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福源
- 作品数:17 被引量:39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科技计划项目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江西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艾滋病伴播散型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检测分析
- 2012年
- 目的评价艾滋病(AIDS)患者合并播散型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运用淋巴结穿刺、骨髓涂片及骨髓病理三种检测方法观察马尔尼菲青霉菌在细胞内外的形态特点;抽取患者血液、骨髓进行真菌培养,分别观察25℃和37℃条件下马尔尼菲青霉菌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生长情况及菌落形态,并作乳酸酚棉兰染色于显微镜下观察菌体形态特征。结果细胞学结果:在部分单核巨噬细胞或其它组织细胞胞浆内外可见少量呈团分布,大小不一,呈圆型、椭圆型、腊肠形,有1-3个紫红色小核,胞浆较丰富,呈淡兰色病原体;培养特点及显微镜下形态特征:马尔尼菲青霉菌在25℃条件下为青霉相,菌落生长较快,产生玫瑰红色素,镜下可见无色透明分隔菌丝、帚状枝、单链分生孢子等。37℃条件下为酵母相,菌落生长非常缓慢,呈酵母样型,湿润不产色素,显微镜下特征为圆形、椭圆形或长形酵母样菌体,可见关节孢子。结论细胞形态学检测有助于播散型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的早期诊断。
- 吕小林谢福源万腊根
- 关键词:艾滋病马尔尼菲青霉菌
- 100例全血细胞减少的病例回顾
- <正>目的:通过回顾100例全血细胞减少的病例,探讨其发病的主要病因。方法:回顾2007年1—6 月送检我科的100例全血细胞减少的骨髓片,门诊34例患者,住院66例患者,其中男性43例,女性57例,年龄在7—80岁,中...
- 玄风华谢福源
- 文献传递
- 子宫颈细胞人乳头瘤病毒 L1壳蛋白的表达与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讨子宫颈细胞人乳头瘤病毒(HPV)L1壳蛋白的表达对宫颈细胞恶性转化及细胞免疫的影响,解析针对宫颈癌进行HPV L1壳蛋白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鹰潭市人民医院2012年7月~2014年12月期间在妇科门诊就诊妇女280例,对所有入组人员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查(LCT),同时,应用赛泰细胞/组织HPV检测试剂盒对L1壳蛋白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以检测脱落细胞中HPV L1壳蛋白的表达,采用Cervista HPV检测系统进行HPV检测,将宫颈活检病理学结果作为基线进行比较,按照病变不同程度分为上皮内病变阴性(NILM)、非典型性鳞状上皮细胞(ASC)、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和鳞状上皮癌(SCC)5组,对比分析HPV L1壳蛋白表达在不同程度病变中的阳性表达率情况。采用ELISA检测细胞中白细胞介素2(IL-2)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清细胞中免疫细胞亚群的情况。结果:HPV L1壳蛋白阳性率随着宫颈活检确定的宫颈病变级别的加重而呈现下降趋势,在SCC中的表达为0。各组间HPV L1壳蛋白阳性表达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L-2水平随着HPV L1壳蛋白表达阳性率升高而减少,TNF-α水平随着HPV L1壳蛋白表达阳性率升高而增加(P<0.05);HPV L1壳蛋白阳性表达伴随着免疫激活性细胞亚群的减少,免疫抑制性免疫细胞群体的增加(P<0.05),且具有强相关性。结论:子宫颈细胞HPV L1壳蛋白表达的检测对于判断宫颈细胞恶性转化以及机体细胞免疫状态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上加以应用。
- 周斌苏学英左新华谢福源
-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宫颈癌L1壳蛋白细胞因子免疫细胞
- 10例急性混合性白血病实验室诊断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评价细胞形态、细胞化学染色、细胞染色体核型、免疫分型等实验室指标在急性混合性白血病(HAL)中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急性粒淋混合性白血病患者资料,并对其细胞化学染色、免疫分型、染色体核型等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按细胞形态及细胞化学染色可将10例患者分为HAL4例,ALL3例,M12例,M2/M41例;染色体核型分析中,有4例发生核型异常,其中染色体易位3例,染色体丢失1例;免疫表型分析中,同时表达My+/B-Ly+者6例,My+/T-Ly+双表达4例。结论细胞形态、细胞化学染色、染色体分型作为HAL诊断的常用实验室指标,其特异性较低;而免疫分型是以细胞分化抗原作为检测导向,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可作为HAL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主要检测手段。
- 吕小林谢福源陆素贞
- 关键词:急性混合性白血病免疫分型染色体核型
- 多毛细胞白血病1例资料分析
- HCL细胞属于B细胞族中的异型细胞,以淋巴样细胞增生紊乱为特征的慢性增殖性疾病,这种白血病比较少见,发病率占全部白血病的2%,该病起病隐匿,病情进展缓慢,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女比例约为4-6:1,常伴有脾大、骨髓纤...
- 吕小林万腊根谢福源
- 1例艾滋病伴播散型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骨髓细胞形态学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马尔尼菲青霉菌(penicillium mameffei,PM)是青霉菌属中唯一的温度双向型真菌,属条件致病菌,主要感染免疫力低下患者,特别是艾滋病(HIV)患者。马尔尼菲青霉菌侵入机体后具有侵犯血管的习性和潜能[1],临床多以播散型为主,常累及肺、肝脏、
- 吕小林万腊根谢福源胡雪飞
- 关键词:艾滋病马尔尼菲青霉菌骨髓细胞
- 人乳头状瘤病毒与人类疱疹病毒重叠感染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中的意义被引量:10
- 2020年
-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与人类疱疹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重叠感染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及宫颈癌发病中的意义.方法收集留存归档的组织标本的CIN 92例及宫颈鳞癌49例,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HPV、EBV表达,并取同期因子宫良性疾病切除子宫但光镜下宫颈上皮无异常病变的30例患者的宫颈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统计各组HPV、EBV及两者重叠感染率,分析HPV、EBV重叠感染在宫颈癌发病中的意义.结果整体比较:随宫颈上皮病变的进展,HPV、EBV阳性率上升(P<0.05).组内比较:正常宫颈组织HPV、EBV阳性率低于CINⅡ~Ⅲ级、宫颈癌组织(P<0.05),CINⅠ级HPV、EBV阳性率低于CINⅡ-Ⅲ级、宫颈癌组织(P<0.05),CINⅡ~Ⅲ级HPV、EBV阳性率又低于宫颈癌组织(P<0.05);正常宫颈组织HPV+EBV阳性率低于CINⅡ~Ⅲ级、宫颈癌组织(P<0.05),CINⅠ级HPV+EBV阳性率低于CINⅡ~Ⅲ级、宫颈癌组织(P<0.05),CINⅡ~Ⅲ级HPV+EBV阳性率低于宫颈癌组织(P<0.05);析因分析显示:HPV、EBV重叠感染对宫颈癌发病存在协同影响(F=5.687,P<0.05).结论HPV感染参与CIN及宫颈癌发病过程;EBV感染与高级别CIN、宫颈癌发病有关;两者重叠感染与宫颈癌发生有关,或可能存在协同作用,共同参与宫颈癌变进展.
- 周斌谢福源苏学英左新华
-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癌人乳头状瘤病毒人类疱疹病毒
- 姜黄素联合全反式维甲酸诱导耐药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0
- 2013年
- 本研究旨在探讨姜黄素联合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耐药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分化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以耐药的NB4-R1细胞为实验对象,对细胞进行计数和细胞形态学观察,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姜黄素单用或联合ATRA对NB4-R1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用Western blot检测AKT磷酸化在细胞分化中的变化。结果显示,全反式维甲酸对NB4-R1细胞增殖无影响,但可增强姜黄素对NB4-R1生长的抑制作用。单用姜黄素或全反式维甲酸对细胞分化无影响,姜黄素联合全反式维甲酸可明显诱导细胞CD11b表达,细胞在形态上呈明显分化特征。全反式维甲酸可在短时间内促进NB4细胞AKT第473苏氨酸磷酸化,而对NB4-R1细胞中的AKT磷酸化影响不大。姜黄素可以促进NB4-R1细胞AKT磷酸化,而联合全反式维甲酸可进一步增强AKT磷酸化。结论:PI3K/AKT通路失活可能是导致APL细胞耐药的因素之一,而姜黄素通过活化PI3K/AKT信号通路逆转APL耐药,促进NB4-R1细胞分化。
- 陈唐勇徐芬孔蕴源闻芳谢福源万腊根张长林
- 关键词:姜黄素维甲酸耐药细胞分化
- 10例急性混合性白血病实验室诊断分析
- 吕小林谢福源陆素贞
- 讨论伴t(8;21)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形态学改变被引量:3
- 2007年
- t(8;21)易位是M2型急性髓系白血病相关的一种特异性染色体重排,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造血和淋巴系统疾病最新分型,建议只要检出克隆性重现性细胞遗传学异常或AMLl/ETO,即可诊断为t(8;21)AML.通过复阅本院近三年来发现的34例t(8;21)AML,讨论其形态学改变,现报告如下.……
- 玄风华谢福源
-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形态学改变克隆性淋巴系统疾病早幼粒细胞染色体重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