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路敬叶

作品数:16 被引量:58H指数:4
供职机构:泰兴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缺血
  • 6篇祖细胞
  • 6篇内皮
  • 6篇内皮祖细胞
  • 5篇外周
  • 5篇外周血
  • 4篇血内
  • 4篇外周血内皮祖...
  • 3篇血性
  • 3篇细胞
  • 3篇脑缺血
  • 3篇急性
  • 2篇血管
  • 2篇注射
  • 2篇脑梗
  • 2篇脑血
  • 2篇脑血管
  • 2篇内皮细胞
  • 2篇老年大鼠
  • 2篇急性脑缺血

机构

  • 10篇泰兴市人民医...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扬州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如皋市人民医...
  • 1篇海安市人民医...

作者

  • 15篇路敬叶
  • 6篇周汝娟
  • 4篇吴伟翔
  • 4篇汪小荣
  • 3篇何龙锦
  • 3篇周广喜
  • 2篇陈齐鸣
  • 1篇张薇
  • 1篇牛荣东
  • 1篇丁春琴
  • 1篇沈海清
  • 1篇丁春琴
  • 1篇薛枫
  • 1篇薛枫
  • 1篇徐武
  • 1篇丁春琴

传媒

  • 1篇医疗装备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国际脑血管病...
  • 1篇国际免疫学杂...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 1篇中华脑血管病...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0
  • 4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 4篇2009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脑梗塞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目变化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Circulating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CEPCs)数目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的CEPCs数目,并与同期40例健康体检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CEPCs数目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高血糖与高血脂是急性脑梗塞三大危险因素,CEPCs数目与脑出血危险因素呈负相关,通过测定患者的CEPCs数目,可评估脑血管功能和预测潜在脑血管风险。
路敬叶何龙锦周汝娟
关键词:急性脑梗塞外周血内皮祖细胞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高压氧在中暑昏迷患者脑神经康复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醒脑静联合高压氧在中暑昏迷患者脑神经康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8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中暑昏迷患者6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及高压氧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之上给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体温恢复时间,清醒时间及清醒率。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GCS评分、清醒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体温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醒脑静联合高压氧可快速降低中暑昏迷患者的体温,明显缩短中暑昏迷患者的昏迷时间,对中暑昏迷患者有退热及促醒作用,有利于中暑昏迷患者脑功能的康复。
薛枫吴伟翔路敬叶陈齐鸣
关键词:醒脑静注射液高压氧
外周血内皮组细胞与脑梗死患者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发病早期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与预后的关系。方法:以CD133和CD34标记的双阳性细胞作为EPCs,用流式细胞仪对108例急性(发病48 h)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98例脑血管危险因素患者(危险因素组)、4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外周血EPCs进行计数检测。分别对脑梗死组发病48 h、梗死后21 d、梗死后90 d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结果:脑梗死组、危险因素组外周血EPC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脑梗死组EPCs亦明显高于危险因素组(P<0.01)。NIHSS≥12分组较<12分组的外周血EPCs明显降低(P<0.01)。急性期外周血高水平的EPCs与脑梗死后21 d NIHSS改善程度(≥4分)密切相关(P<0.01),与脑梗死后90 d的良好预后独立相关(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外周血EPCs可作为脑梗死预后的一个独立预测指标。
路敬叶何龙锦周汝娟
关键词:脑梗死内皮祖细胞预后
神经内科医生用神经疏通缓解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神经内科医生用神经疏通缓解装置,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通过胶水固定安装有海绵垫,底座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头枕,底座的上表面两端分别与一根支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支撑杆的顶端与顶...
吴伟翔路敬叶冯黎明
文献传递
P0-019急性脑缺血老年大鼠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目变化的研究
路敬叶周广喜
急性脑缺血老年大鼠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变化的研究
目的: 1.以CD34、CD133双抗体标记阳性作为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progenitor cell,EPC)的标志,探讨研究大鼠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分离和标记方法;2.利用大脑中动脉线栓闭塞法(...
路敬叶
关键词:内皮祖细胞急性脑缺血外周血流式细胞仪病理生理
文献传递
急性脑缺血大鼠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研究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观察急性脑缺血大鼠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目的变化,探讨其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发展中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方法30只健康雄性老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组和缺血.再灌注组。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密度梯度离心获得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CD34和CD133表达水平。结果不同处理组大鼠各时间点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后24h,缺血组和缺血.再灌注组大鼠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目减少至最低水平(均P〈0.05),且以缺血组更为明显(P〈0.05);至手术后7d,缺血.再灌注组大鼠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目恢复至正常值范围(P〉0.05);至手术后10d,缺血组方恢复至正常值水平(P〉0.05)。结论老年大鼠急性脑缺血早期即出现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目显著减少,其中以缺血组细胞数目减少更为明显,且恢复至正常值范围的时间较缺血.再灌注组延长。
路敬叶周广喜牛荣东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内皮细胞疾病模型
头颅血管磁共振在脑血管性痴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观察头颅血管磁共振诊断脑血管性痴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25例脑血管性痴呆患者作为A组,25例阿尔兹海默病患者作为B组,同期选择25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三组均采用头颅血管磁共振诊断,观察诊断结果。结果 A组海马体积小于对照组、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大脑左右径、颞叶沟回间距及颞叶沟回间距/大脑左右径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头颅血管磁共振诊断脑血管性痴呆能提高脑血管性痴呆的诊断率,为临床医师制定脑血管性痴呆计划提供可靠依据,可推广应用。
吴伟翔路敬叶
关键词:脑血管性痴呆
急性脑桥梗死继发不宁腿综合征4例报道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桥梗死继发不宁腿综合征(RLS)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脑桥梗死继发RL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表现和治疗过程,总结临床特征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4例患者均急性起病,有神经功能缺损的体征,明确诊断为急性脑桥梗死,在脑桥梗死后0~3 d出现单侧或双侧肢体不适感,需活动肢体以减轻不适,其中3例予吡贝地尔缓释片口服后肢体不适症状消失。结论脑桥梗死是继发性RLS的非常见病因,易漏诊,其发病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钙通道α2δ配体和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是一线治疗方案,该病早期诊治预后良好。
石国美徐武汪小荣路敬叶李妍周汝娟
关键词:脑桥梗死不宁腿综合征
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发型卒中后认知障碍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调查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发型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的发生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式,随机抽取于2021年8月至2023年3月在如皋市人民医院和泰兴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且在发病后3~6个月内完成临床随访的74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形式收集患者人口学基本情况,从医院病例系统收集患者疾病相关信息,包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及影像学资料;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卒中严重程度进行测定,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定。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并发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745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早发型PSCI患病率为37.99%(283/745)。年龄≥70岁(OR=2.152,95%CI:1.074~5.738)、发病至就诊时间长(OR=2.481,95%CI:1.204~4.708)、卒中部位为颞叶(OR=2.746,95%CI:1.097~7.058)、梗死体积≥1.5 cm^(3)(OR=1.992,95%CI:1.126~3.523)、颈动脉斑块积分高(OR=2.083,95%CI:1.201~3.613)、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高(OR=2.893,95%CI:1.382~5.739)、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OR=2.847,95%CI:1.482~6.382)及NIHSS评分高(OR=2.501,95%CI:1.592~5.937)是老年脑卒中患者发生早发型PSCI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脑卒中患者早发型PSCI发生率高,年龄、发病至就诊时间、卒中部位、梗死体积、颈动脉斑块积分、血清C反应蛋白、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NIHSS评分均是其影响因素。
吴婷婷张薇何雅琪沈海清路敬叶张艳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卒中后认知障碍患病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