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华萍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手卫生
  • 2篇手套
  • 2篇消毒
  • 2篇采血
  • 1篇毒效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干预
  • 1篇心理特征
  • 1篇血培养
  • 1篇循环管理
  • 1篇药物
  • 1篇药物管理
  • 1篇医护
  • 1篇医护人员
  • 1篇医务
  • 1篇医务人员
  • 1篇痰培养
  • 1篇住院
  • 1篇住院患者
  • 1篇微生物

机构

  • 5篇上海市浦东新...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5篇陈华萍
  • 4篇吴浩
  • 3篇沈孝峰
  • 3篇瞿静华
  • 2篇房华
  • 2篇顾文超
  • 1篇江萍
  • 1篇汪瑞忠

传媒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临床研究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PDCA循环管理对采血中心医护人员手卫生持续改进的成效观察
目的:探讨有效提高采血中心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的管理方法.方法:2016年12月至2017年8月,应用PDCA理论和方法,针对采血中心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不佳的主要原因,采取一系列措施循环改进.结果:经PDCA循环管...
吴浩陈琬慈瞿静华沈孝峰陈华萍房华顾文超
关键词:PDCA循环手卫生
抗菌药物管理对住院患者微生物标本送检率的影响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分析抗菌药物管理(AMS)对住院患者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前微生物标本送检的改进效果。方法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为干预前,2017年7月至2017年12月为干预后,比较干预前后全院各临床科室住院患者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前微生物标本总送检率、接受限制使用级、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前微生物标本送检率以及血培养送检调查,并比较干预前后送检标本的构成比。结果微生物标本总送检率、限制级和特殊级送检率分别由AMS干预前的49.46%、47.82%和69.91%提高至干预后的61.94%、62.11%和83.45%,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血培养送检率由50.79%提高至7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送检标本中的呼吸道标本占比由53.46%降至51.66%(P<0.01),血培养标本由11.96%升至15.32%(P<0.01),无菌体液标本由3.60%升至4.10%(P<0.05)。结论通过AMS协作干预有效提高了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前微生物标本送检率,改进送检标本质量,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了实验室依据。
吴浩房华汪瑞忠瞿静华沈孝峰陈华萍顾文超
关键词:抗菌药物管理血培养痰培养
采血中心医务人员不同策略手卫生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了解不同策略手套外消毒效果,为提高采血中心医务人员连续静脉采血过程中手卫生依从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采血中心医务人员作为受试者,以受试者双手作为一组标本。第一次采血完成后将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乙醇组和消毒液组,每组30例次。对照组在采血后脱手套,卫生手消毒后更换手套。乙醇组和消毒液组采血后作手套外揉搓,监测不同时机手套表面的细菌菌落值。结果乙醇组和消毒液组在连续5次采血消毒后分别与对照组的细菌菌落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醇组和消毒液组在第1次采血消毒后、连续5次采血消毒后与采血完成后的细菌菌落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套外消毒液揉搓能够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提高采血的效率。
吴浩马晓婷陈琬慈陈华萍王志强
关键词:手卫生消毒手套
ATP生物荧光法评价手套外消毒效果的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通过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生物荧光法检测采血中心医务人员连续静脉采血过程中不同手卫生策略的消毒效果,进一步论证手套外消毒液揉搓作为一种手卫生方案的可行性。方法以2018年11月—2019年10月上海市某医院采血中心医务人员作为受试者,以受试者双手作为一组标本。采血过程随机分为对照组、乙醇组和消毒液组,各30例次。对照组在采血后脱手套,卫生手消毒后更换手套。乙醇组和消毒液组采血后作手套外揉搓,分别对不同采血时机作标本采集,用MicroSnap快速微生物检测拭子进行检测,并测算3组医务人员采血结束后ATP值,判断其手卫生情况。结果乙醇组连续5次采血消毒后的ATP值为(4.50±4.69)RLU,消毒液组连续5次采血消毒后的ATP值为(4.60±4.34)RLU,分别与对照组ATP值[(0.10±0.31)RLU]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乙醇组不同时机手卫生情况比较,乙醇组第1次手套外消毒后的ATP值为(2.80±4.16)RLU、连续5次采血消毒后的ATP值为(4.50±4.69)RLU,与采血完成后ATP值[(15.80±8.42)RLU]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消毒液组不同时机手卫生情况比较,消毒液组第1次手套外消毒后的ATP值为(2.50±4.08)RLU,连续5次采血消毒后的ATP值为(4.60±4.34)RLU,与采血完成后ATP值[(12.30±1.29)RLU]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手套外消毒液揉搓作为一种手卫生方案是可行的。加以实施应用,可显著提高采血中心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进而降低在重复静脉采血过程中的院内感染发生风险。
马晓婷陈琬慈石泉沈孝峰瞿静华陈华萍江萍吴浩
关键词:手卫生消毒手套
初诊肺结核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
2014年
由于肺结核病发病率居高不下,肺结核又是一个传染病,对于初患该疾病的患者来说有不健康的心理,作为一个临床工作者应及时发现并对该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增加他对治疗的依从性,有利他的身心健康,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同时赢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获得双丰收。
陈华萍朱玉燕
关键词:初诊肺结核心理特征心理干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