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燕康

作品数:105 被引量:620H指数:15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清华大学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文化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5篇期刊文章
  • 31篇专利
  • 8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4篇金属学及工艺
  • 4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2篇文化科学
  • 5篇机械工程
  • 3篇矿业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63篇贝氏体
  • 36篇贝氏体钢
  • 24篇空冷
  • 23篇合金
  • 17篇韧性
  • 16篇铸钢
  • 15篇复相
  • 14篇相组织
  • 14篇耐磨
  • 12篇空冷贝氏体
  • 12篇复相组织
  • 10篇粒状
  • 10篇粒状贝氏体
  • 10篇空冷贝氏体钢
  • 9篇马氏体
  • 8篇铁素
  • 8篇铁素体
  • 8篇强韧性
  • 8篇锰系
  • 8篇耐磨铸钢

机构

  • 104篇清华大学
  • 4篇重庆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中国铁道科学...

作者

  • 105篇郑燕康
  • 78篇方鸿生
  • 27篇杨志刚
  • 24篇白秉哲
  • 19篇王家军
  • 12篇陈秀云
  • 12篇黄维刚
  • 12篇黄进峰
  • 12篇李春明
  • 9篇杨业元
  • 9篇罗开双
  • 8篇徐平光
  • 7篇赵如发
  • 7篇余贵春
  • 6篇冯春
  • 6篇杨福宝
  • 6篇马洪涛
  • 6篇李建国
  • 4篇张柏清
  • 3篇邓旭蕊

传媒

  • 11篇金属学报
  • 8篇金属热处理
  • 4篇钢铁研究学报
  • 4篇科学通报
  • 4篇金属热处理学...
  • 3篇清华大学学报...
  • 3篇机械工程材料
  • 2篇硅酸盐学报
  • 2篇矿山机械
  • 2篇稀有金属
  • 2篇清华大学教育...
  • 2篇电子显微学报
  • 2篇中国有色金属...
  • 2篇学位与研究生...
  • 2篇高校后勤研究
  • 1篇钢铁
  • 1篇中国高等教育
  • 1篇新技术新工艺
  • 1篇中国科学(A...

年份

  • 2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5篇2003
  • 2篇2002
  • 9篇2001
  • 5篇2000
  • 7篇1999
  • 3篇1998
  • 10篇1997
  • 12篇1996
  • 13篇1995
  • 3篇1994
  • 4篇1993
10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锰-硅-硌系空冷粒状贝氏体与铁素体复相钢
本发明属于合金钢设计领域,涉及锰-硅-铬系空冷粒状贝氏体与铁素体复相钢。采用C、Mn、Si作为主要合金元素,再加入Cr、V、Al、B、Mo、Ni元素之一种或几种,其余为Fe,其特征在于,还同时加入Nb、Ti、N元素,在空...
方鸿生徐平光白秉哲郑燕康杨志刚杨福宝殷匠
文献传递
硅对中低碳贝氏体铸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6
2000年
系统研究了不同含量的硅对Mn Si Cr B系贝氏体铸钢强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Si量在铸钢中为 1 6%~ 2 4%时 ,脆性的渗碳体被韧性的残留奥氏体代替 ,得到无碳化物贝氏体 ,其组织特征为含碳过饱和的板条贝氏体铁素体和分布在其中的薄膜状富碳残留奥氏体。在其硬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冲击韧度显著提高 ,由 5~ 6J/cm2 提高到 8~ 1 2J/cm2 (U型缺口 )和由1 2~ 1 3J/cm2 提高到 2 0~ 30J/cm2 (无缺口 )。但是 ,Si增加铸钢的枝晶偏析和块状残留奥氏体 ,当钢中硅量达到 2 4% ,铸钢硬度明显下降。
黄进峰方鸿生徐平光郑燕康
关键词:贝氏体钢铸钢韧性
中高碳空冷锰硼贝氏体钢
一种中高碳空冷锰硼贝氏体钢,是采用锰、硼作为主要合金元素。冶炼、锻轧工艺简单,热加工后空冷,可获得贝氏体/马氏体复相组织,可免除淬火工序。空冷后的硬度为HRc≥50或HRc≥56。可用来制作精密复杂的各种模具及磨球、大型...
方鸿生郑燕康陈秀云赵如发
文献传递
200Cr12钢下贝氏体碳化物来源及形成机制被引量:12
1993年
通过本文实验用钢的研究,证明了下贝氏体碳化物的来源用透射电镜(TEM)证实下贝氏体碳化物在下贝氏体铁素体宽面上巨型台阶前沿析出,且呈楔状形态,楔根(较粗的一端)源于巨型台阶前沿、楔尖指向奥氏体基体内部;随着离α/γ界面距离的增加,楔状碳化物截面逐渐变细,最后演变为楔尖状实验表明:下贝氏体碳化物优先在α/γ界面上巨型台阶阶面前沿形核,或在界面附近奥氏体侧形核,也可在贝氏体铁素体亚片条间奥氏体内形核。
方鸿生王家军郑燕康杨志刚
关键词:铬钢贝氏体碳化物
稀土、钛复合变质剂对贝氏体钢铸态晶粒细化的研究被引量:13
1999年
系统研究了稀土、钛复合变质剂对锰硅硼贝氏体铸钢晶粒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稀土、钛复合变质处理后,贝氏体铸钢中形成大量的高熔点化合物,尺寸约10 ~25μm 。这些高熔点化合物作为非均匀形核核心,增加了液固相变形核位置,使铸态晶粒尺寸明显减小,为变质前的1/3 ~1/2 。经扫描电镜( S E M) 、能谱( E D S) 和 X 射线衍射分析( X R D) 表明,高熔点相为稀土氧化物( La , Ce)2( O, S)3 和碳、氮化物 Ti( C, N) 。根据错配度理论计算表明,上述稀土氧化物( La , Ce)2( O, S)3 、碳氮化物 Ti( C, N) 的某些密排面与贝氏体铸钢δ相的密排面具有很低的错配度,分别为6 % 和79 % 。上述高熔点相的密排面可作为δ相形核的界面,促进贝氏体铸钢的非均匀形核。
黄进峰方鸿生余贵春郑燕康
关键词:贝氏体铸钢复合变质剂稀土
建绿色校园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被引量:1
2001年
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当前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经过改革开放后20年的建设与发展,国家的综合实力空前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然而。
郑燕康王志华
关键词:绿色校园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机动车
白层静载磨损特性研究被引量:5
1995年
针对冲击磨损试样表面的白层,用静载磨损方法研究了该白层的磨损特性,分析了其失效形式,并讨论了组织类型对白层磨损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试样表面有白层时,磨报出现块状剥层,而无白层试样则呈切削磨损,白层导致块状剥层磨损,降低材料的耐磨性。
杨业元方鸿生郑燕康
关键词:白层剥落
新型贝氏体钢截齿特点及热处理被引量:2
1990年
截齿是落煤和碎煤的主要工具。截齿是在齿体上焊有硬质合金的截齿刀头构成。截齿的性能优劣影响采煤机质量与采煤效率。目前各国齿体材料多用含有Cr、Ni、Mo等合金元素的中碳优质合金钢,如40CrMo等。我国多用35CrMnSi钢经调质处理使用,截齿体的硬度一般为HV320左右。但是由于调质处理先于焊接硬质合金刀头,造成距齿尖30mm内硬度下降到HRC12以下,远不能满足性能要求。现在的采煤机多为滚筒式,所以截齿以回转凿岩的方式工作。在采煤过程中,截齿要受到煤层的阻力和侧向阻力,还受到很大的冲击载荷,若齿体强度不足或韧性低,将导致截齿刀头沿肩部断裂。另外,在采煤过程中,截齿和煤的摩擦力,使其严重磨损。目前国内常用的35CrMnSi钢截齿失效形式有: 1)截齿刀头脱落。刀头脱落原因。
黄云庆郑燕康
关键词:截齿贝氏体钢
氧空位对氧化锆相结构稳定性及相变过程的影响被引量:29
1996年
从晶体学和配位学的角度,结合电化学技术,讨论了氧空位对氧化锆相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及其在氧化锆四方相→单斜相转变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氧空位的存在与变化不仅影响着氧化锆相结构的稳定性,而且影响着氧化锆的低温相变过程。对于含有一定量氧空位的亚稳四方相氧化锆,氧空位浓度的增加与减少都会进一步降低其结构稳定性。
路新瀛梁开明顾守仁方鸿生郑燕康刘鹏
关键词:氧空位氧化锆相变
新型Mn系空冷贝氏体钢的创制与发展被引量:50
2008年
扼要阐述了新型Mn系空冷贝氏体钢的由来及发展,该系列贝氏体钢的合金化及合金设计思路,强韧化途径,组织与性能特点,优越性及发展前景。
方鸿生冯春郑燕康杨志刚白秉哲
关键词:贝氏体贝氏体钢粒状贝氏体仿晶界型铁素体无碳化物贝氏体贝氏体铸钢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