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赛萍
- 作品数:5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元胡种苗质量标准研究及大叶元胡试管块茎体系建立
- 本试验从元胡种苗质量标准和大叶元胡试管块茎体系建立两处着手,做了如下研究:元胡种苗检验规程研究、元胡种苗分级研究、元胡种苗分级与生长发育的关系研究、两种叶型元胡种质研究、大叶元胡试管块茎研究,结果概括如下:
建立了...
- 谢赛萍
- 关键词:检验规程生长发育
- 规范化种植延胡索药材的质量评价被引量:3
- 2010年
- 通过对江西红壤丘陵坡地规范化种植的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 W.T.Wang)中延胡索乙素、重金属和农残连续4年跟踪检测分析,对延胡索的药效成分和安全性进行质量评价。延胡索乙素含量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重金属含量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农药残留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结果表明:电视延胡索乙素含量为0.066%~0.088%,重金属铅0.76mg/kg、镉0.22mg/kg、砷0.0025mg/kg、汞0.007mg/kg、铜5.26mg/kg、有机氯农药六六六0.033mg/kg,滴滴涕和五氯硝基苯为痕迹量。延胡索新种植区---江西红壤丘陵坡地规范化种植的延胡索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及《药用植物及制剂外经贸委绿色行业标准》WM/T2-2004的规定。
- 陈彩霞李艾莲兰金旭杨念婉叶全裕谢赛萍
- 关键词:延胡索延胡索乙素重金属农残
- 2种叶型元胡叶片的显微特征及主成分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比较2种叶型的元胡(Corydalis yanhusuo W.T.W ang)(大叶元胡与小叶元胡)叶片在显微结构上的区别,为元胡的分类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采用石蜡切片法和临时装片法分别制作元胡的叶片横切片和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利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并对其显微特征参数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大叶元胡的叶片和叶肉组织厚度显著高于小叶元胡;其维管组织在数量上和大小上均优于小叶元胡;大叶元胡叶下表皮细胞垂周壁为深波状,气孔器呈椭圆形,小叶元胡下表皮细胞垂周壁为平直状,气孔器呈近圆形;大叶元胡的主成分值显著高于小叶元胡。[结论]大、小叶元胡叶片的显微结构存在显著差异。
- 谢赛萍兰金旭陈彩霞杨念婉崔思然李艾莲
- 关键词:元胡主成分分析
- 延胡索种茎分级与药材产量及质量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2
- 2017年
- 为探讨延胡索种茎分级与药材产量和质量的关系,通过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确定延胡索种茎的分级指标,利用K-均值聚类分析将32份延胡索材料分为3级。以各等级种茎为处理连续2年进行田间对比试验,于生长期测定延胡索植株的生长指标、光合效率及产量参数,收获后室内测定延胡索药材有效成分含量,确定净度和最大直径为延胡索种茎的分级指标,初步确立了延胡索种茎的质量分级标准。结果表明:其中Ⅰ级延胡索种茎,净度≥98%,直径≥1.85cm;Ⅱ级延胡索种茎,净度≥95%,种苗直径≥1.50cm;Ⅲ级延胡索种茎,净度≥92%,种苗直径≥1.00cm。不同等级延胡索种茎对植株生长、光合效率及产量有显著影响,均表现为:Ⅰ级>Ⅱ级>Ⅲ级。Ⅰ、Ⅱ级种茎对延胡索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均与Ⅲ级差异显著;有效成分延胡索乙素含量表现为:Ⅲ级(0.086%)>Ⅱ级(0.085%)>Ⅰ级(0.081%),三者差异不显著,但均高于《中国药典》(2015年版)0.05%的标准。
- 陈彩霞李艾莲谢赛萍
- 关键词:延胡索光合参数延胡索乙素
- 金荞麦变异株系光合参数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被引量:1
- 2010年
- 为了探讨金荞麦变异株系在快速生长期的光响应和光合日变化规律,培育新种质,以Co60γ辐照绿茎金荞麦根茎(对照)及得到的红茎、红叶诱变株系植株为试验材料,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连续2年进行了光合参数测定。结果表明:红叶和红茎株系在弱光下具有较好的光利用能力,而绿茎株系在强光下具有较强的光合作用能力;3种金荞麦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由于气孔限制的影响,具有"光合午休"现象;日光合进程中,绿茎的光合速率高于红茎和红叶;光照和温度是影响金荞麦光合作用的主要影响因素,红茎的光合作用需要高大气CO2浓度,而高的大气CO2浓度却抑制了绿茎和红叶的光合作用,低湿也是影响红叶光合作用的重要因子。研究结果说明金荞麦变异株系的光合能力明显弱于绿茎对照植株。
- 兰金旭陈彩霞杨念婉谢赛萍李艾莲
- 关键词:金荞麦光合速率红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