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曦泉
- 作品数:13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安市第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填充术后早期高眼压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分析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填充术后早期高眼压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本院连续接受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填充术的1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高眼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填充术后早期高眼压的临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13例患者中32例出现术后早期高眼压,占28.32%。Pearson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出现高眼压与临床分期、合并视网膜脱离、行晶状体切除术、眼内填充以及激光光凝情况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视网膜剥离、行晶状体切除术以及眼内填充是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填充术后早期高眼压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填充术后早期出现高眼压的影响因素较多,包括合并视网膜剥离、行晶状体切除术以及眼内填充等。临床上应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并术后积极监测眼压,对症治疗,积极随访,以有效提高玻璃体切除术的成功率,降低术后早期高眼压的发生率,缓解患者的痛苦。
- 赵曦泉朱忠桥刘静
- 关键词:高眼压
- 合并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临床特点及手术疗效分析
- 目的:分析合并脉络膜脱离的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方法:合并脉络膜脱离的裂孔型视网膜脱离患者64例64眼,26例行巩膜扣带术,38例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术中均不行巩膜外冷凝,观察眼部表现及手术复位率等情况...
- 赵曦泉王建洲朱忠桥杨新光
- 兔眼玻璃体腔联合注射赖氨酸-纤溶酶原和瑞替普酶诱导玻璃体后脱离的实验研究
- 目的:
研究兔眼玻璃体腔联合注射赖氨酸-纤溶酶原 (1ysine-plasminogen)和瑞替普酶(reteplase)诱导玻璃体后脱离 (Posterior vitreous detachment,PV...
- 赵曦泉
- 关键词:玻璃体后脱离瑞替普酶赖氨酸纤溶酶原
- 文献传递
- 鼻内镜手术致视力障碍的临床特征分析
- 目的 探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手术所致视力障碍的原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方法 通过临床观察、影像学记录等方法,对2001年~2016年16年间在我院进行治疗和随访的患者共10例10眼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
- 柴芳艾华雷晓琴赵曦泉
- 关键词:鼻窦炎鼻息肉内窥镜手术并发症
- 兔眼玻璃体腔联合注射赖氨酸-纤溶酶原和瑞替普酶诱导玻璃体后脱离
- 目的观察兔眼玻璃体腔联合注射赖氨酸-纤溶酶原和瑞替普酶诱导玻璃体后脱离(PVD)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5只健康新西兰白兔右眼为实验眼,左眼为对照眼。实验眼随机分为3组。各注射10、3×10、10 U瑞替普酶及125μg赖...
- 赵曦泉张军军
- 文献传递
- 特发性黄斑裂孔玻璃体切除联合消毒空气填充的临床效果观察
-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空气填充术在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的治 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西安市第四医院确诊为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12例12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3例3只眼,女性9...
- 赵曦泉柴芳朱忠桥雷春灵
- 关键词:特发性黄斑裂孔玻璃体切除内界膜剥除
- 23G或25G玻璃体切割术联合过氟萘烷治疗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3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23G或25G玻璃体切割术联合应用过氟萘烷治疗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并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6月西安市第四医院眼科收治的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33例(33眼)。患者均行23G或25G玻璃体切割术,术中联合应用过氟萘烷、视网膜激光和注硅油等治疗以观察术后视网膜复位和视力,以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首次术后33例患者视网膜解剖上完全复位,未见严重并发症。其中2例术后1月因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致视网膜再脱离再次手术治疗复位,1例取硅油术后2月因新的视网膜裂孔再次脱离行手术治疗后复位。术后平均随访15个月,未再发现视网膜脱离,视力也得到较好的恢复。结论:23G或25G玻璃体切割术联合应用过氟萘烷治疗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是一种手术成功率高、疗效良好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王丽萍赵曦泉朱忠桥
- 关键词:玻璃体切割术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 玻璃体腔联合注射赖氨酸-纤溶酶原和瑞替普酶诱导兔眼玻璃体后脱离的有效性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兔眼玻璃体腔联合注射赖氨酸-纤溶酶原和瑞替普酶诱导玻璃体后脱离(PVD)的有效性。方法:选取30只健康的新西兰白兔,以白兔右眼作为实验眼,左眼作为对照眼。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10只),三组实验眼分别联合应用1万U瑞替普酶+125μg赖氨酸—纤溶酶原、2万U瑞替普酶+125μg赖氨酸—纤溶酶原、3万U瑞替普酶+125μg赖氨酸—纤溶酶原进行玻璃体腔内注射,对照眼均注射平衡盐溶液。应用视网膜电图、扫描电镜及光镜观察、比较各组诱导PVD的效果。结果:三组实验眼均形成不同程度PVD。A组实验眼注药前与注药后24 h、注药后2周的最大混合反应a波振幅、b波振幅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B组实验眼注药后24 h的a波振幅、b波振幅均有轻度下降,2周后均恢复正常,注药前后的a波振幅、b波振幅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C组实验眼注药后24 h的a波振幅、b波振幅均明显低于注药前和对照眼,注药后2周的b波振幅均明显低于注药前和对照眼(P<0.05)。光学组织切片观察显示:A组实验眼及所有对照眼、B组实验眼、C组实验眼的视网膜组织细胞形态正常,结构清晰,但B组神经节内核层、细胞层细胞略有减少,C组神经节内核层及细胞层细胞明显减少。结论:玻璃体腔内联合注射赖氨酸-纤溶酶原和瑞替普酶能有效诱导PVD,1万U瑞替普酶+125μg赖氨酸-纤溶酶原可诱导实现完全性PVD,不会对视功能、视网膜结构造成损害。
- 赵曦泉朱忠桥王建洲刘静周卓琳柴芳
- 关键词:玻璃体后脱离瑞替普酶
- 合并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临床特点及手术疗效分析
- 2009年
- 目的:分析合并脉络膜脱离的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合并脉络膜脱离的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64例64眼,26例行巩膜扣带术,38例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术中均不行巩膜外冷凝,观察眼部表现及手术复位率等情况,分析合并脉络膜脱离的裂孔性视网膜脱离临床特点。结果:本组病例>-6.00D高度近视占总病例数的41%。64例合并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均有葡萄膜炎反应,眼压2.00~8.00mmHg;26例行巩膜扣带术,19例视网膜复位,复位率73%,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38例,32例视网膜复位,一次手术复位率84%。结论:合并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高度近视眼、人工晶状体眼及无晶状体眼多发,视网膜光凝替代术中巩膜外冷凝可能提高视网膜复位率及减少术后复发率。
- 赵曦泉王建洲朱忠桥杨新光
- 关键词:视网膜脱离脉络膜脱离
- 360度视网膜切开联合剥除视网膜增殖膜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360度视网膜切开联合剥除视网膜增殖膜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分析影响预后的术中注意事项。方法对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31例(31眼)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均行360度视网膜切开联合视网膜增殖膜剥除、视网膜电凝及光凝、硅油填充术等治疗,观察术后视网膜复位、视力、并发症等情况,并分析影响预后的术中注意事项。结果 31例患者首次术后30例视网膜解剖完全复位,1例未复位者经再次手术后复位出院。术后出院时视力提高者26例(83.9%)。随访平均16个月,视网膜复位者29例(93.5%),随访末视力较术前提高者25例(80.6%)。结论360度视网膜切开联合剥除视网膜增殖膜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一种有效方法,可以提高视网膜复位的成功率。
- 王丽萍赵曦泉
- 关键词: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脱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