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丽芬

作品数:10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长春市儿童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病毒
  • 5篇病毒感染
  • 2篇早期快速诊断
  • 2篇小儿
  • 2篇儿童
  • 2篇DNA
  • 1篇德比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败血症
  • 1篇氧化物
  • 1篇一步法
  • 1篇衣原体
  • 1篇衣原体感染
  • 1篇遗传学
  • 1篇遗传咨询者
  • 1篇异常染色体
  • 1篇异常染色体核...
  • 1篇婴幼
  • 1篇婴幼儿
  • 1篇三体

机构

  • 10篇长春市儿童医...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作者

  • 10篇郑丽芬
  • 4篇安爱萍
  • 3篇刘愉
  • 3篇邓琳菲
  • 3篇焦立新
  • 3篇孙利炜
  • 2篇刘长清
  • 2篇王玉兰
  • 2篇赵含章
  • 2篇包进
  • 2篇徐宏霞
  • 2篇周德贵
  • 2篇周贵春
  • 2篇王承训
  • 2篇赵艳玲
  • 2篇李栋
  • 1篇李雁
  • 1篇鲍长途
  • 1篇凡荆
  • 1篇孙燕

传媒

  • 4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白求恩医科大...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国新生儿科...

年份

  • 3篇2005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8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春地区428例儿童遗传咨询者细胞遗传学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05年
为了解儿童先天遗传性疾病的发病情况 ,对 4 2 8例患儿进行常规接种、培养及制备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G显带标本分析。结果表明 ,4 2 8例患儿中染色体异常 14 3例 ,异常检出率为 33.4 1% ,涉及异常核型 2 0余种。 14 3例异常染色体患者中常染色体异常 134例 ,性染色体异常 9例。在常染色体疾病中最常见的为 2 1-三体综合征 ,其次为 9号染色体异常、2 2号染色体异常。提示染色体核型分析是诊断染色体病以及检出携带者的主要方法。
邓琳琲刘愉凡荆包进郑丽芬程朱史淑萍刘亚萍
关键词:染色体病异常染色体核型21-三体综合征
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 探讨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情况。方法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长春市儿童医院1992~1994年分离并鉴定的96株RSV和一株标准RSV进行RAPD分析。结果 所有RSV毒株都有扩增带,共有四种带型。不同疾病来源的RSV基因型不同。来源毛细支气管炎的RSV有8714%为R1型。结论 RAPD技术能从分子水平了解婴幼儿RSV感染情况;R1型RSV可能为引起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主要病原。
孙利炜焦立新王承训郑丽芬李永富
关键词:呼吸道合胞病毒基因扩增DNA流行病学
应用自制SPA标记抗体早期快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研究
1989年
新生儿败血症是因细菌侵入血液循环而引起的全身性严重感染性疾病。发病率为1~8‰活产,病死率为10~30%。此病诊断常有困难,除血培养外,其它检查结果缺乏可靠性,为寻找新生儿败血症早期快速可靠的诊断方法,我们于1984年6月~1987年8月应用自制SPA标记抗体对早期快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进行了研究,取得较满意结果,总结如下。试验设计原理败血症血循环存在的病原菌示为未知抗原,如能制出已知特异性抗体,设法使其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即可明确未知抗原种类。
赵含章刘长青于友莱郑丽芬庚桂林安爱萍杨俊利杨继红
关键词:新生儿败血症SPA早期快速诊断标记抗体白色葡萄球菌
多发性疖肿自家菌苗治疗的研究
1998年
目的 :探讨多发性麦粒肿、疖肿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研制的自家菌苗 ,每隔 1日皮下注射1次 ,1个月为 1疗程。结果 :治愈率为 95%。观察组 40例 3年复发率为 5.0 %。对照组 2 6例 3年复发率为 1 0 0 %。菌种以葡萄球菌占 60 .61 %。结论 :自家菌苗可有效地降低麦粒肿或疖肿的发生 ,降低了复发率 。
周德贵徐宏霞郑丽芬刘长清王永春王玉兰徐学耕
关键词:麦粒肿疖肿
小儿病毒感染与微卫星DNA的关系
2005年
目的 探讨小儿病毒感染与微卫星DNA的关系。方法 取经咽拭子病毒分离证实为呼吸道合胞病毒或腺病毒感染的患儿血提取DNA ,用聚合酶连反应对基因座D5S818进行扩增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DNA片段 ,成象系统分析D5S818基因片段长度多态性 ;并分析D5S818基因片段长度多态性与病毒感染临床表现的相关性。结果 发现病毒感染后D5S818基因座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组有明显差异 ,平均AGAT重复数 ,观察组较对照组略高 ,A GAT重复数 <12和≥ 12两组相比较 ,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毒感染组D5S818基因杂合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病毒感染可能使DNA微卫星发生改变。
孙利炜刘愉焦立新郑丽芬李栋赵艳玲李永富
关键词:小儿病毒感染微卫星DNA
小儿病毒感染DNA短串联重复序列的改变及与临床相关性的研究
李永富孙利炜刘愉焦立新李栋赵艳玲孙燕郑丽芬
为探讨小儿病毒感染及反复呼吸道感染与STR(基因组中存在的一类短串联重复序列,其数目在人群中存在较大差异)数量的关系,STR数量的变化及免疫功能的关系,从而从分子水平探讨小儿病毒感染的发病机制。该项目对常见小儿病毒感染呼...
关键词:
关键词:病毒感染
沙眼衣原体感染快速诊断的方法与应用
2000年
鲍长途周德贵邓琳菲王玉兰郑丽芬安爱萍赵含章陈冬莉
关键词:沙眼衣原体ELISA
早期快速诊断小儿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的研究被引量:3
1998年
早期快速诊断小儿柯萨奇B组病毒(CBV)感染。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检测112例疑似CBV感染的新生儿血清中CBVIgM抗体。同时将ELISA方法与病毒分离法进行比较。结果112例疑似CBV感染新生儿血清中CBVIgM阳性68例,阳性率6071%;ELISA方法与病毒分离法比较阳性符合率9265%,阴性符合率9773%。
周德贵徐宏霞郑丽芬王梅刘长清周贵春王承训李雁
关键词:柯萨奇B组病毒儿童
淋球菌快速诊断方法的研究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探讨一步法快速检测淋球菌感染患者。方法 用高压灭菌的细头棉杆沾取分泌物后立即放入无菌管内 ,放 -30℃冰箱冷冻 1h后取出 ,每管加入稀释液 0 5ml在振荡器上振荡 2min后 ,用捕捉法对临床诊断疑为淋病 12 3例患者进行检测。结果 阳性检出率一步法为 6 8 3 % ,常规法为 2 6 0 %。结论 一步法简便、快速、特异性强、敏感度高。
刘霓邓琳菲安爱萍郑丽芬
关键词:淋球菌一步法HRP辣根过氧化物酶
阑尾炎与病毒感染的关系
2002年
目的 :探讨病毒与阑尾炎发生的关系。方法 :应用组织分离法、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 (PAGE法 )结合聚合酶链反应 (PCR法 )对 10 8例急性阑尾炎标本内容物进行病毒检测。结果 :组织培养法分离出致细胞病毒效应阳性 (CPE +)的病毒 2 3例 ,再用PCR法对 2 3例CPE +标本进一步鉴定 ,其中 2例腺病毒、8例柯萨奇B组病毒 ,有 13例CPE +标本需做进一步鉴定。有84例标本用PCR法检测出 6例巨细胞病毒 ,应用PAGE法对 10 8例标本中未检出轮状病毒。结论 :提示病毒感染是阑尾炎的病因之一。
包进刘宇奇邓琳菲安爱萍郑丽芬刚淑英周贵春
关键词:阑尾炎病毒感染聚合酶链反应组织培养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