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晨薇

作品数:5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乙酰甲喹
  • 3篇药动学
  • 3篇药物
  • 3篇药物动力学
  • 3篇家兔体内
  • 2篇药动学研究
  • 2篇肾功能
  • 2篇肾功能损害
  • 2篇试验性
  • 1篇药动学特征
  • 1篇药物动力学研...
  • 1篇替米考星
  • 1篇绵羊
  • 1篇肝功
  • 1篇肝功能
  • 1篇肝功能损害
  • 1篇病理模型

机构

  • 5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5篇陆晨薇
  • 3篇李引乾
  • 3篇白东英
  • 2篇苗小楼
  • 2篇杨亚军
  • 2篇黄勇旗
  • 1篇刘磊
  • 1篇熊永洁
  • 1篇李会芳
  • 1篇孙黎
  • 1篇李华日
  • 1篇孙睿
  • 1篇刘丹
  • 1篇谢沄
  • 1篇马宝祯
  • 1篇张煜波
  • 1篇关永娟
  • 1篇林德艳
  • 1篇李建烨
  • 1篇胡小燕

传媒

  • 2篇西北农业学报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年份

  • 1篇2013
  • 4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替米考星长效注射液的质量控制被引量:4
2008年
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学院实验室制备的替米考星长效注射剂进行稳定性、安全性等方面的质量考察。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替米考星长效注射液中替米考星的含量,考察制剂的稳定性,并通过急性毒性试验、刺激性试验等对制剂的安全性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在1-90μg/mL浓度范围内,替米考星浓度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47±0.902)%,RSD=0.90%(n=3),对小公雏的LD50为1001.3 mg/kg。紫外分光光度法可用于替米考星长效注射液含量的测定。替米考星长效注射液低毒,轻度刺激性,含量稳定,符合制剂设计要求。
白东英李引乾黄勇旗陆晨薇秦林宇胡小燕刘磊林德艳
关键词:替米考星
乙酰甲喹在实验性肝和肾功能损害家兔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本试验研究了乙酰甲喹(Maquindox,MAQO)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特征。通过复制肝功能损害模型和肾功能损害模型,比较了两种病理情况下,乙酰甲喹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特征与健康情况下的异同。 1.乙酰甲喹在健康家...
陆晨薇
关键词:乙酰甲喹肾功能损害病理模型药动学研究药动学特征
文献传递
乙酰甲喹在试验性肝功能损害家兔体内的药动学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比较乙酰甲喹在健康和肝功能损害家兔体内的药动学特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资料和理论依据。【方法】将12只家兔随机均分为2组,一组为健康对照组,另一组于试验前以0.4 mL/kg剂量皮下分点注射四氯化碳,以复制肝功能损害病理模型。24 h后,对2组家兔以20 mg/kg的剂量耳缘静脉快速注射乙酰甲喹20mg/kg,6 h内不同时间心脏采血8次,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乙酰甲喹血药浓度,用残数法逐只家兔拟合药-时曲线,以方差分析优选房室模型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乙酰甲喹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配置符合无吸收因素一室开放模型,其药-时曲线最佳方程为:C健康=25.564 2 e-0.371 6t,C肝损=24.308 9 e-0.144t。与健康组家兔相比,肝功能损害组家兔药动学参数有显著变化:半衰期t1/2延长166.49%,消除速率常数kel减小61.25%,体清除率CLB减小54.95%,药-时曲线下面积增大155.87%。【结论】家兔肝功能损害后,乙酰甲喹在其体内的消除过程显著减慢,因此在肝脏损害时应相应减小乙酰甲喹的给药剂量或增大给药间隔时间。
陆晨薇李引乾关永娟张煜波白东英苗小楼熊永洁
关键词:乙酰甲喹肝功能损害药物动力学
乙酰甲喹在绵羊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6
2008年
【目的】分析乙酰甲喹(Mequindox)在成年绵羊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为兽医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绵羊单剂量快速静脉注射乙酰甲喹7 mg/kg,7 h内不同时间12次颈静脉采血,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结果】乙酰甲喹在绵羊体内的药物动力学配置符合无吸收因素一室开放模型,其药-时曲线最佳方程为:C=10.833e-0.340 4t;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半衰期(t(1/2))为(2.062 2±0.264 5)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为(32.367 6±2.921 6)μg/mL.h,表观分布容积(Vd)为(0.642 7±0.042 9)L/kg,体清除率(CLB)为(0.217 7±0.019 3)L/(kg.h)。【结论】乙酰甲喹在绵羊体内分布广泛,消除较快。
黄勇旗李引乾杨亚军苗小楼谢沄白东英陆晨薇孙黎马宝祯
关键词:乙酰甲喹绵羊药物动力学
乙酰甲喹在试验性肾功能损害家兔体内的药动学被引量:2
2013年
通过分析乙酰甲喹在健康和肾功能损害情况下的药动学特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详尽的资料和更全面的理论依据。将12只家兔随机分成A、B两组。A组为健康对照组,B组为肾功能损害组。B组于试验前24h以1.5mL/kg皮下分点注射10g/L氯化高汞用于复制肾功能损害模型。两组家兔均单剂量快速静注乙酰甲喹20mg/kg,6h内不同时间8次心脏采血,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质量浓度。结果表明,乙酰甲喹在家兔体内的药物动力学配置符合无吸收因素一室开放模型。其药-时曲线最佳方程为ρ健康=25.564 2e-0.371 6 t,ρ肾损=20.026 6e-0.099 8t。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肾功能损害情况下消除半衰期延长276.16%,消除速率常数减小73.14%,体清除率减小69.91%,药-时曲线下面积增大187.57%。家兔肾功能损害后,乙酰甲喹在其体内的消除过程显著减慢。提示在肾脏损害时应相应减小乙酰甲喹的给药剂量或增大给药间隔时间。
李建烨李华日孙睿刘丹李会芳陆晨薇杨亚军
关键词:乙酰甲喹肾功能损害药物动力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