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植涛

作品数:5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理学

主题

  • 5篇从头算
  • 4篇从头算研究
  • 3篇配合物
  • 2篇NI
  • 1篇电荷
  • 1篇电荷转移
  • 1篇电荷转移复合...
  • 1篇三硝基
  • 1篇三硝基苯
  • 1篇双齿
  • 1篇烷烃
  • 1篇硝基
  • 1篇硝基苯
  • 1篇混配配合物
  • 1篇钒配合物
  • 1篇复合物
  • 1篇
  • 1篇
  • 1篇
  • 1篇

机构

  • 5篇中山大学
  • 1篇香港科技大学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许植涛
  • 5篇郑康成
  • 2篇黄加多
  • 2篇刘汉钦
  • 1篇饶火瑜
  • 1篇康北笙
  • 1篇陈忠宁
  • 1篇林振阳
  • 1篇沈勇
  • 1篇何峰
  • 1篇云逢存

传媒

  • 2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分子科学学报
  • 1篇Chines...
  • 1篇有机化学

年份

  • 4篇1999
  • 1篇199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Fe、Co、Ni双齿巯基配合物从头算研究被引量:16
1998年
运用Gaussian94量子化学程序包,采用LanL2DZ基组,对Fe(Ⅲ)、Co(Ⅲ)、Ni(Ⅱ)与Hmpo(2-巯基氧化吡啶)的双齿配合物Fe(mpo)3、Co(mpo)3、Ni(mpo)2进行从头算研究。讨论这些配合物的稳定性、分子轨道能量、原子电荷分布以及最高占据轨道的特征等,为过渡金属双齿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分析及其在酶与蛋白质中的活性部位研究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郑康成饶火瑜何峰许植涛刘汉钦
关键词:从头算配合物
三配位Ni_2Ru膦巯基配合物模型从头算研究被引量:3
1999年
运用Gaussian94W量子化学程序,对膦巯基配合物NiRu(mp)3(Hmp)(PBu3n)3三配位镍与钉部份的简化模型进行从头算研究,探讨配合物的电子结构、成键特征、电荷分布规律以及对Ni三配位的影响因素等.计算结果表明:在简化模型中存在着较明显的三配位Ni原子与Ru原子之间 相互作用,这种金属原子间直接的作用也许是三配位Ni(1)结构的主要原因。其次,Ni(2)核部份的存在对该配合物的电子结构与稳定性有较大的影响。同时,作为桥联双核的配位S原子明显的供电子效应也是一个有关的因素.计算结果还表明:电子自旋布居集中在Ni(1)的位置上。
郑康成许植涛陈忠宁康北笙林振阳
关键词:配合物混配配合物
三硝基苯-对位取代苯酚负离子荷移复合物从头算研究被引量:4
1999年
运用G94W量子化学程序,在HF/3-21G基组水平上对三硝基苯-对位取代苯酚(取代基:CH_3O-,CH_3-,Cl-)负离子的电荷转移复合物进行从头计算。把电荷转移复合物看成一个超分子,研究该系列复合物的稳定性、电荷转移及几何构型等规律。计算结果表明,苯酚负离子供电中心O沿一倾角指向三硝基苯中的任意相邻两个硝基之间的C位置上,复合物的稳定性按对位取代苯酚取代基CH_3O-,CH_3-,Cl-的次序减小,与实验规律相一致。计算结果还表明,形成该系列复合物具有明显的电荷转移,其稳定性与电荷转移量有关等。
郑康成黄加多许植涛沈勇
关键词:电荷转移复合物三硝基苯
钒(Ⅴ)巯基苯酚双齿配合物从头算研究被引量:3
1999年
运用G94W量子化学程序包,采用LANL2DZ基组,对钒与H2mp(o-巯基苯酚)形成的双齿配合物结构单元V(mp)3n-(mp=OC6H4S2-,n=1,2)进行从头算研究.探讨这些配合物结构单元的稳定性、分子轨道能量、原子净电荷布居规律以及一些前沿分子轨道的组成特征等,为过渡金属双齿配合物的合成、分子组装分析及其在酶和蛋白质中的活性部位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郑康成黄加多许植涛刘汉钦
关键词:钒配合物
取代烷烃极性交替规律的进一步探讨被引量:14
1999年
运用 G94W量子化学程序包,在 HF/6-31+ G基组和全几何优化的水平上,对一系列烷烃及其取代烷烃分子进行从头计算.通过比较母体烷烃及取代烷烃中原子的电荷,进一步证实并具体阐述取代烷烃有如共轭体系那样也存在极性交替规律.并着重提出了诱导极性有向叠加的观点,探讨其在定性分析键型相同的同分异构体稳定性等方面的应用.
郑康成何峰许植涛云逢存
关键词:烷烃从头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