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剑波
- 作品数:58 被引量:1,447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 工业文明视野下三线建设的历史性意义
- 2025年
-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从世界近代以来经济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历程来看,其核心问题就是工业化,并不断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不但为中国人民创造出美好生活,而且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稳定器。然而,尽管中国工业发展所创造的经济增长奇迹世所罕见、史所罕见,并形成了丰富、独特的发展模式、道路和经验,但是截至目前还没有从全球工业文明贡献的高度得到足够重视,学术研究相对滞后。
- 史丹赵剑波
-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三线建设学术研究社会生产力发展
- 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研究被引量:638
- 2019年
- 推进高质量发展需要准确把握其内涵特征和发展机制。现有研究相对缺乏系统性,还未全面阐述高质量发展概念,并对其内涵和外延进行规范。本文认为,可以从系统平衡观、经济发展观、民生指向观三个视角理解高质量发展的内涵。高质量发展既是发展观念的转变,也是增长模式的转型,更是对民生水平的关注。本文提出高质量发展的概念框架,认为高质量发展体现在宏观经济、产业、企业三个层面,受经济发展阶段、社会文化环境、政策法律环境的约束,以要素质量、创新动力、质量技术基础为基础条件,目标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高质量发展一定是充分、均衡的发展,是包含发展方式、发展结果、民生共享等多个维度的增长和提升。推进高质量发展,应着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继续保持经济发展总体规模优势;不断推动"三大变革",提升要素投入质量和转换创新动力,坚持走绿色均衡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实施高质量发展还要完善法律、文化、教育等关键因素,借鉴发达国家相关经验,不断弘扬质量文化,促进质量立法,构建良好的质量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建立完善的国家质量技术基础体系。
- 赵剑波史丹邓洲
- 关键词:民生质量文化
- 资源管理与企业绩效实证研究被引量:10
- 2009年
- 资源基础观认为是资源的特性或者异质性决定了企业绩效和竞争优势,本文试图从企业对于资源管理的角度来分析企业资源对于绩效的影响。本文通过文献综述和访谈确定了企业资源管理的五个维度,即企业资源获取管理、信息搜集和分析管理、企业产品和资源释放管理、企业内部组织管理以及外部关系协调管理。通过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本文实证了这五个维度构成了企业资源管理的内容。而后本文又通过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企业资源管理和绩效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并分析了企业经营历史和企业规模对于上述关系的影响。最后本文讨论了上述分析对于资源基础理论和企业管理实践的启示。
- 赵剑波曹红军王以华
- 关键词:资源基础观资源管理企业绩效
-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被引量:16
- 2024年
-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首次系统论述新质生产力,强调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传统生产力,是以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为主要内涵的生产力,更加强调把创新驱动作为生产力的关键要素,以实现自立自强的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为龙头的生产力跃升。新质生产力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指明了方向,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也成为全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任务。区域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基于此,本刊特邀国内知名学者就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问题各抒己见,以期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理论指导。
- 赵剑波苏楠刘志迎渠慎宁渠慎宁
- 关键词:区域协同发展
- 政府的引导作用对于集群中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国内科技园区数据的实证研究
- 本文主要研究在强调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下,政府的作用对于集群内部企业的创新行为有什么重要的影响,并分析和比较不同的企业规模以及不同性质集群内部的企业的创新绩效。本文调研了国内不同区域的企业集群,并对回收的量表采用回...
- 赵剑波王以华
- 关键词:企业集群政府作用企业创新绩效科技园区信息服务
- 文献传递
- “三大效应”加速未来产业涌现被引量:4
- 2021年
- 要想更好理解未来产业的特性,必须从寻找促进产业实现指数级增长的新科技入手,充分发挥这些通用目的技术的渗透和催化作用,让未来产业更早来临,而关键在于发现五种技术,发挥三大效应,发展多元业态。究竟什么是未来产业?恐怕连科学家都说不清,更不要说经济学家了。理解未来,我们不妨回顾过往。
- 赵剑波
- 关键词:经济学家
- 新基建助力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机理与路径被引量:31
- 2021年
- 当前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存在主导范式不清晰、智能化程度不高、效率提升作用不明显、相关要素供应不足等问题。新基建是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特征的新型基础设施,完善新基建能够促进数字产业化深化发展,加速产业数字化转型,促生新的发展动能。新基建可以有效推动数字经济的深入发展,未来,在继续深化数据要素驱动的同时,还应坚持实施底层技术推动、创新平台拉动、产业融合联动等措施。
- 赵剑波
- 关键词:数字经济
-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全流程整合研究——以金风科技并购德国VENSYS公司为例
- 2014年
- 以探索跨国并购全过程整合为研究重点,重新定义了跨国并购的结合潜力、战略匹配性和组织匹配性等概念,并通过案例研究表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首先必须选择具有结合潜力的并购对象,并购整合管理要求必须同时做好组织整合、环境整合和员工整合,结合潜力、全流程整合管理这两个因素直接影响最终并购绩效。
- 杜德斌赵剑波
- 关键词:并购整合
- 质量强国战略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支撑
- 2023年
-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对加快建设质量强国进行了全面部署。如何认识建设质量强国的重大意义?如何推进质量强国建设?本刊邀请中央和国家机关相关部门、专家学者等进行解读。
- 赵剑波
- 关键词:质量强国制造强国航天强国
- 高管团队异质性、企业所有制与海外股权并购——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被引量:8
- 2012年
- 首次采用上层梯队的理论视角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海外股权并购份额的影响因素,并且引入了企业所有制的调节变量。基于中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2001~2010年的108项海外股权并购的样本,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高管团队的任期、职务、性别和年龄异质性与海外股权并购份额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民营企业所有制能够负向调节任期和职务异质性的影响,正向调节年龄异质性的影响。不同企业的最高决策者和政府的政策制定者应该根据需要调整和影响企业高管团队的构成,从而促进海外并购决策。
- 张诚赵剑波
- 关键词:高管团队异质性企业所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