服务业的选择方法框架,结合了定量分析和定性判断,包括市场需求、比较优势、发展阶段、区位比较、产业关联等五个主要基准,以温州为例的应用显示了方法的实用性。应用本框架对城市现代服务业的产业选择结果,是一个行业"可选集",将为政府产业政策的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避免产业选择的盲目性。
徐剑光陈斌
创新、创业与创新集群发展研究综述被引量:9
2014年
创新、创业是创新集群的两个本质特征。对创新行为、创业活动、创新集群发展三者关系的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后发现:对创新与创新集群发展互动关系的研究,已经由企业创新活动视角延伸到社会规范、政治文化领域;创新集群中"集群式创业涌现"现象成为研究的重点。关于创新集群中创新与创业影响机制的研究较少,缺乏有效的分析框架,应成为下一阶段研究的重点。
陈斌徐维祥王庆喜
关键词:创业创新集群
创新集群创新绩效影响机制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以往的文献在研究创新集群中的创新活动时,很少有将创新集群内外部环境结合起来分析,也没有重视创业活动在创新集群创新行为中的作用。本文以创新集群创业活动为中介变量,提出了创新集群外部环境、创新集群网络结构与创新集群创新绩效之间的理论模型,并以我国华东、华南和华北地区6省市的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调研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创新集群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和资源丰裕度对创新集群创新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2)创新集群网络凝聚力和网络紧密度对创新集群创新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3)创新集群创业活动在创新集群网络结构与创新集群创新绩效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徐维祥陈斌
关键词:创新绩效外部环境网络结构
基于ESDA的城乡关联时空演变研究——以浙江省为例被引量:8
2013年
以浙江省69个县域行政单元为研究对象,根据城乡关联内涵及特点,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定量测度浙江省2001~2011年县域城乡关联性,并分析城乡关联时空演变特征及空间关联状态。研究表明:(1)各县域城乡关联综合得分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表明区域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得到优化;(2)城乡关联空间存在差异,东部沿海平原县域城乡关联性普遍高于西部低山丘陵县域,地级市辖区城乡关联性明显高于各县(县级市);(3)城乡关联表现出较强的空间集聚特性,城乡关联较强的县域主要分布于长三角环杭州湾地区,城乡关联较弱的县域则集中分布于浙西南低山丘陵区域。在此基础上,提出经济水平发展、交通设施改善、要素联系强化、政策制度优化等4因素为浙江省城乡关联演变的主要动力机制。
李一曼修春亮程林陈斌
关键词:城乡关联主成分分析法ESDA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