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日
星期二
|
欢迎来到鞍山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光慧
作品数:
56
被引量:521
H指数:15
供职机构:
北京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攀登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合作作者
汤健
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周爱儒
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马大龙
北京医科大学
唐朝枢
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张晨晖
北京医科大学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55篇
期刊文章
1篇
专利
领域
50篇
医药卫生
11篇
生物学
主题
33篇
基因
21篇
血管
17篇
基因治疗
12篇
细胞
9篇
基因转移
8篇
心血管
8篇
内皮
7篇
动脉
7篇
血管内皮
7篇
血压
7篇
内皮生长因子
7篇
高血压
6篇
血管疾病
6篇
再狭窄
6篇
生物学
6篇
分子
6篇
分子生物
6篇
分子生物学
5篇
蛋白
5篇
心血管疾病
机构
56篇
北京医科大学
6篇
北京医科大学...
1篇
首都医科大学...
1篇
中国人民解放...
1篇
中国医学科学...
1篇
中国医学科学...
1篇
丽珠集团
1篇
圣路易斯大学
作者
56篇
陈光慧
46篇
汤健
24篇
周爱儒
13篇
马大龙
12篇
唐朝枢
10篇
张晨晖
8篇
朱国英
7篇
朱小君
7篇
张继峰
5篇
牛大地
5篇
霍勇
5篇
付爱华
4篇
朱燕青
4篇
韩济生
3篇
刘乃奎
3篇
秦阳君
3篇
高炜
3篇
高炜
3篇
汪丽蕙
3篇
孟昭亨
传媒
9篇
中华医学杂志
6篇
生理科学进展
6篇
高技术通讯
6篇
中国生物化学...
6篇
北京医科大学...
4篇
中国科学(C...
4篇
中华心血管病...
3篇
中国介入心脏...
2篇
科技导报
1篇
中国优生优育...
1篇
中国肿瘤生物...
1篇
科学通报
1篇
中国医学科学...
1篇
生物化学与生...
1篇
国外医学(分...
1篇
中国危重病急...
1篇
中国循环杂志
1篇
Chines...
年份
1篇
2001
9篇
2000
13篇
1999
14篇
1998
11篇
1997
5篇
1996
3篇
1995
共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反义凝血酶受体基因的表达对人ASMC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3
1999年
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发生严重降低了该治疗手段的最终疗效.为探讨再狭窄的发生机理、寻找有效的预防手段,利用反义RNA技术构建了含有部分反义凝血酶受体(ATR)cDNA片段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ATR,并观察了其对培养的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ASMC)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pcDNA3/ATR的瞬时转染即能显著抑制人ASMC的3H-TdR参入量,且该作用与导入的DNA量呈剂量依赖性.
张茜
孟宪敏
姜玉新
丁金凤
汤健
陈光慧
关键词:
再狭窄
凝血酶受体
ATR
骨骼肌膜DNA结合蛋白
被引量:1
1999年
应用差速及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了骨骼肌非核的肌膜蛋白,发现在肌膜上有一种DNA结合蛋白质,其分子量为29kDa,能与环状质粒DNA和双链线状DNA发生特异性结合。
陈光慧
张晨晖
秦阳军
汤健
赵文贾
关键词:
基因转移
骨骼肌
基因治疗
稳定表达GDNF基因的MN9D细胞可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
被引量:2
1997年
目的:建立一种可同时分泌多巴胺(DA)和GDNF的工程细胞,并研究其在帕金森病(PD)基因治疗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克隆携带Kozak序列的GDNFcDNA,转染至可分泌DA的MN9D细胞系,将此工程细胞和大鼠原代多巴胶能神经元共培养,免疫组化检测DA能神经元。结果:发现该工程细胞可防止DA能神经元退变死亡,并有助于DA能神经元抵抗MPP+的毒性损伤。结论:本文首次将PD防治兼顾策略结合起来构建MN9D工程细胞,结果表明其在PD的基因治疗中可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王晓民
马端端
陈光慧
韩松平
经兴军
王昕虹
蔡东
万有
韩济生
关键词:
多巴胺
GDNF
震颤麻痹
大鼠高血压相关基因表达蛋白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被引量:8
2000年
大鼠高血压相关基因 ( r HRG- 1 )编码一新细胞内信号传递蛋白 .体外转染 r HRG- 1表达蛋白发现 r HRG- 1表达蛋白能抑制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内 Raf蛋白 ( Raf- 1 )和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 ( MAPK)活性 ,抑制抗细胞凋亡基因 ( bcl- 2 )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 PCNA)基因 m RNA表达 ,同时还抑制该细胞 DNA的合成 .r HRG- 1是一正常血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高度表达的基因 ,由此推测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内转染 r HRG- 1表达蛋白抑制其细胞 DNA合成的作用可能是抑制细胞内 Raf- 1活性与 MAPK活性及抑制 PCNA和 bcl-
李载权
陈光慧
刘乃奎
张继峰
唐朝枢
汤健
周爱儒
关键词:
高血压
血管平滑肌细胞
核酸受体及其作用
1999年
近年来研究证明,寡核苷酸(本文所指10~30碱基的核苷酸)和多核苷酸虽然不能自由地通过细胞的脂双层膜,但可通过核酸特异性受体,摄取入细胞。细胞内核酸主要以结合的形式存在于胞质中,并可参与细胞内的信息传递过程,此外尚有20%~40%的核酸可以进入核内,调控基因的转录和表达。
赵文
陈光慧
汤健
关键词:
核苷酸
内吞
细胞摄取
机遇与挑战——面向21世纪的中国心血管分子生物学
被引量:4
1999年
汤健
陈光慧
周爱儒
马大龙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
心血管
Epo基因的电针转移技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将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基因转入骨骼肌细胞并表达Epo的新方法。该方法是将Epo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注入肌肉组织,然后于注射区域施以电针刺激,促使Epo基因进入肌细胞,表达Epo。该方法简便、安全、高效、...
金彩科
陈光慧
洪露
孙惟谷
汤健
文献传递
神经管畸形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1995年
神经管畸形(NTDs)是由于胚胎神经管在发育过程中闭合不全所引起的出生缺陷,主要包括无脑、脊柱裂、脑脊膜膨出等,其发病率占所有出生缺陷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我国神经管畸形率为1、1~3.2‰。目前认为:神经管畸形是一种“多病因”疾病,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朱慧萍
陈光慧
李竹
汤健
关键词:
神经管畸形
分子生物学研究
脊柱裂
NTD
脑脊膜膨出
“分子搭桥术”基因治疗闭塞性血管病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5
1996年
目的 应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治疗实验性闭塞性外周血管病。方法构建重组VEGF165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其上游含巨细胞病毒(CMV)启动子;通过基因缝线,向一侧髂外动脉结扎引起血管闭塞症大鼠的肌肉内转移VEGF基因(200μg/只);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Westernblot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VEGF基因的表达,并通过血管造影技术观察VEGF基因导入大鼠体内的生物效应。结果转pcDNA3/VEGF基因7天后,肌肉组织内VEGFmRNA及其表达产物明显高于对照组单纯转pcDNA3组;血管造影可见大量新生血管和侧支循环的形成,在14天和30天时更明显,转VEGF基因可以明显促进闭塞性下肢血流的恢复和改善组织坏死的程度。结论肌肉内转移VEGF基因,通过促进血管新生和侧支循环建立,促进血流恢复,为闭塞性血管病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可能性──分子搭桥术。
周爱儒
郑卫
邢德智
王富强
汤健
马大龙
朱国英
陈光慧
关键词:
基因疗法
内皮生长因子
血栓闭塞性
脉管炎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肌肉注射心钠素基因的降压作用
被引量:4
1997年
目的:研究骨骼肌注射重组的人心钠素(ANF)基因对高血压动物的降压效应及机制。方法:用反转录酶链式反应(RT-PCR)从人胚胎脑组织克隆出全长人ANF互补脱氧核糖核酸(cDNA),并将其重组进质粒pcDNA3,形成重组质粒pcDNA3/ANF。给5周龄(幼年)和11周龄(成年)卒中易感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sp)的股四头肌分别注入200μg和650μgpcDNA3/ANF,并用放射免疫分析、RT-PCR、Western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人ANFcDNA在体内的表达。每周测血压1次。最后在麻醉下收集尿和血,测定某些生化参数。结果:一次肌肉注射人ANFcDNA可明显延缓幼年SHRsp的血压升高;能降低成年SHRsp的血压达2.7~4.0kPa(20~30mmHg),并伴有血浆ANF浓度的明显升高及尿量、尿钠排泄的增加,局部肌肉组织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和ANF表达阳性。结论:肌肉注射人ANF基因可引起SHRsp的持续性血压下降,显示了人ANF基因对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的可能性。
丁金凤
秦阳君
孙巨忠
陈光慧
陈光慧
赵秀文
汤健
关键词:
心钠素基因
高血压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6页
<
1
2
3
4
5
6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