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伟良

作品数:1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入路
  • 1篇手术
  • 1篇手术入路
  • 1篇肿瘤
  • 1篇外科
  • 1篇外科手术
  • 1篇显微手术
  • 1篇显微外科
  • 1篇显微外科手术
  • 1篇颅底
  • 1篇颅底肿瘤
  • 1篇沟通瘤
  • 1篇恶性

机构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1篇邓跃飞
  • 1篇郑眉光
  • 1篇陈伟良
  • 1篇陈斌
  • 1篇吴锦铨

传媒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年份

  • 1篇2012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颅鼻眶恶性沟通瘤显微手术12例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颅鼻眶恶性沟通瘤显微手术的入路选择和切除方法。方法自2001年6月-2011年11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2例同时累及鼻部、颅部和眶部的颅底恶性肿瘤患者,根据肿瘤主体位置及侵袭的范围和方向不同,分别选择经扩大额下入路(7例),眶-翼点入路(4例)和额颞眶颧人路(1例)显微手术切除肿瘤和修复颅底缺损,其中5例联合经鼻内镜、2例经鼻侧切开入路。结果肿瘤全切除9例,次全切除3例:早期动眼神经不全麻痹2例,无围手术期死亡及颅内感染、脑脊液漏、新神经功能缺损、脑膜脑膨出等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6个月。7年.平均3.8年,5例恢复正常工作,3例生活自理,死亡4例,其中1例术后6个月死于化疗引发的肝功能衰竭,3例3年内死于颅内和全身多发转移。结论颅鼻眶恶性沟通瘤手术切除难度大,根据肿瘤主体位置及侵袭的范围和方向不同,选择不同入路或联合人路显微切除肿瘤和修复颅底缺损,能提高手术疗效和减少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邓跃飞陈斌吴锦铨郑眉光陈伟良
关键词:颅底肿瘤显微外科手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