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詹文辉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牙科
  • 3篇牙科用
  • 3篇氧化锆
  • 3篇微波烧结
  • 3篇半透性
  • 2篇第二磨牙
  • 2篇上颌
  • 2篇上颌第二磨牙
  • 2篇显微结构
  • 2篇磨牙
  • 1篇牙周
  • 1篇牙周膜
  • 1篇氧化锆陶瓷
  • 1篇双根
  • 1篇双管
  • 1篇陶瓷
  • 1篇腭侧
  • 1篇晶粒
  • 1篇晶粒大小
  • 1篇光度

机构

  • 5篇南昌大学附属...
  • 1篇九江学院

作者

  • 5篇詹文辉
  • 2篇黄玮
  • 2篇杨瑛
  • 1篇杨秋霞
  • 1篇胡国新
  • 1篇刘明智
  • 1篇孙莹莹

传媒

  • 1篇现代口腔医学...
  • 1篇华西口腔医学...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口腔医学研究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5
  • 2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烧结对牙科用氧化锆陶瓷性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15年
氧化锆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优越的美观性和出色的机械性能,在临床上运用愈来愈广泛。氧化锆修复体的性能与其化学成分和显微结构有关,其中烧结工艺是影响氧化锆微观结构最关键的环节。本文就烧结对氧化锆性能的影响做一综述。
詹文辉江月梅黄玮
关键词:氧化锆微波烧结半透性晶粒大小
微波烧结和常规烧结对牙科用氧化锆半透性影响的对比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研究微波烧结对氧化锆半透性的影响并与常规烧结对比,分析半透性与显微结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Lava和Zenostar两种品牌氧化锆试件各10个,每组5个试件,常规烧结组温度分别为1 500℃和1 490℃,保温2 h;微波烧结组均以15℃·min^(-1)升温至1 420℃,保温30 min。用Shade Eye NCC电脑比色仪测量各试件在白背景下和黑背景下的明度的分级(L*)、红到绿两色相极的变化(a*)、黄到蓝两色相极的变化(b*)值,并计算半透性参数(TP),阿基米德排水法测量各试件的密度,扫描电镜(SEM)观察各试件的显微结构。结果与常规烧结相比,微波烧结Lava和Zenostar氧化锆晶粒尺寸小且均匀一致,密度和TP值虽较高,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Lava氧化锆的TP值大于Zenostar氧化锆(P<0.001)。结论微波烧结氧化锆瓷的半透性能与常规烧结相当。
江月梅杨瑛詹文辉胡国新杨秋霞
关键词:氧化锆微波烧结半透性显微结构
上颌第二磨牙腭侧双根双管l例
上颌第二磨牙多为近颊双管型或单双管型,远颊根管和舌根管均为单管,而腭侧双根管极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上颌第二磨牙腭侧双根管病例。
詹文辉
两种烧结方式对牙科用氧化锆半透性的影响
2019年
目的探讨微波烧结对牙科常用氧化锆半透性的影响,并与常规烧结进行对比。方法选取Lava和Zenostar两种品牌氧化锆试件各10个,随机分为常规烧结组(CS组)和微波烧结组(MS组),每组5个试件。CS组温度分别为1500℃和1490℃,保温2 h;MS组均以每分钟15℃升温至1420℃,保温30 min。用PR650光谱光度仪在暗室中测量各试件透射率,阿基米德排水法测量各试件的密度,扫描电镜观察各试件的显微结构。结果与CS组相比,MS组Lava和Zenostar氧化锆的晶粒尺寸小且均匀一致,密度、相对密度和透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va氧化锆的透射率大于Zenostar(P<0.001)。结论微波烧结氧化锆瓷的半透性能与常规烧结相当。
江月梅杨瑛詹文辉
关键词:氧化锆微波烧结半透性显微结构分光光度计
上颌第二磨牙罕见双腭根一例被引量:1
2014年
患者,男,45岁,汉族。因左上后牙咬物疼痛就诊。检查:27叩(++),冷诊(一),无松动。牙龈情况良好。X线片示:27根周低密度炎症影,牙周膜影像增宽。
孙莹莹黄玮詹文辉刘明智
关键词:上颌第二磨牙X线片示牙周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