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晓帆
- 作品数:18 被引量:117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广州市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科研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更多>>
- 协同护理模式对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5年
-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于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选取共200例住院的慢性肺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非急性期、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肺纤维化、慢性支气管哮喘、慢性呼吸衰竭等)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协同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肺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协同护理模式对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有积极影响,值得大力推广。
- 高文宏黄飘曹龙霞郑舒元赖晓帆陈文全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协同护理模式肺功能生活质量
- 护理安全事项分析报告单的设计与应用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设计并探讨护理安全事项分析报告单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预见性风险管理原理和非惩罚性不良事件报告制,科学设计护理安全事项分析报告单并应用。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每月对本月的安全隐患和不良事件按回顾性管理模式根本原因分析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提出整改意见。结果:护理部能及时掌握全院护理工作质量,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护理安全事件上报率由0.98%提高到2%;不良事件上报率由0.22%提高到0.47%;护士对护理管理工作的满意度由73.8%上升至90.9%,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安全事项分析报告单的应用保障患者安全和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士对管理工作的满意度。
- 赖晓帆韩卫丽孙丽敏
- 关键词:护理安全风险管理护理不良事件
- 运用项目管理预防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实践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项目管理的方法预防护理人员针刺伤的效果。方法为了改善本院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发生率,2019年1月至12月,采用项目管理方法实施预防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发生,然后比较实施项目管理前、后2年院内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率、针刺伤预防知识掌握率、使用护理防护器具的正确率。结果实施项目管理后,本院针刺伤发生率为2.18%,与项目管理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项目管理后护理人员针刺伤预防知识的掌握情况、使用护理防护用具的正确率均大大提高,得分分别为(86.20±7.25)和(90.76±4.74),两者与管理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运用项目管理的方法,能找到针刺伤的根本原因,多部门联动并制定科学的预防措施,有效降低医护人员针刺伤的发生率,提高针刺伤预防知识的掌握率及使用防护用品的正确率。
- 赖丽英赖晓帆王瑞娜陈曼陈娟
- 关键词:项目管理针刺伤
- 开展医院文化活动,优化护理服务氛围被引量:9
- 2002年
- 针对医院当前形势,选择医院文化建设的目标定位,多渠道、多形式地组织活动,包括学习有关理论,提高护士对医院文化建设理论的认识,制订多项服务措施(“病人选护士”、“首应效应”、“全程保质服务”、“树立护理品牌”活动)。护士在工作实践中自觉运用,以优美的服务形象、优良的就医环境以及优质的服务质量吸引病员,促进了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 赖晓帆吴兰笛谭鉴楚
- 关键词:文化活动护理服务医院文化护理质量
-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社区慢性肺病患者心理干预效果评价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社区慢性肺病患者心理干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400例慢性肺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实验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应用传统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D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年后,实验组HDRS评分为(8.82±1.43)分,对照组为(15.39±2.0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6MWD)明显多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Sp O2)下降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p O2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QOL)为(13.87±3.24)分,对照组为(16.29±6.39)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临床护理路径的心理干预,可改善社区慢性肺病患者的心理情况和肺功能,并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推广价值。
- 赖晓帆陈文全高文宏赖丽英王海霞张琳娜吕立珍
- 关键词:慢性肺病临床护理路径心理干预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病危险因素分析及社区综合干预策略探究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病危险因素及社区综合干预策略。[方法]将2013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住院治疗后出院的4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社区护理宣教措施,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观察干预效果。[结果]年龄、体重指数(BMI)〈18.5kg/m2、BMI在18.5kg/m2~28.0kg/m2、儿童时呼吸道感染史、粉尘接触史、吸烟史、慢性呼吸道疾病家族史是影响病人发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两组干预后BMI、6min步行距离、生活质量评分及肺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进行干预可帮助病人恢复健康,有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
- 赖晓帆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运用项目管理改善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护理效果被引量:13
- 2017年
- 目的探讨项目管理在推进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护理规范管理和护理操作效果。方法由护理部启动项目管理,拟定详细的项目计划书;制定留置针输液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留置针的固定方法、留置针的维护流程,并拍摄视频录像;由护理部对全员进行理论及操作的培训,并进行实操的考核。结果留置针的固定和维护的问题、留置针静脉炎发生率及药物外渗或渗出发生率、意外拔管率、病人满意度等在项目管理后都明显得到了改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开展留置针静脉输液的项目管理有利于提高静脉输液的质量和安全,规范护理人员对留置针输液的护理操作,提高病人满意度。
- 赖晓帆林意赖丽英王翠林
-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输液项目管理
- 临床护理质量检控点库的建立与应用被引量:4
- 2000年
- 为了加强护理质量环节检控的力度 ,于 1999年 7月建立了“护理质量检控点库”,经过 10个月的临床应用 ,体现出护理质量标准具体、全面 ,可按需选定检查项目 ,打印表格 ,具有针对性强、灵活性大、质检效果好、节约人力物力等优点。进一步完善了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体系 ,但尚需增加系统的分析功能 ,使之更加完善。
- 赖晓帆吴兰笛
- 关键词:护理质量护理管理
-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及相关影响因素调查被引量:29
- 2004年
- 赖晓帆吴兰笛毛君晓
- 关键词: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护士身心健康心理治疗
- 基于微平台中医情志延续护理对初产妇育儿效能和情绪的影响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研究微平台中医情志延续护理对初产妇育儿效能和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12月在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妇产科住院的102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1例。对照组年龄(28.77±4.17)岁,试验组年龄(29.02±3.95)岁。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基于微平台中医情志延续护理干预模式。采集产后7 d、28 d、3个月两组初产妇的育儿效能量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数据。结果97例初产妇完成研究,试验组50例,对照组47例。两组初产妇产后7 d育儿效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28 d、3个月,试验组初产妇育儿效能评分为(79.69±5.68)分、(79.69±4.68)分,均高于对照组(72.45±7.88)分、(72.85±5.8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产后7 d、28 d、3个月,试验组初产妇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评分分别为(7.73±2.28)分、(6.57±1.22)分、(5.47±0.14)分,均低于对照组(14.89±2.44)分、(13.66±2.37)分、(12.96±3.3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以微平台中医情志延续护理模式为理论依据的初产妇延续护理方案,提高初产妇育儿效能,改善初产妇的生活质量。
- 王瑞娜赖晓帆黄芳梁琼文杨丽娟张婷婷
- 关键词:中医情志延续护理初产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