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英

作品数:12 被引量:92H指数:7
供职机构: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电针
  • 4篇胆囊
  • 4篇胆囊动脉
  • 4篇动脉
  • 4篇阳陵泉
  • 4篇阳陵泉穴
  • 3篇针刺
  • 2篇胆囊容积
  • 2篇胆囊收缩
  • 2篇胆囊收缩素
  • 2篇胆囊炎
  • 2篇胆囊炎患者
  • 2篇容积
  • 2篇体外冲击波
  • 2篇体外冲击波治...
  • 2篇偏瘫
  • 2篇卒中
  • 2篇疗法
  • 2篇脑卒中
  • 2篇关节

机构

  • 12篇聊城市第二人...

作者

  • 12篇郑英
  • 7篇刘俊娥
  • 5篇台杰
  • 4篇曹子洋
  • 4篇张延彬
  • 2篇张宏春
  • 1篇孙青
  • 1篇党读华
  • 1篇许秀丽

传媒

  • 3篇中国中医急症
  • 2篇上海针灸杂志
  • 2篇中国当代医药
  • 2篇中国超声医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安徽医药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行气化瘀通痹针刺法联合三七丹茶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瘀血痹阻证)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5
2022年
目的观察行气化瘀通痹针刺法联合三七丹茶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瘀血痹阻证)的疗效。方法选取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两组根据指南予以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另予三七丹茶治疗,观察组另予三七丹茶加行气化瘀通痹针刺法。连续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心绞痛发作情况、瘀血痹阻证症状评分、临床疗效以及血液流变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发作频率以及持续时间、瘀血痹阻证症状评分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45%(P<0.05)。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行气化瘀通痹针刺法联合三七丹茶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瘀血痹阻证的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和中医证候,降低血液流变学水平。
郑英台杰刘俊娥
关键词: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针刺瘀血痹阻证
头部电针同步运动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观察头部电针同步运动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疗效及对SSEP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共12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60例,分别在对症干预基础上加用运动疗法和头部电针同步运动疗法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FMA评分、BI评分及SSEP指标水平。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FMA评分及BI评分均与本组治疗前差异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治疗后SSEP指标水平与本组治疗前有明显差异,且试验组治疗后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头部电针同步运动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可显著减轻临床症状,促进肢体活动功能恢复,改善日常生存质量,并有助于调节肢体感觉诱发电位。
刘俊娥郑英许秀丽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电针运动疗法
梅花针叩刺配合隔姜灸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观察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观察梅花针叩刺配合隔姜灸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患侧面部、耳后乳突周围、颈项部酸痛处梅花针叩刺后加隔姜灸局部,对照组采用患侧针刺治疗,两组疗程相同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遗症期患侧梅花针叩刺加隔姜灸有助于面神经功能恢复,能明显提高疗效。
郑英党读华孙青
关键词:面神经麻痹梅花针疗法隔姜灸
推拿、针刺桥弓穴为主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比较推拿、针刺桥弓穴为主治疗小儿肌性斜颈与传统推拿方法治疗在临床疗效和治疗疗程方面的差异。方法将100例小儿肌性斜颈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推拿、针刺桥弓穴为主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方法治疗。观察两组在临床疗效和治疗疗程方面的区别。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和痊愈率分别为96.0%和80.0%,对照组分别为90.0%和42.0%。两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及痊愈患者治疗时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针刺桥弓穴为主治疗小儿肌性斜颈临床疗效优于传统推拿方法,治疗疗程较短。
刘俊娥李连家郑英
关键词:针刺疗法推拿肌性斜颈
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及其对康复期肢体恢复的影响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补阳还五汤在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命质量、炎性指标水平[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脑卒中专门化生命质量量表(SS-QOL)评分高于治疗前,MMP-9、hs-CRP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MBI、FMA、S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MMP-9、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联合应用补阳还五汤和针灸治疗安全、有效,能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生命质量,减轻炎症反应。
台杰刘俊娥郑英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补阳还五汤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命质量
中频电疗法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颈肩腰腿痛患者的效果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研究中频电疗法联合体外冲击波在颈肩腰腿痛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86例颈肩腰腿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掷硬币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频电疗法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8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8 d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8 d时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患者总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8 d,两组患者VAS评分低于治疗前,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频电疗法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颈肩腰腿痛患者可提升疗效,进一步减轻患者疼痛,还可提高患者满意度。
台杰孔维宽刘俊娥郑英
关键词:颈肩腰腿痛体外冲击波中频电疗法
温针灸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7
2023年
目的分析温针灸联合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治疗肱骨外上髁炎(EHE)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7月至2021年1月对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EHE病人开展前瞻性研究,利用优效性检验样本量估算样本量。将纳入的128例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划分至两组内。完成临床试验123例,其中单一组61例,实施ESWT治疗;联合组62例实施温针灸联合ESWT治疗。治疗4周后评估两组疗效,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评定两组疼痛、肘关节功能,并采血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5%,明显较单一组的75.41%高(P<0.05);治疗后,两组SF-McGill评分及血清IL-1β、CRP、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5),且联合组SF-McGill评分(9.84±2.76)分、血清IL-1β水平(32.51±3.20)ng/L、CRP水平(9.15±2.76)mg/L、TNF-α水平(23.79±3.84)ng/L均明显较单一组(15.51±3.24)分、(41.05±4.32)ng/L、(15.07±3.24)mg/L、(36.71±4.13)ng/L低(均P<0.05);治疗后,两组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MEPS)均明显增高(均P<0.05),且联合组MEPS评分(84.23±8.16)分明显较单一组的(72.06±7.14)分高(P<0.05)。结论ESWT联合温针灸较单纯应用ESWT治疗EHE效果更佳,可更为有效地减轻病人炎症反应,缓解疼痛症状,改善肘关节活动度。
郑英台杰刘俊娥
关键词:网球肘高能量冲击波温针灸肘关节功能
电针阳陵泉穴对慢性胆囊炎患者胆囊容积和胆囊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电针阳陵泉穴对慢性胆囊炎患者胆囊容积及胆囊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5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应用超声测量胆囊最大长径L、横径W及H,计算胆囊容积;运用CDFI测量胆囊动脉Vmax、Vmin、RI。试验组应用电针仪电针双侧阳陵泉穴,对照组电针假穴,电针穴位15 min、30 min后分别测量以上数据。结果:试验组电针阳陵泉穴后较电针前,胆囊容积、胆囊动脉Vmax、Vmin减小,RI增大,对照组各参数无明显变化。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电针穴位30 min后较电针15 min后上述参数变化更为显著,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阳陵泉穴可促进胆囊排空,胆囊动脉血流速度减慢,阻力指数增加,其机制可能为电针使胆囊平滑肌收缩。由于胆囊平滑肌收缩使胆囊动脉受压,胆囊动脉血流动力学产生相应变化。
曹子洋张延彬张宏春郑英
关键词:电针阳陵泉
慢性胆囊炎患者电针针刺阳陵泉穴后胆囊收缩素变化与胆囊动脉血流动力学观察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探讨慢性胆囊炎患者电针针刺阳陵泉穴对胆囊收缩素水平和胆囊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6月于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慢性胆囊炎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试验组电针针刺阳陵泉穴,进针得气后连接电针仪,选用连续波,频率60 Hz,刺激强度以患者局部有明显跳动但不过分强烈为度,留针30 min后关机出针。对照组以同样方法电针针刺同侧足三里穴和阳陵泉穴连线中点下方1.5 cm处假穴。于针刺穴位前10 min及针刺后30 min抽取静脉血,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胆囊收缩素水平;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胆囊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最大血流速度(Vmax)、最小血流速度(Vmin)、阻力指数(RI)。结果两组电针针刺前胆囊收缩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电针针刺后胆囊收缩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电针针刺后胆囊收缩素水平高于电针针刺前(P<0.05)。两组电针针刺前Vmax、Vmin、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电针针刺后Vmax、Vmin低于对照组,RI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电针针刺后Vmax、Vmin低于电针针刺前,RI高于电针针刺前(P<0.05)。结论电针针刺阳陵泉穴可促进慢性胆囊炎患者胆囊收缩素分泌,胆囊动脉血流速度减慢,RI增加。
曹子洋张延彬张宏春郑英
关键词:胆囊收缩素胆囊动脉
电针慢性胆囊炎患者阳陵泉穴后胆囊收缩素与胆囊动脉血流动力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电针阳陵泉穴后慢性胆囊炎患者胆囊收缩素与胆囊动脉血流动力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3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进行超声检查,运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测量胆囊动脉血流参数Vmax、Vmin、RI.所有患者运用G6805电麻仪...
曹子洋张延彬郑英
关键词:电针阳陵泉胆囊收缩素胆囊动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