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阎燕

作品数:23 被引量:119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矫治
  • 5篇正畸
  • 4篇直丝弓
  • 3篇牙合
  • 3篇直丝弓矫治
  • 3篇上颌
  • 3篇头影
  • 3篇头影测量
  • 3篇畸形
  • 3篇矫治器
  • 3篇安氏
  • 3篇拔牙
  • 3篇X线
  • 3篇X线头影
  • 3篇X线头影测量
  • 2篇蛋白
  • 2篇第二双尖牙
  • 2篇牙槽
  • 2篇牙槽突
  • 2篇牙槽突植骨

机构

  • 18篇北京大学口腔...
  • 8篇北京大学口腔...
  • 2篇北京市房山区...
  • 1篇广东省口腔医...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包头市中心医...

作者

  • 23篇阎燕
  • 7篇苏奇志
  • 7篇王秀婧
  • 4篇冯光耀
  • 4篇王君香
  • 3篇闫红窈
  • 2篇楚建强
  • 2篇高雪梅
  • 2篇贾绮林
  • 2篇郭标新
  • 1篇王欢
  • 1篇邹冰爽
  • 1篇乔琳
  • 1篇杨林春
  • 1篇楚小玉
  • 1篇王海梅
  • 1篇赵奇
  • 1篇邓小庆
  • 1篇傅民魁
  • 1篇曾祥龙

传媒

  • 3篇口腔正畸学
  • 3篇中华口腔正畸...
  • 2篇现代口腔医学...
  • 2篇中华口腔医学...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内蒙古医学杂...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口腔医学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全球华人口腔...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8
  • 1篇1996
  • 1篇1993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上颌牙弓反复快速扩缩对大鼠环上颌周围骨缝影响的组织学研究
目的研究上颌牙弓反复快速扩缩对大鼠上颌周围骨缝的组织学影响。方法选择6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22只,随机分成3组:实验一组(单次扩弓组)9只,连续扩弓5天后处死;实验二组(反复扩缩组)9只,先扩弓5天,再缩弓5天,然后再扩...
冯光耀阎燕邹冰爽高雪梅曾祥龙
关键词:组织学
文献传递
牙根形成对二期牙槽突植骨后尖牙萌出的影响
王秀婧贾绮林阎燕
文献传递
MBT滑动直丝矫治技术治疗安氏Ⅱ类远中错合的临床研究
阎燕苏奇志闫红窈
文献传递
酪蛋白磷酸肽钙磷复合体预防正畸治疗中釉质脱矿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 评价酪蛋白磷酸肽钙磷复合体(Casein Phosphopeptide-Amorphic Calcium Phosphate)预防正畸患者牙釉质脱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固定正畸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在戴入前拍摄口内照片评价其牙釉质脱矿情况.试验组在戴入固定矫治器后常规口腔卫生宣教,并且每天均用主要成分为酪蛋白磷酸肽钙磷复合体的护牙素,对照组仅常规口腔卫生宣教.一年后拍摄口内照片观察并比较两组间的牙釉质脱矿增加的情况.结果 一年后牙釉质脱矿增加指数试验组为0.019±0.033,对照组为0.067±0.039,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F=9.1,P<0.01).结论 酪蛋白磷酸肽钙磷复合体对正畸治疗中的釉质脱矿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王君香阎燕王秀婧苏奇志
关键词:酪蛋白磷酸肽钙磷复合体牙釉质脱矿正畸
平导和反SPEE曲弓丝治疗前牙深覆的效果比较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比较平导、弓丝上加反 SPEE 曲治疗深覆(?)的效果。方法选择深覆骀均在Ⅱ度以上患者27名,平导组14名,反 SPEE 曲组13名,年龄11-28岁,咬合打开前后拍头颅侧位片进行 X 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戴用平导可以使下颌骨向下旋转,下面高及全面高增加,打开咬合主要靠磨牙的增高;反 SPEE 曲可以使下面高及全面高增加,但增加的效果不如平导作用大,差别有显著性,打开咬合主要靠切牙的压低和磨牙的少量增高,磨牙增高的量较平导组的小,差别有显著性。结论两种方法打开咬合的机制不同,临床适应征不同。
王秀婧阎燕乔琳
关键词:深覆[牙合]平导
正畸拔除下颌第二双尖牙对下颌第三磨牙角度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比较下颌第二双尖牙拔除和非拔牙的正畸病例中,发育中的下颌第三磨牙角度的变化,以确定下颌第二双尖牙拔除是否有利于下颌第三磨牙角度的改善,从而有利于下颌第三磨牙的萌出。方法:从近3年已完成正畸治疗的患者中(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选取93名,分为两组,第一组为45名下颌第二双尖牙拔除者,第二组为48名非拔牙矫治病例,治疗前、后均已常规拍摄曲面断层片,然后测量并比较治疗前、后下颌第三磨牙相对于参考平面的角度改变。结果:拔牙组与非拔牙组患者矫治前后下颌第三磨牙角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拔牙组右侧下颌第三磨牙角度变化(5.9±2.5)度,拔牙组左侧下颌第三磨牙角度变化(8.0±3.4)度,非拔牙组右侧下颌第三磨牙角度变化(1.8±2.4)度,非拔牙组左侧下颌第三磨牙角度变化(1.5±2.1)度。与非拔牙组相比,拔牙组患者下颌第三磨牙角度变化量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拔除下颌第二双尖牙对下颌第三磨牙的角度有积极的影响。
冯光耀邹冰爽高雪梅曾祥龙王秀婧阎燕
关键词:正畸学拔牙双尖牙磨牙
长度不调错畸形与颞颌关节间隙的关系被引量:11
1993年
本文选择60例近远中错病人,每人摄照颞下颌关节侧位片,通过对X光片进行描绘,输入计算机中进行关节间隙的测量、计算和结果分析。从而得出咬合与关节间隙的改变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近中(牙合)组关节前间隙小于后间隙,统计学分析有高度显著性差异。远中(牙合)组关节前、后间隙测量分析无显著性差异。并阐明口颌系统的功能与形态是相互适应的,完全能达到协调一致。
阎燕王海梅付民魁邓小庆曹壮澜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髁突
Alexander直丝矫治技术矫正8例安氏Ⅱ~1类错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1
2002年
目的 本文通过X线头影测量对Alexander直丝矫治技术治疗安氏Ⅱ1类错的矫治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方法 临床选择 8例安氏Ⅱ1类错患者 ,前牙深覆盖伴上下牙列拥挤 ,拔除4  45  5 ,采用Alexander直丝矫治器进行矫治。结果 矫治后前牙突度及轴倾度得到明显改善 ,前牙覆覆盖正常 ,UI-NA角平均减少 12 .3°,LI-NB角平均减少 4 5° ,下切牙唇倾得到明显改善 ,上下牙齿排齐 ,咬合关系恢复。结论 Alexander直丝矫治技术是继方丝弓矫治技术和Begg矫治技术之后发展起来的较为系统的直丝矫治技术 ,托槽设计简单舒适 ,简化而严格的矫治程序 ,使其具有高质量的疗效 ,并能有效的控制牙齿各方向的移动 。
阎燕傅民魁佟立新
关键词:X线头影测量矫治方法
微螺钉种植体支抗与口外弓增强支抗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5
2009年
目的比较微螺钉种植体支抗与口外弓增强磨牙支抗的效果。方法选择上颌前突的患者30名,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种植体支抗和口外弓支抗,对两组治疗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片测量并通过Pancherz分析法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记录并比较两组的正畸疗程。结果种植支抗组较口外弓组在覆盖、磨牙关系以及上中切牙位置方面改善明显,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种植支抗组较口外弓组上磨牙位置更为稳定(P〈0.05),正畸疗程更短(P〈0.05)。结论种植支抗比传统口外弓支抗增强上颌支抗的效果更为理想。
苏奇志阎燕闫红窈
关键词:种植体支抗口外弓
Roth直丝弓矫治技术和Damon直丝弓矫治技术非拔牙矫治牙列拥挤的比较研究
目的:分析比较Roth直丝弓矫治技术和Damon技术用于非拔牙矫治牙列拥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0例骨性Ⅰ类中度牙列拥挤的青少年患者,进行非拔牙正畸治疗,其中30例采用Roth直丝弓矫治技术,30例采用Damon直丝弓...
苏奇志阎燕柏实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