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理华
- 作品数:66 被引量:137H指数:7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江苏省科技厅社会发展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 小儿过敏性疾病引起肝功能异常的临床分析(附20例)
- <正>目的:研究小儿肝功能异常的原因。随着检查手段的提高和普及,越来越多的肝功能异常患儿被查出,但是有部分病例,通过常规的检查未找到原因。本文旨在探讨引起小儿肝功能异常的原因。临床资料和方法:20例,男12例,女8例,年...
- 郝理华张志华杨光杨辉郭红梅
- 文献传递
- IL-12和IL-10在儿童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中的表达研究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通过检测幽门螺杆菌(Hp)感染儿童胃黏膜中白细胞介素(IL)-12、IL-12mRNA及IL-10、IL-10mRNA的变化,对Hp感染过程中细胞免疫反应进行研究。方法:胃镜下取胃窦黏膜活检标本,用ELISA法和RT-PCR定量法测定胃窦黏膜中IL-12、IL-10和IL-12mRNA、IL-10mRNA的表达量。结果:Hp阳性者胃黏膜中IL-12和IL-12mRNA分别为(66.42±15.15)pg/mg蛋白、(59.21±15.03)%;Hp阴性患儿胃黏膜中IL-12和IL-12mRNA分别为(22.22±8.79)pg/mg蛋白和(17.94±7.39)%。Hp阳性组明显高于Hp阴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Hp阳性患儿胃黏膜中IL-10和IL-10mRNA分别为(2.79±1.29)pg/mg蛋白和(12.54±4.37)%;Hp阴性患儿胃黏膜中IL-10和IL-10mRNA分别为(6.94±2.97)pg/mg蛋白和(31.21±13.47)%。Hp阳性组明显低于Hp阴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IL-12、IL-10在不同炎症程度的胃黏膜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Hp阳性胃炎患儿胃黏膜IL-12分泌增高,IL-10降低,提示在Hp感染性胃部疾病中选择TH1为优势应答。
- 林谦王大为唐英姿郝理华李玫何祖蕙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IL-12IL-10胃炎儿童
- 儿童上消化道异物93例治疗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探讨儿童上消化道异物胃镜下治疗的时机与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3月~2009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消化科就诊的93例消化道异物患儿,全部患儿分为治疗组和保守组,治疗组应用胃镜摘取消化道异物,保守组留院观察直至异物排出。结果:治疗组69例,65例(98.5%)皆安全顺利取出,异物位于食管内6例(8.6%),胃内60例(87%),已掉入小肠3例(4.4%),1例因缝衣针两端扎入幽门管行剖腹手术治疗。保守组24例,23例均在1周内自行排出,自排率95.8%,1例自排失败于1个月后行胃镜下摘取。结论:①超过24h的食管内异物内需行急诊胃镜下治疗;②圆钝无毒的胃内异物不需急诊胃镜处理;③选取合适的器械有助于操作成功且减少操作时间。
- 李玫林谦郭红梅郝理华练敏金玉
- 关键词:胃镜上消化道
- 24h食管阻抗监测在儿童吞气症诊断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 探讨儿童吞气症的临床特点及24 h食管阻抗监测在儿童吞气症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05年7月至2013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消化科门诊接诊和住院部吞气症患儿30例,其中8例行24 h食管阻抗监测,分析其临床特点.患儿治疗主要包括心理疏导、饮食调节及口服乳果糖、多潘立酮口服液和多种维生素.经过上述处理仍然无效的患儿给于口服西甲硅油治疗.结果 30例患儿年龄2-13(8.6±4.5)岁,临床主诉为腹胀[30例(100.00%)],可以看见的或不自主的吞气现象28例(93.33%),频繁嗳气27例(90.00%),食欲不振25例(83.33%),便秘22例(73.33%),心理上有不同程度的压力15例(50.00%),反复腹痛10例(33.33%),慢性腹泻3例(10.00%),急性腹痛3例(10.00%).8例行24 h食管阻抗监测,24 h气体吞咽最多553次,最少1例47次,平均149.63次.经过心理疏导、饮食调节、口服药物治疗,其中24例(80.00%)得到缓解;6例(20.00%)严重者口服西甲硅油治疗后症状得到缓解.结论 儿童吞气症多表现为腹胀、不自主的吞气现象、频繁嗳气、食欲不振、便秘及反复腹痛.经心理疏导、饮食调节,适当的通便药、胃肠动力药和多种维生素治疗多可治愈.24 h食管阻抗监测检查可监测气体吞咽及气体反流,对儿童吞气症诊断有所帮助.
- 刘志峰郝理华金玉王珏孔桂萍
- 关键词:吞气症功能性胃肠病儿童
- 培菲康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 本研究采用微生态制剂培菲康治疗小儿厌食症,观察培菲康散剂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研究对象:2005-04~2005-10,在全国8家医院(上海瑞金医院、复旦大学儿科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山大学第一医院、深圳市儿童医院、...
- 许春娣邵彩虹童美琴李在玲丘小汕郑越杰武庆斌郝理华
- 文献传递
- 婴儿迁延性和慢性腹泻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关系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探讨婴儿迁延性和慢性腹泻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方法检测26例迁延性和慢性腹泻患儿血、尿及其母亲母乳CMV-DNA;应用ELISA检测患儿血清CMV-IgM水平,并与20例正常儿童比较。结果患儿26例中24例血清或尿液CMV-DNA阳性(92.30%),其中8例同时有血清CMV-IgM阳性。对照组5例尿液CMV-DNA阳性(25%),两组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患儿大便乳糖阳性占80.76%。母乳CMV-DNA阳性占90.90%。结论CMV感染是婴儿迁延性和慢性腹泻原因之一;传播途径主要是含CMV的母乳;多数患儿同时伴继发性乳糖不耐受症。
- 郝理华练敏李玫张理菁何祖蕙林谦殷富兰
- 关键词:腹泻巨细胞病毒婴儿
- 儿童上消化道异物的胃镜下治疗
- 目的探讨儿童上消化道异物胃镜下治疗的时机选择与方法。方法全部病人分为治疗组和保守组,治疗组应用胃镜摘取消化道异物,保守组留院动态观察直至异物排出。结果治疗组69例,65(98.5%)例皆安全顺利取出,异物位于食管内6(8...
- 李玫林谦练敏郝理华
- 文献传递
- 药物性肝病30例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对儿童药物性肝病进行分析,以提高儿科医师对该病认识。方法询问药物性肝病患儿既往有无肝病史,分析临床症状、体征、血常规、肝功能、各种肝炎病毒标志物、TORCH标志物、肝胆超声、角膜K-F环检查结果,了解治疗用药及转归情况。结果30例均有肝损害,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最高达到1000 U/L以上,其中8例肝大,3例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引起药物性肝病药物分别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18例(60.0%),对乙酰氨基酚4例(13.33%),红霉素、抗癫药物各3例(10.0%),更昔洛韦2例(6.67%)。结论药物引起儿童肝脏损害并不少见。应重视对儿童药物性肝病预防和处理。
- 郝理华何祖蕙
- 关键词:儿童
- 儿童吞气症被引量:1
- 2012年
- 儿童吞气症是一种相对少见的功能性胃肠疾病,以频繁吞气、慢性腹胀、嗳气以及肛门排气增多为主要临床表现。由于医师对儿童吞气症认识不足,临床上非常容易被漏诊或误诊,从而耽误病情。了解该病的研究现状对于指导临床以及制定未来科研方向都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对儿童吞气症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 孔桂萍练敏郝理华
- 关键词:病因
- 姜黄素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溃疡模型组、姜黄素组、奥美拉唑组。采用水浸-束缚(WRS)方法建立大鼠胃溃疡模型,检测各组胃黏膜溃疡指数(UI)、胃液pH值、壁细胞H+,K+-ATP酶活性和mRNA基因表达,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溃疡模型组UI明显升高(P<0.01),胃液pH值明显下降(P<0.01),壁细胞H+,K+-ATP酶活性和mRNA基因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溃疡模型组相比,姜黄素组UI明显下降(P<0.01),胃液pH值明显上升(P<0.01),壁细胞H+,K+-ATP酶活性和mRNA基因表达明显下降(P<0.01);姜黄素组与奥美拉唑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姜黄素可有效抑制胃溃疡模型大鼠胃壁细胞H+,K+-ATP酶活性和mRNA基因表达,减少胃酸分泌,减轻胃黏膜损伤,对胃溃疡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 蒋丽军刘志峰李玫郝理华何祖蕙
- 关键词:姜黄素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