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慧

作品数:78 被引量:176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13篇专利
  • 12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0篇农业科学
  • 9篇生物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5篇玉米
  • 38篇斑病
  • 38篇大斑病
  • 37篇玉米大斑病
  • 36篇病菌
  • 36篇大斑病菌
  • 35篇玉米大斑病菌
  • 29篇基因
  • 9篇生物信息
  • 9篇生物信息学
  • 9篇漆酶
  • 9篇黑色素
  • 9篇病害
  • 8篇基因芯片
  • 7篇酵母
  • 7篇克隆
  • 6篇生物信息学分...
  • 6篇酶基因
  • 6篇交配
  • 6篇发酵

机构

  • 65篇河北农业大学
  • 12篇北京农学院
  • 4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河北省农林科...
  • 2篇农业应用新技...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河北科技大学
  • 1篇天津市植物保...

作者

  • 73篇贾慧
  • 56篇董金皋
  • 49篇曹志艳
  • 15篇刘宁
  • 12篇郝志敏
  • 11篇司贺龙
  • 10篇韩建民
  • 10篇谷守芹
  • 9篇藏金萍
  • 8篇王艳辉
  • 7篇巩校东
  • 7篇张利辉
  • 7篇孟庆江
  • 7篇郭丽婕
  • 6篇张金林
  • 6篇王进忠
  • 6篇张红星
  • 6篇时翠平
  • 6篇刘慧
  • 6篇邢继红

传媒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植物保护学报
  • 4篇华北农学报
  • 4篇河北农业大学...
  • 2篇植物病理学报
  • 2篇中国植物保护...
  • 2篇中国植物保护...
  • 2篇中国植物病理...
  • 1篇北方园艺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病毒学
  • 1篇北京农学院学...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食品学报
  • 1篇科教文汇
  • 1篇科教导刊
  • 1篇全国球根花卉...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7篇2016
  • 11篇2015
  • 12篇2014
  • 9篇2013
  • 8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5
  • 1篇2004
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DHN黑色素与玉米大斑病菌附着胞膨压形成的关系被引量:15
2011年
【目的】探讨玉米大斑病菌胞内DHN黑色素在附着胞膨压产生过程中的作用,明确玉米大斑病菌的侵入机理。【方法】通过诱导玉米大斑病菌附着胞产生,确定附着胞形成的最佳条件,利用溶质排斥技术及incipient-cytorrhysis技术对玉米大斑病菌野生型菌株01-23和黑色素缺失突变体△St3hnr附着胞细胞壁孔径大小和膨压进行测定。【结果】野生型菌株01-23细胞壁孔径范围是2.1—2.7 nm,膨压在5.4 MPa左右;黑色素缺失突变体△St3hnr细胞壁孔径范围是2.7—3.3 nm,膨压在4.1 MPa左右;缺乏黑色素的附着胞不能形成高膨压,丧失了穿透能力。【结论】黑色素层对溶质分子外渗的阻挡作用导致了附着胞高膨压的产生,膨压产生的机械穿透力在玉米大斑病菌穿透基质平面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曹志艳贾慧朱显明董金皋
关键词:玉米大斑病菌附着胞膨压
玉米大斑病菌黑色素合成调控基因StMR1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玉米大斑病菌(Setosphaeria turcica)是引起玉米大斑病的一种丝状病原真菌,该病菌菌落正面灰黑色,背面黑色,菌丝及分生孢子黑褐色,细胞壁不透明。实验室前期研究表明,玉米大斑病菌能够产生DHN黑色素,其在附...
贾慧曹志艳董金皋
关键词:玉米大斑病菌黑色素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
玉米大斑病菌转录调控基因StMR1的获得及功能研究
玉米大斑病菌(Setosphaeria turcica)主要通过黑色素化的附着胞产生足够的机械压力穿透寄主组织进行侵染.大量结果表明,病原菌的生长、发育、黑色素代谢和致病性等均受到转录因子的调控.
孟庆江贾慧曹可可何玉莲曹志艳董金皋
百合病毒基因芯片、制备方法及利用该基因芯片检测百合病毒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百合病毒基因芯片、制备方法及应用该芯片进行百合病毒检测的方法,所述百合病毒基因芯片包括固相载体和固定在载体上的寡聚核苷酸探针,其中所述探针是选自百合无症病毒、黄瓜花叶病毒或百合斑驳病毒中的一种或多种病毒基...
王进忠贾慧董金臯郝少东王升启张志勇尚巧霞杨宝东
一种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及其在植物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株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ZLS‑3,保藏编号为CGMCC No.16480。上述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或/和发酵产物可用于防治玉米茎基腐病、玉米穗粒腐病、灰霉病;还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具有制备微生物制剂和肥料的应用前...
刘宁曹志艳董金皋贾慧 冀璇
百合病毒的DNA芯片检测技术研究被引量:20
2005年
根据已知的黄瓜花叶病毒,百合无症病毒、百合斑驳病毒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制备寡核苷酸芯片。用Cy3标记核苷酸引物,不对称RT-PCR扩增产物与芯片上的寡核苷酸探针杂交,荧光扫描仪检测并分析信号。研究制备的基因芯片能够检测侵染百合的3种重要病毒核酸的特异性荧光信号,该项技术具有特异、灵敏、快速的优点。
王进忠贾慧文思远王升启张民照赵祥云董金皋
关键词:黄瓜花叶病毒百合无症病毒百合斑驳病毒基因芯片
一种降血清胆固醇马克斯克鲁维酵母冻干菌粉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血清胆固醇马克斯克鲁维酵母冻干菌粉的制备方法,适用于降血清胆固醇功能性益生菌制剂及发酵乳制品的生产。本发明利用筛选自藏灵菇的马克斯克鲁维酵母K1和M3两株降血清胆固醇的菌种,经过活化和扩大培养、发酵、离心...
刘慧谢远红张红星贾慧钟思琼熊利霞高秀芝
玉米大斑病菌漆酶活性测定及基因片段的克隆被引量:4
2011年
为明确玉米大斑病菌中是否存在漆酶以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以ABTS为底物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了420nm下不同Cu2+浓度和不同缓冲液pH值条件下的玉米大斑病菌胞内漆酶活性。根据子囊菌已知漆酶Cu2+结合位点的保守区域设计简并引物,以玉米大斑病菌cDNA为模板扩增漆酶基因的特异片段。结果表明,玉米大斑病菌中存在漆酶,且漆酶活性与Cu2+浓度和缓冲液pH值相关,pH值为2.6,Cu2+浓度为250μmol/L时漆酶活性最高;通过PCR技术克隆获得了一个929 bp的基因片段,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该基因序列含有漆酶基因保守的Cu-oxidise superfam-ily,与其他子囊菌中漆酶的氨基酸序列具有60%以上的相似性。以上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玉米大斑病菌的漆酶功能奠定了基础。
曹志艳藏金萍贾慧李旭光王平
关键词:玉米大斑病菌漆酶ABTS克隆
金丝小枣中多酚类物质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采用酒石酸铁法测定金丝小枣枣皮、枣核中的多酚类物质含量。首次利用化学发光分析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定金丝小枣枣皮、枣核中间苯三酚和邻苯二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其清除自由基保护DNA等能力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间苯三酚和邻苯二酚对·OH、NO2-、DPPH具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由·OH引起的DNA损伤也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当间苯三酚和邻苯二酚质量浓度为60μg/mL时,体外抗氧化活性及清除自由基保护DNA作用最佳。本研究可为开发枣副产品的保健功能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和理论基础。
郝婕韩沫王艳辉时翠平贾慧董金皋
关键词:金丝小枣多酚体外抗氧化活性
玉米大斑病菌黑色素合成调控基因StMR1回复载体的构建被引量:2
2015年
为研究玉米大斑病菌黑色素合成调控基因St MR1的功能,采用PCR方法克隆得到St MR1基因3 021 bp的OFR序列,将其插入到含有色氨酸强启动子、GFP和bar基因抗性的质粒p BARKS1-e GFP上构建回复载体p BARKS1-MR-e GFP,通过测序、双酶切验证载体构建情况。结果显示,p BARKS1-MR-e GFP载体构建成功,可以进行基因回复转化试验。该结果为进一步确定黑色素合成调控途径,进而明确黑色素合成调控机制奠定基础。
贾慧郭丽婕曹志艳郑云梅
关键词:玉米大斑病菌黑色素调控基因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