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灵雁
- 作品数:6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健康教育对清洁间歇性自家导尿术病人的影响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了解健康教育对清洁间歇性自家导尿术病人的影响。[方法]27例病人每例病人在健康教育前导尿30次及健康教育后导尿30次,对健康教育前后病人有关CISC知识的了解程度、情绪反应、导尿一次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健康教育前后病人对有关CISC知识的了解程度、情绪反应、导尿一次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病人心理状态,提高操作的成功率。
- 袁灵雁
- 关键词:健康教育情绪反应
- 护士长即日沟通在提高患者满意度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护士长即日沟通对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于2007年1月起实行护士长即日沟通,具体步骤包括:沟通前准备、沟通过程、沟通后应对、沟通后回访及出院沟通。结果实行护士长即日沟通后,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开展护士长即日沟通能及时满足患者需求,增强护理服务的针对性,使患者得到良好服务,有效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 袁灵雁黄春雨
- 关键词:护士长满意度
- 某三级甲等医院2008~2013年传染病疫情上报数据分析
- 2014年
- 目的研究某三级甲等传染病医院疫情网络直报数据,为制订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及应急决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2008~2013年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各类传染病的发病率、构成比(包括传染病历年报告情况、分类构成、主要发病构成、发病序位)以及发病时间分布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3年共上报各类传染病24种、18 325例,年报告数由2 123例增长到3 788例;传染病发病报告数以丙类为主,其中手足口病增长尤为显著;5~6月为该院传染病报告高峰。结论传染病发病报告病例数近几年明显增长,手足口病成为今后该院传染病防控重点,医院传染病防控工作需根据各种传染病流行特征有序开展。
- 李晓娜袁灵雁朱浩然
- 关键词:疾病报告计算机通信网络医院管理数据收集疫情分析
- 双心房右心室起搏器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应用
- 2004年
- 目的 观察双心房右心室三腔起搏治疗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探讨双心房右心室三腔起搏运用的原理 ,适应证以及起搏模式的选择。方法 患者 6例 ,男性 4例 ,女性 2例 ,诊断 :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间传导阻滞。置入双心房右心室三腔起搏器。左心房起搏通过冠状静脉窦植入 2 188电极导线 ,左右心房电极导线通过 Y形转接器与双腔起搏器连接。结果 双心房同步起搏后 ,患者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作明显减少。结论 初步临床应用提示 ,右心室三腔起搏器双心房同步起搏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有效。
- 陈松蔡飞李刚袁灵雁黄春雨沈永初
- 关键词: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间传导阻滞
- 生大黄治疗严重脓毒症的护理研究
- 2009年
- 目的:探讨生大黄治疗严重脓毒症的护理。方法:将73例ICU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采用标准抗感染及综合治疗;治疗组42例,采用标准抗感染及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大黄汤剂鼻饲7天。结果:脱机时间对照组为10.7±7.3天,治疗组为6.2±6.1天,两组对比,t值为2.87,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早期应用大黄能够提高患者脱机率,降低死亡率。
- 袁灵雁
- 关键词:生大黄脓毒症护理
- 右心室双部位起搏治疗心力衰竭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 观察右心室双部位起搏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 ,探讨不同的起搏部位对血流动力学的即刻影响及右心室双部位起搏后近期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患者 6例 ,其中男性 4例 ,女性 2例。诊断扩张型心肌病 1例 ,缺血性心肌病 5例。心房颤动伴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QRS波时限 (167± 2 0 )ms ,心功能Ⅱ~Ⅳ级。置入右心室心尖部及流出道二根起搏电极 ,连接于全自动双腔起搏 (DDD)起搏器。结果 安置起搏器术后即刻采用右心室双部位起搏血流动力学参数优于单纯右心室心尖部及右心室流出道起搏 ,随访 3个月、6个月、12个月 ,右心室双部位起搏心功能均有改善。结论 初步临床观察提示右心室双部位起搏治疗心力衰竭有效。
- 陈松李刚蔡飞王陆军袁灵雁张己声黄春雨沈永初
- 关键词:心力衰竭血流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