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的临床意义
- 2010年
-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渐提高.糖尿病肾病极易合并血管性病,而糖尿病血管性病变是糖尿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早期以肾小球肥大为主要病理表现,后期以肾小球、肾小管间质的纤维化为主.
- 贺仆张芊陈永新
- 关键词:2型糖尿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糖尿病肾病血管性病变肾小球肥大
- 影响Roche生化QCS的因素及分析被引量:2
- 2006年
- 王民玉贺仆许苗
- 关键词:临床标本精密度生化
- 首乌益智胶囊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观察中药首乌益智胶囊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探讨其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用改良Pulsinelli四血管阻断(4-VO)法制造V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首乌益智胶囊组、脑复康组、盐水组,每组16只(雌雄各8只),并设假手术组10只(雌雄各5只)。给药20d后进行模型大鼠水迷宫测试和性激素水平的测定。结果首乌益智胶囊组大鼠的定位航行和空间探索试验测试成绩明显好于脑复康组和盐水组(P<0.05)。首乌益智胶囊组VD雌鼠治疗后E2、孕酮(P),水平明显高于脑复康组和盐水组;首乌益智胶囊组VD雄鼠治疗后E2水平明显低于脑复康组和盐水组,而睾酮(T)水平明显高于脑复康组和盐水组(均P<0.05)。结论首乌益智胶囊对VD大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之一是调整体内性激素水平。
- 李长生杨晓妮贺仆刘世青林梅青
- 关键词:首乌益智胶囊血管性痴呆性激素
- 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O/ET-1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 2003年
- 一氧化氮(NO)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信使,在抗肿瘤免疫及促肿瘤生长、转移等方面有着双重作用。NO主要参与机体正常生理活动,并具有细胞毒及免疫功能,是机体防御体系中的重要因子,尤其对肿瘤细胞的增殖、生长及死亡等方面影响较大。内皮素(ET)不仅是一种缩血管活性物质,而且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1990年Ohkubo发现,培养的人肾腺癌细胞能分泌ET-2,表明其在肿瘤的生长和分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以后许多研究表明,肿瘤细胞可产生ET-1,因而肿瘤患者的血中ET-1的水平较高。为了观察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O/ET-1水平变化,本研究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放射免疫法,对28例患者进行了血清NO、ET-1的检测,旨在探讨其治疗前后水平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
- 毕锋贺仆沈明
- 关键词:恶性肿瘤患者血清NO抗肿瘤免疫血管活性物质
-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Th1、Th2细胞因子及IFIT4相关性研究
- 2008年
-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干扰素诱导蛋白4(IFIT4)与细胞因子Th1、Th2的相关性。[方法]对2006年8月至2007年12月山东省千佛山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与病房的59例SLE患者进行检测,并与32名正常体检者对比。[结果]IFIT4 mRNA含量,SLE患者组高于对照组,SLE患者活动组高于非活动组(P<0.01);Th1(IFN-γ)细胞百分率和Th1/Th2型细胞比值,SLE患者组低于对照组,SLE患者活动组低于非活动组(P<0.01);SLE患者组的IFIT4 mRNA含量与SLEDAI积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Th1/Th2比值呈负相关(P<0.01)。[结论]SLE患者的IFN诱导蛋白IFIT4可影响细胞因子的表达,IFIT4的表达水平和Th1/Th2比值均影响SLE发病和活动性。
- 贺仆林浩杰
- 关键词:红斑狼疮TH1TH2
- MAXM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白细胞分类的评价
- 2002年
- 白细胞分类计数在临床检验常规工作中是一项广泛应用的检验项目,也是临床诊治病人所依据的重要指标之一,以前我们以人工分类的方法进行此项检查;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而且其结果受检验者水平影响很大,在国外已经出现了多种型号的血细胞自动分析仪,并且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检验中.
- 沈明贺仆毕锋邱贵平
- 关键词:白细胞分类计数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th1/th2失衡的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th1/th2的失衡状况。方法利用三荧光标记法流式细胞术检测抗细胞表面抗原,抗细胞因子。检测出CD4+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4-及CD4+IFN-γ-IL-4+细胞作为Thl及Th2细胞,从单细胞水平研究初发SLE患者Thl/Th2平衡。结果未用药治疗的SLE病人其Thl细胞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2)。31例SLE患者按Thl/Th2可分成两组,Thl/Th2降低组与Thl/Th2升高组。Thl/Th2降低组其Thl细胞的降低十分明显。Thl/Th2升高组中Thl细胞仅轻度下降。结论Thl型反应与Th2型反应均参与了SLE的发病。不同患者可能免疫系统的异常并不同。
- 贺仆孙涛
- 关键词:红斑狼疮THL细胞TH2细胞白细胞介素4
- 高血压患者绝经前后脂蛋白(a)及血脂含量变化
- 2002年
- 为了解妇女绝经后冠心病的发病情况,探讨血清蛋白(a)[LP(a)]及血脂的影响.本文对124例女性高血压患者绝经前后血清LP(a)含量及血脂进行了检测.报告如下.
- 邱贵平沈明贺仆
- 关键词:高血压患者绝经前后脂蛋白血脂绝经后冠心病血清蛋白
- 潜血试验诊断感染性腹泻的临床应用
- 2011年
- 镜检大便白细胞是临床上诊断感染性腹泻的常用方法之一,但这种检查不仅要求标本新鲜,而且常将其他细胞、包囊、真菌等误认作白细胞,还有病人自己所取的标本影响较大.在此,介绍用潜血试验诊断感染性腹泻.
- 贺仆张芊
- 关键词:感染性腹泻潜血试验白细胞标本
- 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丙戊酸钠对胃癌细胞浸润转移的影响
- 2010年
- 目的 探讨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丙戊酸钠对胃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肿瘤细胞体外迁移实验和Tanswell小室侵袭模型评价丙戊酸钠对BGC-823细胞浸润转移能力的影响.同时检测BGC-823细胞中MMP-2、MMP-9的表达来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 对照组细胞培养24小时后迁移细胞数目较多,而丙戊酸钠试验组细胞迁移数目随药物浓度升高而逐渐减少(p〈0.001);对照组穿过聚碳酯膜细胞数目明显高于药物实验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01);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MMP-2、MMP-9蛋白表达被明显下调.结论 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丙戊酸钠可显著抑制胃癌细胞侵袭转移,通过调节染色体组蛋白乙酰化水平下调金属基质蛋白酶(MMP-2、MMP-9)表达可能是其发挥作用的主要机制之一.
- 赵霞邵贝贝贺仆
- 关键词:胃癌丙戊酸金属基质蛋白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