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超声
  • 4篇超声检查
  • 3篇心肌
  • 3篇超声诊断
  • 2篇心动描记术
  • 2篇心室
  • 2篇心室功能
  • 2篇血管
  • 2篇尿毒
  • 2篇尿毒症
  • 2篇左心
  • 2篇左心室
  • 2篇描记
  • 2篇描记术
  • 2篇甲状腺
  • 2篇超声心动描记
  • 2篇超声心动描记...
  • 2篇成像
  • 1篇胆管
  • 1篇胆管引流

机构

  • 12篇杭州市萧山区...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12篇陈斌
  • 6篇沈丽君
  • 2篇来永飞
  • 2篇徐琪
  • 2篇陈冉
  • 2篇赵博文
  • 2篇来连法
  • 1篇王蓓
  • 1篇汤富刚
  • 1篇张升芳
  • 1篇瞿翔
  • 1篇李世岩

传媒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2篇浙江临床医学
  • 2篇中华超声影像...
  • 2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江西医药
  • 1篇中华医学超声...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0
  • 2篇2008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声三维造影成像技术用于颈动脉粥样软斑块新生血管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超声三维造影成像技术对颈动脉粥样斑块内新生血管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对伴有颈动脉粥样软斑块73例患者按照临床有无脑梗死分为脑梗死组(32例)和非脑梗死组(41例),对其颈动脉粥样软斑块行超声三维造影成像检查,按统一标准测量并记录各斑块体积及斑块内新生血管指数(VI),作对比分析。结果脑梗死组颈动脉软斑块的血管指数明显高于非脑梗死组(P=0.023),而两组患者斑块体积、最大厚度及颈动脉管腔的狭窄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三维造影成像技术可对颈动脉粥样软斑块内的新生血管行定量检测,为研究斑块内的微血管灌注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沈丽君陈斌徐琪
关键词:脑梗死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不同透析时间尿毒症患者左心室心肌纵向应变的初步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利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E)评价尿毒症患者左心室心肌整体及节段纵向应变特征,并探讨其左室应变能力与透析时间的关系。方法将46例透析时间为0~5年的尿毒症患者,按不同透析时间段分为3组:A组17例,为透析时间≤1年的患者,平均年龄(53.00±12.63)岁;B组14例,为透析时间〉1~≤3年的患者,平均年龄(53.78±14.32)岁;c组15例,为透析时间〉3~≤5年的患者,平均年龄(52.16±10.43)岁;D组为正常对照组,50例,平均年龄(53.20±10.53)岁。在心尖四腔观,采用容积探头采集心脏全容积图像,并存储原始数据。运用TomTec4DMV—Assessment软件进行脱机分析,获取左心室心肌整体及16节段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测值及其均值。结果病例组组内各壁基底段至心尖段应变测值逐渐下降,而正常组各壁基底段至心尖段应变测值逐渐升高,但无论是正常组或病变组各组内这种由基底段至心尖段阶差式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A、B、c组各个节段应变值均较对照组减低。A组与B组,A组与c组间各节段有明显差异,B组与c组间除前间隔基底段、中间段有差异外,其余节段无明显差异。A组、B组及c组整体应变与16节段应变值均值均较对照组减低,B、c组均较A组减低;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3D-STE能更好地评价尿毒症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透析治疗可能对尿毒症患者远期左心室收缩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
沈丽君赵博文陈冉陈斌李世岩王蓓汤富刚
关键词:尿毒症斑点追踪显像
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病床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病床,包括床架,所述床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箱,所述床架内表面的左右两侧均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床板,所述定位箱内腔底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顶部的前后位置均通过活动轴活...
陈斌陈星星来永飞
15例桥本氏甲状腺炎的超声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桥本甲状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15例甲状腺弥漫性病变患者。结果经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临床治疗后明确诊断,符合HT者14例,1例考虑结节性甲状腺肿,超声诊断符合率93.3%结论对桥本氏甲状腺炎,二维超声能显示其病灶,并具有特征性声像,彩色多普勒血流能显示病灶内丰富的彩色血流,再结合特异的实验室检查,超声检查可作为HT临床诊断的首选影像学方法。
陈斌来连法
关键词:超声检查桥本甲状腺炎
脉冲反向谐波实时超声造影诊断肝占位病变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脉冲反向谐波实时超声造影与增强螺旋CT诊断肝占位病变的情况。方法分析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65例的影像学资料,分别通过脉冲反向谐波实时超声造影与增强螺旋CT进行检查。结果增强螺旋CT检出37例,灵敏度86.49%、特异度83.87%。脉冲反向波实时超声造影检出31例,灵敏度91.18%、特异度90.32%。脉冲反向波实时超声造影与增强螺旋CT的诊断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1,P〉0.05)。经配对t检验,脉冲反向波实时超声造影与增强螺旋CT检出占位性病变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79,P〉0.05)。脉冲反向谐波实时超声造影与增强螺旋CT诊断肿瘤在动脉相的增强类型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脉冲反向谐波实时超声造影与增强螺旋CT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和准确率,均具有较高的独立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陈斌沈丽君
关键词:超声检查肝占位病变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对2型糖尿病早期患者心功能评价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是一种严重的慢性并发症,是由高血糖引起的一系列心肌代谢和结构异常的心肌病变,也是患者发生心力衰竭(心衰)和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若在DCM未发展成不可逆性扩张性心肌病之前给予干预治疗,对患者的预后有较好效果[1],DCM患者早期常无任何特殊临床症状及体征,使DCM的早期诊断十分困难。研究表明心肌功能异常是DCM最早的征象之一,也是早期诊断DCM的敏感指标之一。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技术是近年发展的一种心功能评价的新技术,原理是基于对组织像素的检测和追踪。作者自2011年11月至2012年8月应用2DSTI对39例T2DM早期患者的左室长轴收缩与舒张功能进行检测,以评价其对T2DM所致左心室功能早期损害的检测价值。报道如下。
沈丽君陈斌徐琪
关键词:斑点追踪成像心功能评价2型糖尿病糖尿病心肌病扩张性心肌病
超声心动图与外周血管超声诊断肺栓塞症的临床价值分析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联合外周血管超声的检测方法在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就诊的42例肺血栓栓塞症的患者应用超声心动图和外周血管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检查,并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经超声心动图检测后,有33例患者表现出心动图异常。其中18例患者直接检测到肺部血栓。并且此33例患者均检测到右心系统形态改变和三尖瓣返流现象。经下肢静脉超声检测后,检出下肢动脉血栓18例,确诊为肺栓塞患者8例。另有7例患者检出轻度下肢深静脉血栓症状,其中3例最终确诊为肺栓塞。结论超声心动图联合外周血管超声的方法对肺血栓栓塞症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陈斌来永飞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肺血栓栓塞症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在甲状腺疾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观察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在甲状腺疾病诊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4月300例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的临床病理资料,并比较研究其中15例同意并实施手术治疗患者的组织病理结果。结果病理学诊断为疑似恶性病变、甲状腺炎、甲状腺囊性变、甲状腺良性腺瘤、有阳性细胞成分诊断占比率分别为7.67%、20.00%、12.67%、1.33%、46.67%。总体阳性细胞率为88.33%。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对于恶性疾病诊断的敏感性为50.00%(3/6),特异性为55.56%(5/9),阳性预测值为42.86%(3/7),阴性预测值为62.50%(5/8),假阳性率为57.14%,假阴性率为37.50%。结论超声引导下的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技术,在甲状腺疾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上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该技术具备高准确性和安全性,值得推广和使用。
陆佳佳瞿翔陈斌戚夏近
关键词:甲状腺疾病
彩超引导下经皮肝穿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
2010年
来连法陈斌
关键词: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梗阻性黄疸超声检查
超声诊断巨大肾上腺皮质腺瘤1例
2008年
患者男,37岁。因左侧腰腹部坠胀不适来院检查。超声检查:左肾上极脾肾之间见一大小约10.0cm×9.0cm×8.9cm的团块状回声,形态规则,呈类圆形,可见完整包膜,团块内部同声均匀,与周围组织分界清,左肾有完整包膜,嘱患者深呼吸,可见团块与左肾同步运动。
陈斌沈丽君
关键词:巨大肾上腺皮质腺瘤超声诊断超声检查腰腹部左肾深呼吸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