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冬雁

作品数:46 被引量:101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2篇献血
  • 16篇献血者
  • 11篇无偿
  • 11篇无偿献血
  • 8篇招募
  • 8篇采供血
  • 7篇供血机构
  • 7篇采供血机构
  • 6篇血液
  • 6篇献血服务
  • 6篇献血者招募
  • 3篇血液安全
  • 3篇血源
  • 3篇艺术
  • 3篇执业
  • 3篇视觉
  • 3篇视觉艺术
  • 3篇无偿献血者
  • 3篇精细化
  • 3篇服务热线

机构

  • 46篇北京市红十字...
  • 5篇江苏省血液中...
  • 5篇陕西省血液中...
  • 5篇长沙血液中心
  • 5篇河北省血液中...
  • 5篇辽宁省血液中...
  • 5篇重庆市血液中...
  • 4篇成都市血液中...
  • 4篇河南省红十字...
  • 4篇江西省血液中...
  • 4篇内蒙古自治区...
  • 4篇云南昆明血液...
  • 4篇海南省血液中...
  • 4篇黑龙江省血液...
  • 4篇宁夏回族自治...
  • 4篇乌鲁木齐市血...
  • 4篇山东省血液中...
  • 4篇甘肃省红十字...
  • 3篇武汉血液中心
  • 2篇广州血液中心

作者

  • 46篇赵冬雁
  • 32篇高东英
  • 31篇刘江
  • 30篇冯岩
  • 28篇徐文
  • 22篇侯明
  • 14篇林姣
  • 14篇王明慧
  • 11篇曾宇伟
  • 10篇刘亚利
  • 9篇何孟靖
  • 9篇齐旭明
  • 7篇邱艳
  • 7篇刘蕊
  • 6篇綦照润
  • 5篇张曦颖
  • 5篇陈旸旸
  • 4篇陈涵
  • 4篇贾献航
  • 4篇王林

传媒

  • 23篇中国输血杂志
  • 11篇中国输血协会...
  • 5篇临床输血与检...
  • 1篇北京医学
  • 1篇新闻研究导刊
  • 1篇2014中国...
  • 1篇中国输血协会...

年份

  • 4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4
  • 27篇2012
  • 3篇2010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于建立市级应急无偿献血志愿者团队的思考与建议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发生期间,限制人员流动的相关要求,使依托街头自愿无偿献血的招募动员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实践证明,以团体方式开展应急无偿献血可以做短时期内快速缓解血液保障压力,为后续开展无偿献血动员工作争取宝贵时间...
侯明张秀芳喻其文罗蕊赵冬雁徐文
关键词:无偿献血志愿者无偿献血者
浅谈首都血源管理工作的精细化探索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为保障首都临床医疗安全、足量、有效的血液供应,招募保留更多的献血者、志愿者,探索首都血源管理工作的精细化管理之路。方法应用精细化管理的理念,细分服务对象,细化服务手段,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结果促使了血源管理工作全面推进。结论精细化管理是首都血源管理工作的必经之路。
冯岩赵冬雁徐文侯明高东英刘江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品牌建设理论在献血者招募中的应用
刘蕊赵冬雁綦照润冯岩高东英
我国省级采供血机构全血及红细胞成分血库存管理的回顾性研究被引量:7
2023年
目的对2014~2021年我国省级采供血机构全血及红细胞成分血库存管理状况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4~2021年我国省级采供血机构全血及红细胞成分血库存管理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每天全血及红细胞成分血平均库存量为2777.0(1762.5,4240.0)U呈逐年递增趋势;发放时红细胞成分血的平均天数为10.2(8.1,14.0)天呈波动递增趋势;从经济分区的角度看,每千人口全血发放量东北地区最高[0.0288(0.0188,0.0457)U],每千人口红细胞成分血发放量中部地区最高[16.77(13.39,18.92)U];报告的红细胞成分血过期量的数据中47个(52.2%)数据为0U。结论我国省级采供血机构在全血及红细胞成分血库存管理方面存在差异,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赵冬雁王林汤丁杰李可今傅奇李涛马宏伟马艳焱刘敬闪安立杨勇毅田浩李莹卢长春郭康社林妍黄文杰白林
关键词:库存管理
浅谈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在无偿献血车(屋)的应用
曾宇伟赵冬雁贾献航冯丽敏侯明徐文冯岩高东英刘江
抗击新冠疫情期间热线献血招募策略思考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街头采血量呈断崖式下降,给献血招募工作带来巨大挑战。献血服务热线迅速响应,策划并开展系列献血招募工作。本文主要从献血服务热线工作入手探讨如何完善疫情期间的献血招募工作。
林姣黄禄君付会琦季小月杨爱梅赵冬雁侯明徐文
关键词:献血招募
以信息化为载体打造公众满意的首都献血服务平台
曾宇伟徐文赵冬雁侯明王明慧林姣贾献航
舆情监测在采供血机构的应用与思考被引量:2
2023年
监测采供血机构舆情信息,建立舆情指标体系和预警方式对于快速识别采供血机构舆情危机风险等级,提高采供血机构对舆情监管效率、应对能力以及治理水平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探究采供血机构舆情信息数量与采血数量相关性、舆情倾向性结果的分析与运用,进一步完善舆情监测相关制度和运行机制。文章以北京血液中心舆情监测工作实践为例,通过系统监测、人工监测等舆情监测手段,利用内容分析法、传播量化分析法等舆情研判方法,分析2020年、2021年、2022年连续三年舆情监测的信息数量、数据来源、倾向性、热度走势、媒体报道热点事件前十等结果。舆情数量与血液采集数量无必然联系,而与采供血行业节日、机构工作动态有关;舆情热度在“雷锋月”“世界献血者日”等时期上升,媒体报道热点事件与当年的社会背景、形势有关,提示采供血机构要在重要时间节点,主动策划,主动发声,加强宣传报道。舆情分析报告内容要按照正面、中性、负面结果分类,有利于对舆情进行科学的分析运用,推动精细化管理;建立舆情指标体系,按照指标进行风险等级分类,探索对舆情信息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同时加强舆情监测的宣传贯彻和系统培训,提升重点部门具体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不断完善工作流程和服务,形成工作闭环,促进采供血工作高质量发展。
陈涵刘杰李静姜东兰赵冬雁
关键词:舆情监测采供血机构
首都献血服务热线咨询内容分析与思考
林姣徐文赵冬雁杨爱梅冯岩高东英刘江
2018—2021年COVID-19疫情前后国内18家血液中心红细胞成分血供应情况分析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对2018—2021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前后国内18家血液中心红细胞成分血供应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8—2021年国内18家血液中心红细胞成分血供应相关的8个数据,包括合格红细胞成分血入库总量(简称入库总量)、红细胞成分血发放总量(简称发放总量)、每千人口红细胞成分血发放量(简称每千人口发放量)、每千人口400 mL全血制备的红细胞成分血发放量[简称每千人口发放量(400 mL)]、红细胞成分血日均发放量(简称日均发放量)、红细胞成分血日均库存量(简称日均库存量)、发放时红细胞成分血平均天数(简称红细胞天数)、红细胞成分血过期量(简称过期量)。根据COVID-19发生时间,2018、2019年数据为疫情爆发前组,2020、2021年数据为疫情爆发后组。结果2018—2021年18家血液中心红细胞成分血供应相关数据,疫情前组与疫情后组比较,每千人口发放量(中位数14.68 U>13.92 U)、每千人口发放量(400 mL)(中位数10.16 U>9.21 U)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9、2020年数据比较,发放总量(中位数117770.38 U>99084.08 U)、每千人口发放量(中位数15.04 U>12.19 U)、每千人口发放量(400 mL)(中位数10.11 U>8.94 U)、日均发放量(中位数322.66 U>270.73 U)减少,红细胞天数(中位数10.50 d<11.45 d)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20、2021年数据比较,入库总量(中位数101920.25 U<120328.63 U)、发放总量(中位数99084.08 U<118428.62 U)、每千人口发放量(中位数12.19 U<15.00 U)、每千人口发放量(400 mL)(中位数8.94 U<9.46 U)、日均发放量(中位数270.73 U>324.46 U)、日均库存量(中位数3222.00 U<4328.00 U)增加,过期量(中位数1.50 U>0.00 U)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采供血机构的红细胞成分血供应相关数据(除过期量外)存在显著差异(P<0.05);日均库存量与日均发放量之比疫情爆发后�
赵冬雁马宏伟汤丁洁冯晓荣田浩罗孟卓吴南林妍杜霞傅奇黄均磊卢长春曹晓莉杨毅王林李莹戚海王东泰邱艳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血液供应血液安全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