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惠媚
-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隧道式技术联合心电定位在PICC置管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2025年
- 目的分析隧道式技术联合心电定位在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PICC置管化疗的患者1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70例。11例患者因中途无法在本院进行定期PICC维护而脱落,最终对照组69例和试验组60例完成研究。试验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的改良塞丁格技术联合隧道式技术及心电定位留置PICC,对照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的改良塞丁格技术留置PICC。观察比较两组带管期间并发症、非计划拔管及置管疼痛、带管舒适度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带管期间穿刺点渗血、导管移位、导管尖端位置未在上腔静脉与右心房连接处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非计划性拔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带管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穿刺点感染、导管堵塞发生率及置管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隧道式技术联合心电定位在减少PICC置管化疗患者并发症,尤其是穿刺点渗血、导管移位和非计划性拔管方面具有优势,同时能提高患者置管侧手臂舒适度,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 纪超娜陈惜遂黄洁娜陈惠媚朱燕双周淑玲黄慧李婉珍陈晓红杨洪霞
- 关键词:并发症
- 不同给药速度对舒芬太尼诱发的呛咳的影响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研究不同给药速度对舒芬太尼呛咳发生率及程度的影响,用以指导临床以合理的速度推注舒芬太尼。方法120例ASA评分Ⅰ-Ⅱ级的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4组,分别以5s、10s、15S、20S的速度推注舒芬太尼0.4μg/kg,观察给药前(T1)、给药后1min(T2)时的平均动脉压、心率、Sp02、呛咳情况,呛咳依据咳嗽次数分为轻度(1—2次)、中度(3~5次)、重度(〉5次)。结果4组患者均发生了呛咳反应,呛咳发生率分别为33.3%、26.7%、23.3%、3.3%。58组,10S组和15s组呛咳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s组与其他3组呛咳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S组的咳嗽程度也比其他组明显减轻。发生呛咳前后对比,4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均出现较小波动,但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外周静脉推注0.4μg/kg,推注时间〉20s时,呛咳反应的发生明显减少,是较为安全的推注速度。
- 陈惠媚陈庶伟
- 关键词:舒芬太尼给药速度呛咳
- 优质护理在留置PICC导管患者的服务体会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夯实护理基础,改善护理服务,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方法从患者入院到PICC置管前准备及护理、置管中护理、置管后护理几个方面贯彻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综合分析其心得及体会。结果优质护理服务在留置PICC导管患者的运用中取得一定成效,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降低了护理工作的难度。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是促进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重要平台,优质护理在留置PICC导管患者成功的PICC置管及护理提高了护士的操作技能及患者的满意度,同时减少了反复静脉穿刺相关的不良反应的发生。
- 朱燕双陈惠媚
- 关键词:优质护理PICC导管护患关系
- 氟乙酰胺中毒的抢救与护理
- 2010年
- 目的总结氟乙酰胺中毒的抢救与护理。方法有效彻底洗胃,准确使用解毒剂,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结果 24例氟乙酰胺中毒患者经抢救,治愈23例,死亡1例,未出现再度自杀病例。结论迅速有效的抢救可提高抢救成功率,护理对策得当可减少死亡率,预防患者再度自杀。
- 江美銮吴玩如陈惠媚
- 关键词:氟乙酰胺中毒抢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