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丽 作品数:24 被引量:79 H指数:5 供职机构: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核酸适配子在消化系统肿瘤诊治的应用研究进展 2012年 核酸适配子是一类寡核苷酸配基,由指数富集配体系统进化技术从寡核苷酸文库中筛选合成所得。核酸适配子的配体种类丰富,其亲和力及特异性较蛋白抗体高、性质稳定及合成简便,有望成为生物医药领域的花魁。核酸适配子在疾病尤其是肿瘤诊治的应用中已表现出很大潜力。此文就核酸适配子在消化系肿瘤诊治的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陈小丽 季峰关键词:消化系统肿瘤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系统对胃癌靶向治疗的意义 被引量:1 2010年 建立在分子生物学基础上的胃癌靶向治疗,以其有效低毒的特点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并在胃肠道肿瘤的治疗中获得了实质性的疗效,其中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治疗备受关注。EGFR与配体结合后活化,参与肿瘤的增殖、血管生成、黏附、侵袭、转移和肿瘤细胞的凋亡。因而针对EGFR酪氨酸激酶的分子靶向治疗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此文以EGFR系统为主对胃癌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陈小丽 季峰关键词:胃癌 靶向治疗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以梗阻为首发症状的结肠憩室炎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2019年 结肠憩室是指结肠肠壁肌层缺损,结肠黏膜经此处向外突出形成的囊状病理结构。结肠憩室病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疾病,其中约5%的结肠憩室患者会发生结肠憩室炎。憩室炎起初主要以西方和工业化国家病人多见[1],然而随着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近年来在亚洲国家的发病率逐渐上升。本文通过介绍1例以梗阻为首发症状的结肠憩室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复习回顾相关文献,分析结肠憩室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及诊治进展,以期提高对本病的临床警惕。 陈潇潇 陈小丽 戴宁 戴一扬关键词:憩室病 结肠次全切除 首发症状 大肠黏膜 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内镜下姑息切除一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治预后评价内镜下姑息切除的临床价值。方法内镜下姑息切除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一例并对其随访报道,结合国内近20年对该疾病的文献报道,对其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治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杨建毓 陈小丽 季峰文献传递 内镜下放置定制带膜可回收支架治疗食管瘘24例 2011年 目前有很多类型的堵瘘支架用于治疗食管瘘,但很少应用定制支架。现对我院在内镜直视下应用定制带膜连线可回收支架治疗的食管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该种支架在各种良恶性食管瘘中的应用。 吴乾能 季峰 陈小丽 周辛欣 徐靓 李霖关键词:内镜直视下 定制 回收 带膜 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内镜下姑息切除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2012年 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primary malignant melanoma of esophagus,PMME)较为罕见,迄今国内外报道仅300余例,占食管恶性肿瘤的0.1%~0.5%。该病症状无特异性,很多医生对其认识不足,内镜检查活检阳性率低等特点使早期诊断率不高。因此充分认识其临床病理、诊治预后等特征有助于二级预防、改善预后。我们报道1例内镜下姑息切除的中晚期PMME,并复习有关文献,探讨PMME的疾病特征,以提高警惕。 杨建毓 陈小丽 季峰关键词: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 文献复习 姑息切除 食管恶性肿瘤 早期诊断率 活检阳性率 内镜下放置定制带膜可回收堵瘘支架治疗食管良恶性瘘 目的:观察内镜下定制带膜可回收堵瘘支架在良恶性食管瘘中的治疗效果及不 良反应。方法:24 例良恶性食管瘘患者应用定制带膜可回收支架治疗,观察支架置放后瘘口 的封堵率、症状好转率、支架回收及瘘口闭合情况,同时观察支架置放后... 吴乾能 季峰 陈小丽 周辛欣 徐靓 李霖关键词:内镜 食管瘘 经鼻型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急性肠梗阻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通过胃镜下置入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术在治疗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腹部平片及CT证实的急性肠梗阻患者共235例,其中肠梗阻导管减压治疗组112例,选择同期进行的鼻胃管减压治疗123例患者作为对照,比较两... 陈小丽 季峰 林琪 陈毅鹏 林建江 叶峰关键词:肠梗阻导管 肠梗阻 胃肠减压 鼻胃管 文献传递 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治疗后随访的顺应性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患者治疗顺应性对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随访416例不同病因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治疗后患者,按是否具备随访治疗顺应性条件分成顺应组及对照组,统计分析随访治疗顺应差异的原因构成,并比较两组之间再出血、死亡、再住院等随访指标的差异,以及根据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分层比较两组间的指标差异。两独立样本比较采用四格表资料的卡方检验。结果患者受教育程度、年收入状况及居住地医疗条件的差异决定随访顺应性的差异。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内镜治疗术后总再出血率为35.1%(146/416),病死率为9.4%(39/416)。顺应组的再出血率和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6.1%(61/234)比46.7%(85/182),X^2=19.137,P〈0.01;6.4%(15/234)比13.2%(24/182),X^2=5.533,P=0.019]。Child—PughA级273例患者中顺应组肝癌发现率(3.7%,10/273)、肝移植率(3.7%,10/273)、行脾脏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手术率(6.6%,18/273)均高于对照组(X^2=4.086,P=0.043;X^2=4.086,P=0.043;X^2=5.515,P=0.019)。Child—PughB级102例患者中顺应组和对照组的再出血(X^2=21.297,P〈0.01)、死亡(X^2=3.525,P=0.042)、腹水量(X^2=4.451,P=0.035)、生活质量(X^2=10.454,P=0.001)、肝功能情况(X^2=8.197,P=0.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hild—PughC级两组的各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提高随访治疗顺应性能明显降低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内镜治疗后再出血率和病死率,且能早期发现肝癌,早期肝移植干预,从而有效改善预后。 黄立江 季峰 陈小丽 滕卫军 王声旺 陈方志 叶国良关键词: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内窥镜检查 预后 中国住院炎症性肠病患者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危险因素及预后研究 陈小丽 万姗姗 曹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