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志涵

作品数:26 被引量:78H指数:5
供职机构:福建省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厅青年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肌病
  • 4篇皮肌
  • 4篇皮肌炎
  • 4篇肌炎
  • 4篇间质性
  • 3篇炎性
  • 3篇炎性肌病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3篇结缔组织病
  • 3篇关节炎
  • 2篇动脉
  • 2篇多发性肌炎
  • 2篇性关节炎
  • 2篇血管
  • 2篇肾病
  • 2篇糖尿病肾病
  • 2篇特发性
  • 2篇特发性炎性肌...
  • 2篇痛风

机构

  • 19篇福建省立医院
  • 9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福建医学院
  • 1篇中华医学会
  • 1篇寿宁县医院

作者

  • 25篇陈志涵
  • 17篇高飞
  • 12篇林禾
  • 6篇严青
  • 3篇戴逸君
  • 3篇黄国良
  • 3篇刘剑雯
  • 3篇高飞
  • 3篇吴燕芳
  • 3篇吴燕芳
  • 1篇郑炜平
  • 1篇林坦
  • 1篇郑鑫
  • 1篇陈琅
  • 1篇林潇

传媒

  • 3篇福建医药杂志
  • 3篇创伤与急诊电...
  • 2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临床荟萃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华风湿病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华临床免疫...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6
  • 1篇2005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节超声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应用
目的 探讨关节超声在痛风关节炎急性发作期诊断中的应用 方法 比较临床诊断痛风患者与其他关节炎患者急性发作期的超声影像学表现,评估不同超声表现的鉴别诊断意义,同时比较不同关节区出现的特异超声表现 结果 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
陈志涵严青林禾高飞
关键词:痛风超声
累及心脏瓣膜的白塞病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针对累及心脏瓣膜的白塞病(BD)在临床上的特点展开分析。方法选取收治的以心脏瓣膜作为主要病变的20例白塞病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术前明确诊断BD的14例患者包括男11例、女2例,术前未明确诊断BD的4例患者包括男3例、女1例。术前明确诊断BD的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共行18例次手术,10例患者行一次手术、4例患者行二次手术,1例死亡。术前未明确诊断BD患者均予以手术治疗,共进行11例次手术治疗,其中2例患者行1次手术治疗、3例患者行2次手术治疗、1例患者行3次手术治疗,死亡1例。结论对于发现患者存在不明原因所致瓣膜损害、经换瓣术后发生瓣周漏、肺高压、心腔内血栓、心包积液以及发生大血管病变等,应当警惕可能为白塞病。而对于临床已确诊为白塞病且以心脏瓣膜作为主要病变的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前需慎重考虑,在必须进行手术治疗时,应当尽量对白塞病病情进行控制后再进行手术治疗。
吴晨敏陈志涵高飞
关键词:白塞病
98例多发性肌炎、皮肌炎临床特征对比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分析多发性肌炎(PM)和皮肌炎(DM)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比较两者差异,以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收集从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98例PM和DM患者,其中PM 43例,DM 55例。回顾性分析两者的临床表现、系统损害、实验室检查及甲襞微循环的资料。结果PM首发症状以发热、肌痛、肌无力多见,占66.67%;而DM以皮疹为首发症状,占64.28%,皮疹以上眶周对称性水肿性紫红斑多见,占33.92%。PM、DM合并肺部病变88例,PM占86.0%,DM占92.7%,以肺间质病变为主,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肌损害DM组多于PM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PM组中消化系统损害的患者比例高于DM组(P=0.018)。PM组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水平均高于DM组;PM组中抗Jo-1抗体阳性率比DM组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DM组患者甲襞微循环异常率高于PM患者(P=0.002)。结论PM和DM在临床表现、系统损害、血清学指标及甲襞微循环检查均有不同;甲襞微循环检查可早期发现DM微循环的病变。
刘剑雯陈志涵高飞林禾
关键词:多发性肌炎皮肌炎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肌病1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了解甲状腺功能减退性肌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5—2009年收治的甲状腺功能减退性肌病患者18例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等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甲状腺功能减退性肌病主要表现为近端肌无力、肌痛、肌强直、肌肥大等,肌酶谱明显升高,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敏感,短期加用中等剂量糖皮质激素可能有助肌肉症状改善。结论甲状腺功能减退性肌病多具有肌无力、肌痛等肌肉症状,肌酶谱明显升高,应注意鉴别诊断。
陈志涵林禾高飞
50例绝经后高疾病活动期的女性类风湿关节炎骨密度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观察绝经后高疾病活动期的女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矿物质密度水平的变化。方法收集50例绝经后女性RA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包括年龄、RA病程、绝经年龄、ESR、CRP、RF、抗CCP抗体、DSA28评分及雌二醇水平,应用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定50例患者腰椎L_(1-4)和左髋关节部位的骨密度,分析其骨密度(BMD)的情况。结果 1.50例绝经后女性RA的DSA28评分大于5.1,属高疾病活动期,骨质疏松组发生率52%;远高于骨量减少组(30%)及骨密度正常组(18%)。2.骨质疏松组的绝经年龄比非骨质疏松组明显提前(P=0.005),抗CCP抗体水平明显升高(P=0.037),有统计学意义,但在年龄、病程、RF、DSA28评分及雌激素方面两者无统计学差异。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抗CCP抗体(OR值1.025,P=0.041)是绝经后高疾病活动女性RA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4.骨质疏松组,腰椎总骨密度较髋关节显著降低(P<0.001);腰椎组内比较以腰1椎体BMD最低,而后依次为腰2,腰3、腰4(P=0.0003),左髋关节组内比较以大转子BMD最低,而后依次为股骨颈、小转子(P<0.0001)。结论绝经后高疾病活动期的女性RA患者存在明显的骨质疏松,以腰椎骨密度(特别L_1)下降最明显;抗CCP抗体可能是高疾病活动期的女性类RA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林坦高飞吴燕芳陈志涵余明钿
关键词:绝经后女性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密度
英夫利昔单抗治疗肠白塞病二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4
2014年
白塞病又称贝赫切特病(BD),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血管炎性疾病。白塞病常累及胃肠道,即肠白塞病,患者常出现胃肠道溃疡、出血、穿孔等。英夫利昔单抗(IFX)是单克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拮抗剂,在多种炎性疾病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结合2例肠白塞病患者的诊治过程,分析IFX治疗肠白塞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陈志涵林禾高飞
关键词:贝赫切特综合征肿瘤坏死因子Α英夫利昔单抗
血清抗黑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抗体与抗组氨酰tRNA合成酶抗体检测在特发性炎性肌病中的比较
2020年
目的研究特发性炎性肌病(IIM)患者血清抗黑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MDA5)抗体和抗组氨酰tRNA合成酶(Jo-1)抗体与临床特点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0例II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6例患者抗MDA5抗体阳性,17例抗Jo-1抗体阳性,通过t检验、χ2检验及Kaplan-Meier法比较分析MDA5组与Jo-1组患者在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肺部CT改变及预后方面的差异。结果(1)IIM合并间质性肺炎患者抗MDA5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抗Jo-1抗体(44.8%vs.25.8%,P<0.05)。(2)与Jo-1组比较,MDA5组向阳征(69.2%vs.11.8%)及Gottron征(80.7%vs.17.6%)的发生率均明显增高(P<0.05);而肌无力发生率(15.3%vs.70.6%)、肌酸激酶(CK)水平[(110.0±26.7)U/L vs.(1720.0±774.4)U/L]均明显降低(P<0.05)。(3)两组患者间质性肺炎发生率(100.0%vs 88.2%)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DA5组患者急性/亚急性ILD的发生率明显高于Jo-1组(65.4%vs.13.3%,P<0.05),3个月生存率低于Jo-1组(P<0.05)。(4)男性患者、发病时间短、声嘶、恶性肿瘤及感染可能是MDA5组患者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两组患者在临床特点、HRCT表现以及预后存在差异,完善抗体检测有利于早期诊断、判断预后。
吴燕芳高飞陈志涵林禾
关键词:炎症性肌病间质性肺疾病抗JO-1抗体
英夫利西单抗治疗肠白塞2例
[病例摘要]病例1:患者,女,33岁,以"反复口腔、外阴溃疡伴右下腹痛7年"为主诉入院。入院前7年开始出现口腔、外阴溃疡,并伴有右下腹持续钝痛,偶伴有阵发性绞痛,腹泻,每日排稀便4-5次,当地医院诊断为"白塞氏病",予"...
陈志涵林禾高飞
关键词:外阴溃疡白塞氏病回盲部
文献传递
NADPH氧化酶在糖尿病肾病系膜外基质沉积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高糖环境下NADPH氧化酶表达和活性的改变,并研究NADPH氧化酶在系膜基质沉积中的作用,初步探讨NADPH氧化酶导致的氧化应激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1、高糖体外培养系膜细胞,以RT一...
陈志涵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NADPH氧化酶氧化应激发病机制
文献传递
依那西普减量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观察延长依那西普给药间隔对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1-2013年接受依那西普治疗的AS患者12例,初始治疗依那西普50mg/周,诱导缓解6个月后,每3个月拉长给药间隔,分别为50mg/15d、50mg/30d,采用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指数(ASDAS)及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等作为评估指标,持续观察12个月。结果在初始治疗的6个月,各项评估指标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给药间隔的延长,BASDAI、BASFI、ASDAS无明显升高,ESR、CRP持续正常。结论延长依那西普给药间隔能够维持AS患者的持续缓解。
陈志涵林禾高飞
关键词:依那西普强直性脊柱炎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