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丽菊
- 作品数:83 被引量:409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908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海水中天然细菌对不同生源要素有机物的矿化作用被引量:5
- 2016年
- 海洋异养细菌是微食物网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消耗海洋中的溶解有机物并进行细菌的二次生产。细菌对不同种类的溶解有机物分解速率不同,并且有机物的生物利用率影响细菌的生长。研究了含有不同生源要素的4种溶解有机物(DOM)在海洋异养细菌存在下的矿化作用及对细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不同生源要素的有机物,对海洋天然异养细菌的生长均有促进作用,其比生长速率(μ)的大小顺序为:N>C>P>S>对照组,说明含氮有机物更有助于细菌的生长;细菌生长效率(BGE)的大小顺序为:对照组>C>P>N>S,说明细菌的二次生产跟有机物的分解速率没有直接相关性;单个细菌对有机物的消耗速率I为:N>C>P>S>对照组,说明细菌生长速率与有机物消耗速率直接相关;有机物的生物可利用性顺序为:N>C>P>S>对照组,与有机物的消耗速率顺序一致。上述结果表明,具有相同结构但不同生源要素的有机物的矿化速率存在差异,含氮有机物最容易分解,其次是含碳有机物,然后是含磷有机物,含硫有机物分解最慢,说明细菌对含有不同生源要素有机物的分解利用存在差异。
- 谭丽菊肖慧Craig A.Carlson王江涛
- 关键词:异养细菌溶解有机物生源要素矿化作用
- 青岛李村河-胶州湾流域水体中雌激素的研究
- 为了有效富集水体中的痕量雌激素(雌酮、雌二醇、雌三醇、雌炔醇),本文对常用的C-18硅胶颗粒进行了表面改性。将含疏水烷基的20碳烷或25碳烷加入到C-18硅胶吸附剂中,通过正交试验研究改性作用的最佳条件。用填有上述改性填...
- 周昕王江涛谭丽菊
- 关键词:表面改性雌激素水体GC-MS
- 长江口邻近海域总悬浮颗粒物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4
- 2020年
- 于2016年7月对长江口邻近海域进行了5个连续站位的周日观测,对该海域夏季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全水层分析,并结合2014年7月和2015年7月该海域的调查资料,分析了TSP与其他物理化学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该海域TSP质量浓度的空间分布为底层高、表层低,并在一天时间内存在周期性波动.TSP整体质量浓度变化主要由陆地输入、垂向混合和生物初级生产三者共同决定.中层水的TSP质量浓度变化与半日潮周期相吻合,初步判断是由生物作用主导;海流引起的沉积物再悬浮则对底层TSP质量浓度的分布起主要作用.此外,特殊天气如台风也会显著改变TSP的质量浓度,可使其增加一个数量级.
- 梁洲潘扬航祝嗣腾罗承书谭丽菊
- 关键词:总悬浮颗粒物长江口影响因素
- 长江口邻近海域化学需氧量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20年
- 基于2016年7月长江口邻近海域海洋调查项目测得的化学需氧量(COD)等调查数据,对该海域COD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进而通过对比2015年和2016年的COD数据,对2016年夏季该海域的有机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显示:2016年7月该海域COD范围为0.07~3.21 mg/L,平均值为0.62 mg/L.相比于2015年同一时段,10 m层与底层COD水平较为稳定,而表层COD水平有所下降(低约0.44 mg/L),表明COD主要受到生源有机物和陆源有机物输入的共同影响.
- 潘扬航梁洲王浩男万霖谭丽菊葛田田
- 关键词:化学需氧量长江口有机污染
- 海洋微塑料来源、分布及生态效应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20年
- 微塑料广泛分布于世界范围内的大洋和近海海域。作为新兴的污染物,微塑料对海洋生态环境威胁巨大。微塑料可以直接或间接被海洋动物摄入,导致其生长减缓或停滞、繁殖被抑制、寿命减短、进食量降低、耗氧量以及酶活性改变。微塑料与海洋浮游植物相互作用会对其生长、光合作用、氧化应激能力等产生影响。然而,微塑料对海洋浮游植物的致毒机理尚未完全明朗,还需更多的相关研究以探明其毒性效应机制。为保护海洋环境安全,更好的治理微塑料污染问题,有必要加强微塑料的相关研究,同时采取一系列有力的政策法规来监管塑料及微塑料的使用。
- 王江涛赵婷谭丽菊黄文秋朱晓琳赵卫红
- 关键词:污染生态效应致毒机制
- 2016年夏季长江口邻近海域海洋参数的数据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于2016年7月19—24日,在长江口邻近海域5个连续站获取了温度、盐度、营养盐浓度、化学需氧量、叶绿素a浓度和总悬浮颗粒物浓度等18个海洋参数数据,通过综合运用K值聚类、斯皮尔曼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法等,划分了夏季在122.7°E附近的水团分布情况,并进一步探究了各海洋参数间的相关性及其驱动力.结果表明:夏季长江口调查海域可划分为3个水团,初步判断为长江冲淡水、陆架混合水以及两者相互混合而成的水团;海洋参数主要受物质垂向输送、浮游植物生产和悬浮颗粒物3个因素控制.
- 梁洲潘扬航张锦辉董洪哲谭丽菊
- 关键词:长江口
- 青岛近海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多氯联苯和有机氯农药的含量和分布特征被引量:45
- 2010年
-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方法对青岛近海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多氯联苯(PCBs)和有机氯农药(OCPs)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PAHs、PCBs和OCPs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PAHs、PCBs和OCPs的均值分别为684.80、6.87和13.52ng·g-1,含量变化均呈近岸高、远岸低的分布规律.燃料的高温燃烧排放对本研究海域沉积物中PAHs有较大贡献;PCBs主要来源于工业及生活排放,但已受到控制;沉积物中HCHs存在工业和农业双重污染源输入,DDT主要是由于历史上使用农药造成,且在表层沉积物中受到好氧微生物降解.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结果相比,调查海域沉积物中PAHs、PCBs和OCPs的污染程度及生态风险均处于较低水平.
- 王江涛谭丽菊张文浩连子如
- 关键词:多环芳烃多氯联苯有机氯农药青岛近海表层沉积物
- 高温燃烧法测定海水中的溶解有机碳被引量:7
- 1999年
- 1997年5月在莱州湾、1997年7月在东海、1997年11月在胶州湾采集了海水样品,用高温燃烧法测定了这些水样中的溶解有机碳(DOC)浓度,讨论了系统空白和标准曲线的选择对高温燃烧法测定结果的影响,并与紫外/过硫酸钾法的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在准确测定和校正系统空白的条件下,用高温燃烧法对东海、莱州湾和胶州湾水样DOC的测定结果与紫外/过硫酸钾法基本相同。
- 王江涛谭丽菊赵卫红
- 关键词:溶解有机碳
- 一种自动监测海水中总有机碳的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监测海水中总有机碳的装置,它包括无机碳去除单元、进样单元、氧化单元、冷却单元、气液分离单元和二氧化碳检测单元,待测样品通过无机碳去除单元吹除无机碳,然后通过六通阀送入到管路中,与过硫酸钾硼酸钠溶液...
- 王江涛谭丽菊李月
- 浙江南部近海沉积物柱状样中脂类生物标志物的组成及形态分布被引量:2
- 2011年
- 分析了浙江南部近海(东海陆架泥质区)沉积物柱状样中游离态和碱不稳定结合态脂类生物标志物的组成。沉积物中的脂肪酸呈现以C16脂肪酸为主峰的单峰形分布趋势,具明显偶碳优势,除表层沉积物中脂肪酸以游离态为主外,结合态为柱状样中脂肪酸的主要存在形态,脂肪酸的垂直分布主要由降解作用控制;以甾醇和脂肪醇为主体的醇酮组分主要以游离态形式存在于沉积物中,但植醇主要分布于结合态中,降解作用同样是决定醇酮组分垂直分布的主要因素,只是对于烯酮来说,东海水体的富营养化很可能也极大影响了其垂直分布,另外在1950—1969年左右的沉积物中,多种脂类物质的含量出现异常,经分析这很可能反映了1954年长江特大洪水和1969年长江中下游洪水对当时东海上层水体生态系统的影响;烷烃呈现以C29,C31和C17烷烃为主峰的双峰形分布趋势,游离态为烷烃的主要存在形式,且UCM(不可分辨成分)峰仅出现在游离态烷烃组分的气相色谱图中。
- 王江涛杨庶谭丽菊胡佶
- 关键词:沉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