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雪燕
-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1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细胞凋亡与增殖失衡在小鼠大肠癌诱发过程中的作用被引量:10
- 2004年
- 目的:观察小鼠大肠癌不同阶段中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变化规律,探讨细胞增殖—凋亡失衡在大肠不同阶段中的作用。方法:利用二甲肼(DMH)皮下注射诱发昆明种小鼠实验性大肠癌动物模型,分别于诱癌12、18、24、32周分批处死动物,以DNA末端标记(TUNEL)和免疫组化PCNA染色分别标记凋亡细胞和增殖细胞,多阶段动态观察增殖细胞和凋亡细胞的分布和密度变化。结果:小鼠正常粘膜中凋亡细胞全部位于表层,增殖细胞位于基底,数量均很少。诱癌早期增殖细胞和凋亡细胞轻度增多,二者比值变化不大;诱癌中期二者密度均显著升高,比值变化不显;诱癌晚期非癌粘膜增殖和凋亡细胞密度高于其它时段,不典型增生粘膜中增殖细胞增多,且随其程度递增,而凋亡细胞虽有升高,但不随其程度变化,二者比值则随其程度呈下降趋势。结论:1)在动物模型上证实了小鼠大肠癌发生过程中存在细胞增殖—凋亡失衡;2)诱癌早期低增殖、低凋亡,中期高增殖、高凋亡,晚期(癌)极高增殖、低凋亡;3)增殖细胞随不典型增生程度递增,凋亡细胞变化不显,二者比值呈递增趋势;4)癌变阶段最本质的变化为凋亡/增殖比值极度降低。以上结果支持我们以前在人类大肠癌研究中提出的“细胞选择性增殖”假说。
- 孙保存王岚赵秀兰李龙刘易欣闫雪燕王欣古强
- 关键词:小鼠大肠癌细胞凋亡
- 舒林酸诱导细胞凋亡防治小鼠实验性大肠癌的研究
- 孙保存赵秀兰闫雪燕刘易欣王欣王岚孙燕苏金玲
- 该项目利用小鼠实验性大肠癌动物模型,多阶段动态观察了细胞凋亡诱导剂舒林酸对大肠癌前病变和癌变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并阐述了舒林酸诱导细胞凋亡防治大肠癌的分子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对大肠癌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该项目对舒林酸防治大...
- 关键词:
- 关键词:大肠癌舒林酸细胞凋亡基因调控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