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双龙
- 作品数:70 被引量:86H指数:6
-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国际合作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理学化学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 白光LED用稀土掺杂发光玻璃的研究
- 本文报导了近期对白光 LED 用稀土掺杂发光玻璃的研究。分别对 Tb-Sm,Dy,Eu-Eu掺杂的硅酸盐/磷酸盐玻璃进行了激发和发射光谱表征,重点讨论了玻璃基质组成、稀土离子掺杂浓度和共掺比例等因素对玻璃发光和光色性能的...
- 杨云霞梁晓峦朱超峰袁双龙陈国荣
- 关键词:稀土掺杂发光玻璃
- 文献传递
- 白光LED用稀土掺杂发光玻璃的研究
- 本文报导了近期对白光LED用稀土掺杂发光玻璃的研究。分别对Tb3+-Sm3+,Dy3+,Eu2+-Eu3+掺杂的硅酸盐/磷酸盐玻璃进行了激发和发射光谱表征,重点讨论了玻璃基质组成、稀土离子掺杂浓度和共掺比例等因素对玻璃发...
- 杨云霞梁晓峦朱超峰袁双龙陈国荣
- 关键词:白光LED稀土掺杂发光玻璃
- 文献传递
- 可被紫外光和近紫外光激发的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被紫外光和近紫外光激发的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通式为:(2-x-y-z)MO-M’O-(1-a)B<Sub>2</Sub>O<Sub>3</Sub>-aP<Sub>2</Sub>O<Sub>3</Sub>...
- 袁双龙杨云霞朱超峰方斌陈国荣
- 文献传递
- UV-LED用2(Sr,Ba)O-0.16B_2O_3-0.84P_2O_5:Eu^(2+)荧光粉被引量:2
- 2006年
- 以SrCO3、BaCO3、H3BO3、Eu2O3和NH4H2PO4为原料,通过高温固相法,合成了2(Sr,Ba)O-0.16B2O3-0.84P2O5:Eu2+荧光粉。通过XRD图谱、激发和发射光谱、光色参数和相对亮度的测量,研究了Ba2+对荧光粉的晶体结构以及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Sr,Ba)O-0.16B2O3-0.84P2O5:Eu2+荧光粉属于四方晶系,晶胞参数随Ba2+摩尔含量增加而增大。Ba2+的引入可以显著提高荧光粉的相对亮度,同时,随着Ba2+摩尔含量的增加,荧光粉的发射主峰向短波方向移动,出现蓝移,其色坐标y值逐渐减小,有利于提高白光发光二极管的流明效率和显色指数。
- 陈仙玲杨云霞袁双龙陈国荣
- 关键词:激发光谱
- 化学还原法中制备条件对超细银粉形貌的影响被引量:14
- 2007年
- 以AgNO3为原料,抗坏血酸为还原剂,明胶或油酸为高分子保护剂,通过化学还原法制备超细银粉。考察了酸碱度pH值、保护剂种类、催化剂等反应条件对超细银粉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酸碱度条件对银粉颗粒形貌有决定性影响。当pH值为2时,银粉颗粒为片状;pH值为4时,银粉颗粒为树枝状;pH值为7时,银粉颗粒为类球形。明胶的加入可促进银离子的还原,也更有利于得到形状规则的球形银粉。NH4OH作为催化剂对银粉颗粒的形貌也有一定的影响。
- 敖毅伟杨云霞袁双龙丁丽华陈国荣
- 关键词:银粉形貌影响因素
- 一种钙钛矿量子点溶胶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出一种化学式为CsPbX<Sub>3</Sub>(X=Cl、Br、I)钙钛矿量子点溶胶的制备方法,该钙钛矿量子点溶胶由前驱体在可聚合的丙烯酸类单体溶剂中直接制备,再加入丙烯酸类的齐聚物得到溶胶,该溶胶在加入紫外光...
- 袁双龙夏彬彬张红丹成军朱露丹
- 一种锂离子电池陶瓷隔膜浆料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陶瓷隔膜用浆料。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陶瓷隔膜包括基膜和涂布于基膜单面或双面的涂层,该涂层所采用的浆料为无机纳米粒子和晶须以及基料和水复合的浆料,所述的无机纳米粒子为氧化铝、勃姆石、二氧化硅、硫酸钡中...
- 杨云霞杨崇文袁双龙仝华
- 文献传递
- 一种高性能N型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用银铝浆
- 为了解决n型晶硅太阳电池丝网印刷银铝浆中单质金属铝粉作为添加剂,铝粉易氧化阻止铝对p+发射极层进一步扩散和合金化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高性能N型太阳电池正面电极用银铝浆,其由导电银粉、玻璃粉、有机载体相和添加剂掺铝硅合金粉...
- 杨云霞韩向超袁双龙高维川仝华袁晓李红波
- 文献传递
- 一种含碱土金属元素的氮化物和氧氮化物荧光粉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还原气氛下使用碱土金属氨氰化物和稀土掺杂碱土金属氨氰化物作为碱土金属的来源来制备含碱土金属元素的氮化物和氧氮化物荧光粉的新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可以在1200-1400℃合成出单一相的化学式为M<Sub>a...
- 袁双龙杨云霞崔兆凤曾慧丹陈国荣章向华
- 掺杂对Y_2O_2S:Eu长余辉特性的影响及长余辉发光机理被引量:11
- 2004年
- 通过发射光谱、XRD、相对亮度、余辉衰减曲线和热释光谱的测量,研究了在Y_2O_2S:Eu体系中掺杂Mg^(2+)、Ca^(2+)、Sr^(2+)、Ba^(2+)、Ti^(4+)对荧光体的发光与长余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些离子的掺杂不影响发射光谱和晶体结构,但显著地影响相对亮度和长余辉特性.它的长余辉衰减过程由一快过程和一慢过程组成,很好地符合指数衰减方程。Mg、Ti共掺杂荧光体的相对亮度和长余辉性能优于单掺杂,与Mg、Ti的含量比有关.根据实验结果,探讨了Y_2O_2S:Eu体系荧光体的长余辉发光机理.
- 袁双龙杨云霞徐志珍方斌
- 关键词:长余辉掺杂发光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