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红艳
- 作品数:84 被引量:291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长白山西侧哈泥沼泽表面湿度的多指标记录及其可能的驱动因素被引量:13
- 2014年
- 本文采用半定量化的植物大化石技术、腐殖化度分析和烧失量方法,重建长白山地哈泥沼泽表层50cm湿度变化过程,探讨控制沼泽表面湿度变化的主导因素,并试图揭示该地过去175年的气候变化,考察植物大化石在大陆性气候下的敏感性。根据^(210)Pb技术和AMS^(14)C定年法确定剖面年代。结果表明,哈泥沼泽表层50cm以泥炭藓泥炭为主,植物大化石除趋势分析揭示植被演替是由水位变化造成的,且3种指标揭示的哈泥沼泽表面湿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从0~22cm(约公元1983~2008年)表面湿度明显偏大;22~34cm(约1925~1982年)处于干燥时期;34~50cm(约1834~1924年)沼泽表面湿度较高。通过与最近的靖宇站的气象数据和长春地区的湿润指数对比,发现3种指标重建的表面湿度与降水数据或者湿润指数比较吻合,与温度关系次之,沼泽表面湿度增大发生在夏季降水和年降水均高的年份。由此推测,降水可能是引起沼泽表面湿度变化的主要因素。结论也说明植物大化石和腐殖化度在大陆性气候条件下对沼泽表面湿度变化仍然反应敏感。
- 赵红艳李鸿凯韩毅卜兆君王升忠
- 关键词:气候代用指标腐殖化度烧失量除趋势对应分析泥炭
- 正交试验法筛选风砂土上作物增产的关键因子被引量:2
- 2009年
- 利用正交试验设计,选用一年生蔬菜—白菜作为供试植物,通过盆栽试验,监测白菜生长高度和生物量的动态变化,分析土壤基质、养分和水分因子对风砂土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在保证白菜存活的水分前提下,基质对白菜鲜重和干重的影响最显著;养分对鲜重和干重的影响也很显著;保水剂对鲜重有一定影响,对干重的影响不显著,三个因素(养分、水分、基质)对白菜地上高度和全长的影响不显著,整体上,各因素对风砂土改良效果的显著性依次为基质>养分>水分,且在本试验中,处理A2B2C3为最佳组合,因此,认为保湿型土壤营养调理剂在风砂土上的使用效果好。
- 马云艳赵红艳
- 关键词:风砂土改良剂泥炭保水剂正交试验
- 氮沉降对泥炭地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 2013年
- 泥炭地是全球碳循环中的重要碳库,其养分贫乏的环境特征、生态过程和生态功能正受到氮沉降的影响。本文从6个方面就氮沉降对泥炭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予以综述:(1)泥炭地多受氮限制,氮沉降增加土壤氮含量,改变微生物群落组成,促进细菌数量的增加,提高微生物酶活性,改变泥炭地的土壤环境;(2)在高氮沉降的泥炭地中,泥炭藓对氮的持留能力、传输能力和耐受能力均降低,造成致毒效应,并最终被喜氮的维管植物代替;(3)氮沉降改变了泥炭地氮贫乏的状况,对植被生产力的影响主要以促进为主;(4)氮沉降增加维管植物氮的供应,促进其生长,而使泥炭藓处于光竞争的劣势地位,改变泥炭藓及其与维管植物的种间关系;(5)氮沉降改变植物体内氮磷比,影响苔藓植物的繁殖与更新,导致泥炭地植被物种组成的变化,甚至引发植被演替;(6)氮沉降通过与泥炭地地上和地下生物组分相互作用,促进泥炭地分解,严重威胁着泥炭地的碳库功能。最后,文章指出了目前泥炭地氮沉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泥炭地氮沉降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 曾竞卜兆君王猛马进泽赵红艳李鸿凯王升忠
- 关键词:泥炭藓碳库生产力生物多样性
- 泥炭花卉育苗营养土的性质及其在草花上的应用效果
- 选用泥炭、黑土、鹿粪、珍珠岩、细砂等作为主要原料,配制成花卉育苗营养土,通过对5种草花的育苗试验,考察该营养土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育苗营养土酸碱适当、营养均衡、土壤结构合理;采用该营养土育苗的5种草花的出苗率都达到90...
- 赵红艳郝亚玲安玉龙张晓强陈伯伦
- 关键词:泥炭草花
- 文献传递
- 泥炭腐植酸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属于土壤肥料,涉及一种由泥炭、腐植酸盐组成的有机物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及的泥炭腐植酸颗粒是由腐植酸盐喷淋泥炭后、通过造粒形成的有机颗粒肥料,其中泥炭是分解度中等、灰分含量在50%以下的草本泥炭。腐植酸盐可以是腐...
- 仇永清赵红艳张则友
- 文献传递
- 泥炭腐植酸液体肥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 吉林敦化大桥泥炭是我国较为典型的草本泥炭类型,有机质和腐植酸含量高,灰分较低,是制备泥炭腐植酸肥料的优质原料。本文通过对泥炭液体肥料研究,探讨了泥炭的改性方法、液体肥的制备及液体肥在蔬菜上的使用效果。1、泥炭液体肥的制备...
- 白燕陈淑云赵红艳
- 关键词:液体肥料泥炭腐植酸
- 文献传递
- 长白山地泥炭分布、沉积速率与全新世气候变化被引量:35
- 2002年
- 本文阐述了长白山地泥炭分布规律 ,计算了泥炭厚度累积速率和碳累积速率。早全新世泥炭仅在南部局地沉积 ,速率较小 ,中全新世沉积普遍 ,速率最大 ,晚全新世继续沉积 ,速率较大 ;相应地 ,气候上早全新世开始转暖 ,偏凉 ,中全新世温暖湿润 ,晚全新世偏冷、偏湿。这一结论与孢粉分析。
- 赵红艳冷雪天王升忠
- 关键词:沉积速率全新世泥炭气候变化地层分析孢粉分析
- 老白山泥炭沼泽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记录的大气沉降被引量:3
- 2015年
- 历史时期金属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可以为当前环境污染评价提供参考。以长白山西北麓老白山泥炭沼泽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该泥炭沼泽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剖面分布,探讨该区近500 a来大气沉降和重金属污染历史。残体类型、泥炭性质和元素Sr的剖面分布揭示出老白山泥炭沼泽在36.5 cm深度以上已经发育到典型贫营养阶段。泥炭灰成分中Al、Fe、Ca、Mg、K、Mn和Na的含量在泥炭藓泥炭层中明显高于下部的草本泥炭层。Zr、Sr、Cu、Zn和Mn的沉积速率与灰尘流正相关,显示这几种元素主要来源于区域的大气沉降。大气Cu、Zn和Mn的峰值揭示从16世纪中叶起人类活动在本区已经有所体现,且19世纪初和20世纪初的峰值越来越强,暗示着人类活动引起的金属污染程度也随之提高。
- 杨倩楠赵红艳李永锋常帅卜兆君杨露宋婉莹
- 关键词:大气沉降重金属污染微量元素
- 长白山地区全新世泥炭剖面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被引量:19
- 2004年
- 长白山地区是中国泥炭分布集中地区之一。本文选择长白山地区典型的泥炭剖面———大桥剖面 ,探讨其沉积物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垂直分布规律及其对全新世气候变化的指示作用 ,并与该区另一代表剖面———金川泥炭剖面进行对比。结果表明 ,泥炭中常量元素含量最大值出现在 195cm ,向上、向下都减少 ,铁含量与灰分、容重在剖面上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 ,说明它主要来源于灰分 ;由于泥炭和砂土的基本性质 ,如容重、灰分、pH值有很大的区别 ,泥炭层微量元素大于下部砂土的含量 ,亚表层微量元素含量最高 ,这与灰分、纤维含量正好相反 ,与 pH值剖面变化一致 ;沉积物容重、灰分、pH值、Ca/Mg以及元素的富集因子、泥炭中总碳含量在剖面上的变化 ,显示很强的一致性 ,据此反映该区经历了早 ( 11880~ 76 0 0aBP)、中 ( 76 0 0~ 2 4 80aBP)、晚 ( 2 4 80~ 0aBP)全新世三个环境阶段 ,其结论与前人通过孢粉、同位素手段分析得到的金川泥炭剖面环境变迁规律相同 。
- 赵红艳王升忠李鸿凯
- 关键词:泥炭地球化学痕量元素全新世
- 人参专用复混肥料
- 本发明属于混合肥料,具体涉及一种人参专用复混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人参专用复混肥针对人参需要大量的钾肥和长效氮肥的特性,在制备腐植酸的过程中,采用氧化分解络合的方式,将腐植酸与尿素络合在一起,形成长效尿素,起到缓释肥...
- 苏忠民赵红艳兰亚乾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