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双龙
- 作品数:10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感染和病情活动时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了解无血栓形成或栓塞情况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合并感染和病情活动时D-二聚体的水平及其临床价值。方法:测定91例SLE患者(合并感染组30例、病情活动组33例、病情稳定组28例)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差异,与非特异性炎症指标血沉(ESR)的关系及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1)合并感染SLE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病情活动期患者(均P<0.01),病情活动组与病情稳定组患者D-二聚体水平也有明显差异(P<0.01);(2)合并感染组和病情活动组D-二聚体与ESR均成呈正相关(P<0.01,P<0.05);(3)治疗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血浆D-二聚体可以作为非特异性炎症指标用于SLE炎症活动、感染和临床疗效的评估,感染和炎症活动可能影响D-二聚体在血栓形成或栓塞诊断中的敏感性。
- 杨家良巩路袁双龙
- 关键词:D-二聚体
- 监护仪体温传感器、非接触式红外线体温计与水银体温计测量结果对比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 比较监护仪体温传感器、非接触式红外线体温计与水银体温计体温测量值的差异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9月—2022年8月在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发热门诊就诊的8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同时使用监护仪体温传感器、非接触式红外线体温计与水银体温计进行体温测量,并比较三者间的差异。结果 3种体温计测量体温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发现,3种体温测量方法在夏季、冬季、发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水银体温计测量结果为金标准,监护仪体温传感器、非接触式红外线体温计的灵敏度分别是94.444%、79.914%,特异度分别是99.731%、93.279%。监护仪体温传感测量结果的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非接触式红外线体温计(P<0.05)。监护仪体温传感器、非接触式红外体温计测得体温值与水银体温计测得的体温值差值相比分别有1.19%(10/840)、2.62%(17/840)的点在95%一致性界限以外。结论 在临床应用中监护仪体温传感器更适合替代水银体温计进行体温监测。
- 张楠王凡王晶晶袁双龙张丽逄崇杰
- 关键词:水银体温计体温测量
- 应用快速胸部CT筛检-风险等级反馈模式防控COVID-19医院感染
- 2021年
- 目的:通过应用多学科协作胸部CT检查,早期快速筛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以防止发生医务人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和患者交叉感染。方法:结合医院感染的各类规范指南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制定多学科协作的"快速胸部CT筛检-风险等级反馈"模式防控COVID-19院内感染,督导落实。结果:优化影像学检查工作流程,与医院感染风险反馈联动,可有效防控COVID-19院内交叉感染风险。结论:院感防控是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防控关键组成部分之一,有针对性地制定应用胸部CT快速筛检COVID-19与医院感染风险等级实时反馈联动的多学科协作整合工作方案,可以提高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运行效率,同时有效降低院内交叉感染风险。
- 袁双龙戈红雨王欣杨又力
-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胸部CT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伤寒败血症及皮肤多发脓肿1例
- 2009年
- 杜晓敏周蕾袁双龙张宗芳
- 关键词:伤寒出血性败血症红斑狼疮
- 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杆菌耐药机制及药物治疗进展被引量:2
- 2020年
- 肺炎克雷伯杆菌主要寄生在咽部、呼吸道、肠道,是导致严重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临床常以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作为治疗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而随着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在临床大量使用,使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逐年增加,并呈现暴发流行而难以控制的严重局面。耐药菌株的出现与碳青霉烯酶产生、外膜孔蛋白的缺失、外排泵过度表达等几方面机制有关,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极大挑战与病程变迁。
- 袁双龙
-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杆菌耐药机制
- 三种常见结缔组织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三种疾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35例RA、42例SLE、28例pSS患者及32例正常对照者血浆FIB及D-二聚体水平,分析二者与其他炎性反应、免疫指标及SLEDA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①SLE、RA患者组血浆FIB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②SLE患者及伴血管炎的RA患者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③pSS患者组血浆FIB及D-二聚体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0.05,P>0.05,P>0.05);④所有RA患者FIB水平以及合并血管炎的RA患者D-二聚体水平与ESR、抗CCP抗体、RF均成明显正相关;⑤SLE患者组FIB、D-二聚体与ESR、抗ds-DNA抗体滴度、24 h尿蛋白定量、SLEDAI积分均成明显正相关,与补体C3成明显负相关。结论:相对于pSS而言,RA、SLE患者体内存在高凝状态,同时亦提示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亦可以作为临床判断RA及SLE病病情活动的非特异性炎性反应指标。
- 袁双龙巩路周蕾张娜孙文闻
- 关键词: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结缔组织病
- 以皮肤黏膜病变为突出表现的韦格纳肉芽肿病1例并文献复习
- 2009年
- 周晓洁魏蔚袁双龙
- 关键词:喉镜检查
- 发热门诊医务人员心理弹性在焦虑与失眠间的中介效应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 分析心理弹性在发热门诊医务人员焦虑与失眠间的中介作用,为改善发热门诊医务人员的失眠症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22年1—7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广泛性焦虑量表(7-tiem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scale,GAD-7)、心理弹性量表简化版(10-item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10)、失眠严重指数量表(insomnia severity index,ISI),对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发热门诊医务人员进行调查。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采用AMOS 25.0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并用Bootstrap法检验心理弹性在焦虑与失眠间的中介效应。结果 收回问卷251份,其中有效问卷245份,有效回收率97.6%。40.0%(98/245)的医务人员有焦虑症状,39.1%(96/245)的医务人员存在失眠症状。工龄越长、职称越高的医务人员其焦虑水平也越高(P <0.05)。焦虑与失眠为正相关(r=0.276,P <0.01),焦虑与心理弹性为负相关(r=-0.388,P <0.01),心理弹性与失眠为负相关(r=-0.290,P <0.01)。心理弹性在焦虑和失眠间具有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074,占总效应的33.3%。结论 发热门诊医务人员的焦虑、失眠现象不容忽视。科室管理人员应该重视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高医务人员的心理弹性水平,改善其睡眠质量,以确保发热门诊医务人员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 张楠王凡王晶晶袁双龙张丽逄崇杰
- 关键词:发热门诊医务人员心理弹性焦虑失眠中介效应
- 无肌病性皮肌炎八例临床特征分析
- 2010年
- 收集近4年皮肌炎患者61例,其中8例无肌病性皮肌炎患者(观察组),53例典型皮肌炎患者(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示观察组肺间质病变、关节痛、发热者分别为4例、3例、3例;对照组肺间质病变、关节痛、发热、肿瘤者分别为21例(40%)、18例(34%)、17例(32%)和6例(11%)。无肌病性皮肌炎者肺间质病变的发生率较高,虽没有明显肌病表现,但可累及内脏。
- 周晓洁袁双龙周蕾巩路
- 关键词:皮肌炎肺疾病间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