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汉梅

作品数:21 被引量:105H指数:6
供职机构: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儿童
  • 6篇病毒
  • 4篇毒性
  • 4篇护理
  • 4篇病毒性
  • 3篇脑炎
  • 3篇静脉
  • 3篇病毒性脑炎
  • 2篇婴幼
  • 2篇婴幼儿
  • 2篇哮喘
  • 2篇小儿
  • 2篇疗法
  • 2篇孟鲁司特
  • 2篇激素
  • 2篇肺功
  • 2篇肺功能
  • 1篇单药治疗
  • 1篇蛋白
  • 1篇电刺激

机构

  • 18篇重庆三峡中心...

作者

  • 18篇谭汉梅
  • 6篇何扬帆
  • 6篇莫运波
  • 6篇杨炳中
  • 3篇谭中友
  • 3篇牟群英
  • 3篇谭忠友
  • 3篇何杨帆
  • 2篇甘萍
  • 2篇张红兵
  • 2篇龚福进
  • 1篇向华居
  • 1篇彭哲
  • 1篇余秀兰
  • 1篇陈红兵
  • 1篇何远娜
  • 1篇余洁
  • 1篇程艳
  • 1篇贵芳

传媒

  • 5篇中国误诊学杂...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药房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解放军护理杂...
  • 1篇护理研究(下...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全国儿科护理...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肠外表现14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3
2010年
目的了解轮状病毒性肠炎所致多器官损害的特点,探讨其发生的可能机制,为临床医生认识该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儿内科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145例确诊为轮状病毒性肠炎并发肠外器官损害的病例资料。结果145例轮状病毒肠炎伴发肠外脏器损害,主要表现为循环系统(57.2%)、呼吸系统(44.1%)、肝脏(17.2%)、神经系统(15.2%)的损害及严重电解质紊乱高渗血症(12.4%)。结论轮状病毒不仅引起肠道内感染,还可引起循环系统、呼吸系统、肝脏及中枢神经系统等全身多个系统的病变。而且,肠外器官的表现往往是较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应该引起临床医生的广泛重视。
何扬帆杨炳中谭汉梅张红兵
关键词: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多器官损害
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婴幼儿癫痫56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8
2012年
目的:研究左乙拉西坦(Levetiracetam,Lev)单药治疗不同类型婴幼癫痫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自身对照随访研究56例不同类型婴幼癫痫患儿使用Lev单药口服治疗,Lev起始剂量10 mg/(kg.d),分2次服用,每3-7 d增加5-10mg/(kg.d),维持剂量20-40 mg/(kg.d);经1-2周增加至平均剂量为35 mg/(kg.d)。治疗后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完全控制发作29例,占51.78%;有效15例,占26.78%;无效12例,占21.44%。不良反应以厌食、嗜睡、情绪激动,行为异常为主。结论:Lev单药治疗婴幼儿各型癫痫均有效,尤其对于部分性发作、肌阵挛发作等具有较好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轻,是一种安全性好、疗效佳的抗癫痫新药,对婴幼儿癫痫的治疗值得推广使用。
程艳谭忠友何扬帆谭汉梅莫运波甘萍
关键词:癫痫婴幼儿
双联输液单及摆药单的临床应用
2007年
谭汉梅牟群英
关键词:摆药输液单护理差错事故静脉输液电脑系统
拉米夫定、雷公藤总苷联合蝮蛇抗栓酶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雷公藤总苷联合蝮蛇抗栓酶(LTA方案)治疗儿童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的疗效。方法对住院的60例确诊为HBV-GN患儿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以拉米夫定100mg/d,1次/d,口服12个月;雷公藤总苷片0.5mg/(kg.d),2次/d,口服,12个月;蝮蛇抗栓酶0.01U/(kg.d)静脉滴注,1次/d,治疗3d。对照组仅予雷公藤总苷0.5mg/(kg.d)治疗12个月。疗程结束后根据《中药新药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和《中药新药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判定标准判定二组患儿的疗效。采用PEMS3.1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观察组患儿临床控制10例(33.3%),显效9例(30.0%),有效10例(33.3%),无效1例(3.3%),总有效率96.7%;对照组临床控制6例(20.0%),显效4例(13.3%),有效10例(33.3%),无效10例(33.3%),总有效率66.7%。二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尿蛋白总有效率93.3%,尿红细胞总有效率96.6%;而对照组分别为76.6%和80.0%,二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3.二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肝肾功能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更明显,二组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拉米夫定、雷公藤总苷联合蝮蛇抗栓酶治疗儿童HBV-GN安全有效。
杨炳中何杨帆谭中友谭汉梅
关键词:拉米夫定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雷公藤总苷蝮蛇抗栓酶儿童
重庆市万州区2016~2018年柯萨奇病毒A组16型所致手足口病的流行现状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重庆市万州区2016-2018年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所致手足口病的流行现状。方法选取2016-2018年本市3家儿童医院或综合性医院儿科作为CoxA16感染手足口病监测哨点,结合手足口病个案及暴发数据分析CoxA16感染手足口病发病情况,调查人群年龄、时间分布特征。结果本市手足口病普通病例CoxA16感染率分别为2016年(24/50)、2017年(29/60)、2018年(42/88);CoxA16感染手足口病病例发病率主要集中于3月-6月;各年龄组CoxA16感染手足口病年均估算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升高而降低,高发年龄组是1-4岁;各月龄组CoxA16感染手足口病年均估算发病率随着月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高发月龄组是6-11月;各月份CoxA16感染手足口病估算发病率不同,高发月份是4-6月。结论2016-2018年本市CoxA16感染手足口病常发生于4-6月份、1-4岁及6-11月龄儿童群体。
莫运波谭汉梅
关键词:柯萨奇病毒A组16型手足口病
人免疫球蛋白联合辅酶Q_(10)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观察人免疫球蛋白联合辅酶Q10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儿科住院的病毒性脑炎患儿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2组均予抗生素、激素、病毒唑、降颅内压、能量合剂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辅酶Q1010mg,tid,连续口服2周;人免疫球蛋白300mg·kg-1·d-1,5d为l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脑电图及影像学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8.63%,对照组为70.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脑电图、脑CT及核磁共振成像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人免疫球蛋白联合辅酶Q10治疗病毒性脑炎患儿疗效可靠,对脑电图及影像学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值得进一步探讨。
杨炳中何杨帆谭中友谭汉梅
关键词:辅酶Q10人免疫球蛋白病毒性脑炎小儿脑电图
28例儿童病毒性脑炎死亡病例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分析探讨儿童病毒性脑炎死亡病例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1999年4月至2009年2月间儿内一科28例入院诊断为病毒性脑炎的死亡儿童(男性18例,女性10例;年龄6个月至12岁,中位年龄5.5岁)的临床症状、体征、多项实验室和辅助检查以及病理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患儿中死于脑干功能衰竭15例(53.6%),死于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9例(32.2%),死于肺部感染4例(14.2%);脑脊液特异性IgM抗体检测阳性率为82.1%,血清心肌酶、脑电图异常率为100%;心电图异常率为71.4%,CT异常率为71.4%。结论本组儿童病毒性脑炎多死于脑干功能衰竭,病变以额、颞叶为主且伴有血清心肌酶谱和脑电图异常,动态监测血清心肌酶、脑电图有助于病毒性脑炎的诊断和预后判断。
何扬帆谭忠友谭汉梅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儿童
住院学龄儿童护理需求及满意度相关因素调查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分析儿童医院病房学龄儿童护理需求及满意度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儿童医院住院学龄儿童患儿200例,采用发放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91份,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住院学龄儿童需求范围广泛;年龄与所在科室住院学龄儿童对生理舒适方面的需求有影响;住院学龄儿童对护理工作的总体满意度较高;满意度与护理需求的排序基本一致。结论:护理工作需求满足患儿各方面的需求,以促进其全面康复。
谭汉梅
关键词:儿童病人满意问卷
FeNO检测在儿童哮喘治疗中的临床价值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究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检测在儿童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nhaled corticosteroids,ICS)剂量调整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53例初次诊断或既往虽被诊断哮喘但尚未按哮喘规范治疗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队列研究方法将哮喘患儿随机分为FeNO组和对照组,在入组后3、6、9、12个月时入院随访,对照组根据哮喘控制水平、肺功能检测结果调整ICS剂量,FeNO组在此基础上联合FeNO检测结果进行调整。随访1年后,观察2组间哮喘控制情况和ICS用药剂量。结果:入组时2组间临床特征无差异。随访1年后FeNO组哮喘患儿ICS使用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13.85(7.45~20.23)vs.28.07(19.38~36.76),P=0.008],且FeNO组停药患儿数量多于对照组(P=0.014)。结论:FeNO作为一种无创的检验手段,可以反映气道炎症情况,可作为指导哮喘儿童ICS剂量的监测指标之一。
莫运波周刚刘玉姣谭汉梅何晓玲彭哲余洁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呼出气一氧化氮肺功能吸入性糖皮质激素
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的护理干预及体会
2016年
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的护理干预方法及体会。方法:对13例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进行保护隔离,给予抗生素联合免疫球蛋白进行静脉滴注,并加强皮肤、口腔护理及心理支持等护理干预措施。结果:13例患儿无并发症发生,痊愈出院。结论:正确的护理干预措施在金黄色葡萄球菌综合症患儿康复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有效的皮肤护理尤其重要,而高度的责任心,高超的护理技术是患儿早日康复的保障。
何晓玲谭汉梅
关键词: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护理干预皮肤护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