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鸣

作品数:27 被引量:144H指数:8
供职机构: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杭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杭州市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理学
  • 7篇轻工技术与工...
  • 7篇医药卫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9篇食品
  • 7篇色谱
  • 7篇相色谱
  • 7篇高效液相
  • 6篇液相色谱
  • 6篇高效液相色谱
  • 5篇液相
  • 5篇饮用
  • 5篇饮用水
  • 5篇质谱
  • 4篇质谱法
  • 4篇生活饮用
  • 4篇生活饮用水
  • 3篇饮用水中
  • 3篇市售
  • 3篇水样
  • 3篇前处理
  • 3篇前处理方法
  • 3篇污染
  • 3篇超高效

机构

  • 20篇杭州市疾病预...
  • 7篇浙江工商大学
  • 2篇浙江省疾病预...
  • 2篇舟山市疾病预...
  • 1篇淳安县疾病预...
  • 1篇广元市疾病预...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杭州市质量技...

作者

  • 26篇薛鸣
  • 13篇任韧
  • 11篇王姝婷
  • 9篇金铨
  • 9篇龚立科
  • 8篇何华丽
  • 7篇樊继彩
  • 6篇张虹
  • 6篇黄希汇
  • 4篇刘少颖
  • 4篇边天斌
  • 2篇王小芳
  • 2篇吴昊澄
  • 2篇张力群
  • 1篇杨忠乔
  • 1篇林君芬
  • 1篇缪佳铮
  • 1篇许东海
  • 1篇鲁琴宝
  • 1篇吴晨

传媒

  • 8篇中国卫生检验...
  • 2篇食品与发酵工...
  • 2篇预防医学
  • 1篇分析化学
  • 1篇食品研究与开...
  • 1篇中国粮油学报
  • 1篇中国食品卫生...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环境监控与预...
  • 1篇中华地方病学...
  • 1篇第十七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5
  • 4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罐头食品中双酚A和双酚F环氧衍生物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被引量:10
2010年
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罐头食品中双酚A(BPA)和双酚F(BPF)环氧衍生物的方法。样品经微波辅助萃取后过PPL(填料为苯乙烯-二乙烯苯(SDVB)聚合物)固相萃取柱进行净化试验。结果表明,微波辅助萃取法的提取效果理想;采用PPL固相萃取回收率在73.26%~104.98%,除杂效果明显。将微波辅助—PPL固相萃取净化法应用于多种食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食品中双酚A和双酚F环氧衍生物残留分析。
薛鸣张虹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罐头食品
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样中17种磺胺类抗生素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建立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样中17种磺胺类抗生素药物(磺胺吡啶、磺胺嘧啶、磺胺甲恶唑、磺胺噻唑、磺胺甲基嘧啶、磺胺二甲恶唑、磺胺二甲异恶唑、磺胺甲噻二唑、磺胺喹恶啉、磺胺苯吡唑、磺胺多辛、磺胺二甲氧嗪、磺胺醋酰、磺胺苯甲酰、磺胺二甲嘧啶、磺胺间甲氧嘧啶和磺胺对甲氧嘧啶)的方法。方法采用HLB固相萃取柱富集纯化水样中磺胺类抗生素,经CSH C18(2.1 mm×100 mm,1.7μm)色谱柱分离,在电喷雾正离子多反应扫描监测模式下进行测定。结果 17种磺胺类抗生素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方法检出限(LOD)为0.014 ng/L^0.293 ng/L,定量限(LOQ)为0.046 ng/L^0.977 ng/L。在2.0 ng/L、10.0 ng/L、50.0 ng/L 3个添加水平下,其加标回收率为74.8%~108.6%,相对标准偏差为0.14%~8.61%。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可适用于水样中磺胺类抗生素的检测。
薛鸣杨凡绪金铨黄希汇刘少颖
关键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水样固相萃取法
食品中多环芳烃残留分析前处理方法的高效液相色谱研究
多环芳烃(PAHs)主要来自食品加工、烹饪过程,同时也能存在于空气、土壤和水中,进而污染食品。人体摄入被PAHs污染的食品,可经胃肠道被机体吸收,广泛分布在整个机体中,造成急性或慢性伤害。因此,加火对食品中PAHs残留的...
薛鸣张虹
关键词:前处理方法高效液相色谱多环芳烃食品分析
文献传递
气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法测定食品模拟物中20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迁移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测定食品包装材料中20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PAEs)向食品模拟物中的迁移。方法采用双面浸泡法,把塑料包装材料浸泡在模拟物中,用正己烷提取浸泡液,气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GC-MS/MS)法测定,5种内标法进行定量。结果20种PAES在对应的浓度范围内(5μg/L~500μg/L)线性较好,相关系数>0.9949。方法定量限为0.14μg/kg~27.2μg/kg。样品在低、中、高不同浓度时的加标回收率为82.3%~112.5%,RSD为0.6%~7.6%(n=6)。结论本实验建立的方法快速、简单、准确,能满足食品模拟物中20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测定的要求。
樊继彩薛鸣王姝婷何华丽任韧
关键词:食品模拟物迁移
杭州市售大黄鱼不同可食部位中24种元素的分布特征
2024年
目的 探究杭州市售大黄鱼5种可食部位中24种元素的分布特征。方法 于2022年3月—2023年4月,采集杭州市售大黄鱼样品51份。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对大黄鱼轴上肌、轴下肌、鱼皮、鱼鳔、性腺中的24种元素进行测定。结合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对相应可食部位中元素间的相关性、可食部位间的分布差异等特征进行探讨。结果 5个可食部位均以锌、铁的平均含量为最高。性腺、鱼皮、鱼鳔中的锰、铁、钴等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和铅、镉、砷等污染元素的平均含量高于肌肉部位。3.9%的鱼皮和性腺样品的镉含量高于限量要求。各可食部位中存在多种元素呈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702~0.992),可食部位间元素的分布差异主要集中于锶、钛、钡、钒等元素。结论 杭州市售大黄鱼样品可食部位中的镉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不同可食部位的元素分布差异明显,对大黄鱼的污染物监测、膳食评估、资源利用、产品研发等相关工作中需关注不同可食部位元素的分布特征。
王姝婷龚立科薛鸣何华丽任韧
关键词:大黄鱼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鱼、肉类罐头食品中的BADGE、NOGE及其衍生物被引量:3
2011年
建立了一种罐头食品中的BADGE(bisphenol A diglycidyl ether,双酚A-二环氧甘油醚)、NOGE(novolacglycidyl ether,酚醛清漆甘油醚)及其衍生物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法。前处理包括正己烷/丙酮微波辅助萃取,Varain-PS-DVB固相萃取柱净化等。样品经BE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分离,以乙腈和0.2%甲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API 4000-QTRAP质谱仪电喷雾正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进行检测。分析物检出限达到0.010 2 ng/g到0.197 2 ng/g,三水平加标回收率在65.7%~99.1%。
林赛君陈思薛鸣张虹
关键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罐头食品BADGE衍生物
食品及其接触包装材料中双酚类环氧衍生物的分析方法比较研究
双酚类环氧衍生物是食品接触包装材料特别是罐头制品内层涂料的一种原料,同时也作为添加剂、交联剂和环氧稳定剂在食品包装工业中广泛应用。由于该类化合物易溶于食用油和食物类脂中,并能迁移到油性食品中,使得双酚类环氧衍生物在食品中...
薛鸣
关键词:前处理方法食品
文献传递
温度和时间对塑化剂从食品包装材料向食品模拟物中迁移影响的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研究浸泡温度和时间对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从食品包装材料迁移到食品模拟液中的影响。方法采用双面浸泡法,把塑料包装材料浸泡在模拟液中,改变浸泡温度和时间,用正己烷提取浸泡液,气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GC-MS/MS)法测定,5种内标法进行定量。结果当浸泡时间相同时,随着温度增加,模拟液中塑化剂的迁移量都有增加,10%乙醇水溶液和3%醋酸水溶液中增加不明显,异辛烷模拟液中迁移量增加最多;当浸泡温度相同时,随着浸泡时间的增长,塑化剂迁移量增加,但不同模拟物中塑化剂的迁移量不同,同种模拟物中不同种类塑化剂的迁移量也不同。结论浸泡温度和时间对塑化剂从塑料包装材料向食品中的迁移有影响,塑化剂迁移量随着浸泡温度和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樊继彩薛鸣王姝婷何华丽任韧
关键词:食品模拟物温度迁移
浙江省某地区生活饮用水中44种典型药物活性成分污染水平调查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对浙江省某地区生活饮用水中44种典型药物活性成分污染水平进行调查。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法对水源水、出厂水和末梢水中44种典型药物活性成分的污染水平和污染特征进行调查,应用多重线性回归进行统计学意义分析。结果饮用水水源水、出厂水、末梢水中,检出28种药物活性成分,大多数药物活性成分的污染水平为水源水>出厂水>末梢水。金刚烷胺的检出率最高,总检出率为66.9%。枯水期和丰水期的检出率分别为91.4%、32.8%,检出浓度最大值为347.7 ng/L和4.910 ng/L。此外,强力霉素和罗红霉素在枯水期和丰水期的检出率均超过18%。剩余的药物活性成分中,大部分药物在枯水期的检出率和检出浓度均大于丰水期。结论浙江省某地区生活饮用水源中44种典型药物活性成分污染水平总体不高,但金刚烷胺、强力霉素和罗红霉素的污染情况相对较严重,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薛鸣吴昊澄黄希汇王姝婷樊继彩任韧
关键词:饮用水污染调查
一种可调节式室内用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涉及测量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调节式室内用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系统包括:传感器数据过滤模块,基于传感器信号,通过调整当前时间窗的长度,确定时间范围,获取时间窗设置参数,在设定时间窗内,分析并计算每个数据点的事件发...
薛鸣何华丽 郑子聪金铨樊继彩王姝婷任韧龚立科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