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斌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环境科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理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电极
  • 3篇选择电极
  • 3篇离子
  • 3篇离子选择
  • 3篇离子选择电极
  • 3篇冠醚
  • 3篇
  • 2篇醚化
  • 2篇化合物
  • 2篇冠醚化合物
  • 1篇血清
  • 1篇总钙
  • 1篇酰胺
  • 1篇酰胺型
  • 1篇开链
  • 1篇钙离子
  • 1篇PVC膜

机构

  • 4篇武汉大学
  • 1篇广州军区武汉...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4篇黄载福
  • 4篇郭斌
  • 3篇徐伟
  • 2篇汪玉庭
  • 1篇赵文涛
  • 1篇唐玉蓉
  • 1篇万卉芳
  • 1篇刘冬
  • 1篇罗宝生
  • 1篇王小兵

传媒

  • 2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分析化学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1993
  • 1篇199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冠醚化合物的合成(ⅩⅩ)——桥链冠醚的合成
1992年
用不对称二苯并14-冠-4-双羟基冠醚的顺式异构体(Ⅰ、Ⅲ)和反式异构体(Ⅱ)分别与丙二酰氯、丁二酰氧和己二酰氯反应,合成了14种桥链冠醚,用IR、~1H NMR、MS和元素分析确证了它们的结构。结果表明,顺式异构体与丁二酰氧和己二酰氧反应可生成1:1和2:2缩合物,而与丙二酰氯反应则只生成2:2缩合物;反式异构体与3种脂肪二酰氯反应都生成2:2缩合物。
汪玉庭黄载福赵文涛郭斌王小兵
新型钙离子选择电极测定血清中总钙被引量:3
1993年
本文研制成一种新型开链酰胺的PVC膜钙离子选择电极。应用于临床,测定了85个血清样品中的总钙,其结果与AAS法和比色法的测定结果相一致,该电极在对血清的测量中显示出良好的重现性、稳定性和准确性。
黄载福徐伟郭斌唐玉蓉甘宗仁王运程万卉芳
关键词:离子选择电极血清钙离子
冠醚化合物的合成(ⅩⅪ)——开链酰胺型冠醚的合成及其钙离子选择电极的性能被引量:5
1993年
本文以多甘醇为原料,经氧化、取代反应制备了多甘酰氯,再与仲胺反应,合成了7个开链酰胺型冠醚化合物和1个酰胺型大环化合物,除冠醚(Ⅰ)外,其余均未见文献报道。它们的结构经红外、核磁、质谱和元素分析数据确认,并用四圆单晶X射线衍射仪测定了冠醚(Ⅱ)单晶的晶体结构,进一步从理论上说明了它是优良的钙离子选择电极的中性载体。
郭斌徐伟刘冬黄载福谌了蓉罗宝生
关键词:冠醚离子选择电极
开链酰胺冠醚PVC膜钙离子选择电极研究被引量:1
1993年
以8个不同结构的开链酰胺型冠醚(Ⅰ~Ⅷ,其中Ⅷ为环酰胺)为传感活性物质,研制了钙离子选择电极,其中以 N,N,N′,N′,-四环己基-3,6-二氧辛二酰胺(即冠醚Ⅱ)PVC 膜钙电极的综合性能最好,在缓冲溶液中测定,响应斜率:28 mV·(dec)-1线性范围:6.3×10-~10-mol·L-1CaCl2;检测下限:2.5×10-9mol·L-1CaCl2;在非缓冲溶液中,斜率为29.d mV·(dec)-1,线性范围;1.4×10-6~1×10-1mol·L-1。CaCl2,检测下限:7.4×10-7mol·L-1 CaCl2,对 Li+,Na+,K+,NH4+,Mg2+,Zn2+等干扰离子的选择系数分别为4.7×10-3,3.0×10-4,1.1×10-4,1.7×10-4,2.8×10-5,4.5×10-4.
黄载福郭斌徐伟聂友蓉胡凯汪玉庭
关键词:冠醚离子选择电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