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春生

作品数:42 被引量:170H指数:6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5篇缺血
  • 12篇脑缺血
  • 10篇防己
  • 8篇再灌流
  • 8篇神经元
  • 8篇突触
  • 7篇皮层
  • 7篇缺血再灌流
  • 7篇脑缺血再灌流
  • 6篇氟桂嗪
  • 6篇大脑
  • 5篇皮层神经元
  • 5篇细胞
  • 5篇汉防己
  • 5篇汉防己碱
  • 5篇粉防己
  • 5篇粉防己碱
  • 4篇受体
  • 4篇鼠脑
  • 4篇突触体

机构

  • 4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1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遵义医学院
  • 2篇遂宁市人民医...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重庆医药工业...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作者

  • 41篇薛春生
  • 18篇周歧新
  • 10篇王中峰
  • 8篇刘颖菊
  • 8篇董志
  • 5篇万子兵
  • 3篇周岐新
  • 3篇胡德耀
  • 3篇开丽
  • 2篇朱毅
  • 2篇蒋远明
  • 1篇萧家思
  • 1篇傅洁民
  • 1篇孟宪丽
  • 1篇张渝娟
  • 1篇黄秀兰
  • 1篇高丽佳
  • 1篇武凡
  • 1篇曾凡新
  • 1篇王中锋

传媒

  • 5篇四川生理科学...
  • 4篇Journa...
  • 4篇中药药理与临...
  • 3篇中国病理生理...
  • 3篇中国药理学与...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中国药理学报
  • 2篇中国药理学会...
  • 2篇第七届全国生...
  • 1篇中国神经科学...
  • 1篇药学学报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工业卫生与职...
  • 1篇中国应用生理...

年份

  • 1篇2006
  • 3篇2002
  • 5篇2001
  • 10篇2000
  • 5篇1999
  • 3篇1998
  • 3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3
  • 2篇1992
  • 2篇1991
  • 2篇1989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吡那地尔预处理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脏器热休克蛋白70和细胞型磷脂酶A_2表达的影响
2001年
目的 探讨吡那地尔 (Pinacidil)预处理 (preconditioning ,PC)对失血性休克大鼠保护作用的机制。 方法  (1)大鼠 90只 ,随机分为正常组 (N组 ,10只 )、对照组 (C组 ,40只 )和预处理组(PC组 ,40只 ) ,PC组大鼠用Pinacidil进行预处理 ,2 4h后将对照组和预处理组大鼠复制成失血性休克模型 ,用Westernblot方法观察不同时相点大鼠心肌组织细胞型磷脂酶A2 (cPLA2 )的表达变化 ;(2 )大鼠 6 0只 ,随机分为对照组 (C组 ,30只 )和预处理组 (PC组 ,30只 ) ,PC组大鼠用Pinacidil进行预处理 ,然后分别在 2 4,48,72h 3个不同时间点将两组大鼠复制成失血性休克模型 ,用Westernblot方法观察PC对大鼠心肌和肝脏组织热休克蛋白 70 (hsp70 )表达的影响。 结果  (1)PC组心肌组织cPLA2 的表达较弱 ,而C组表达很强 ;(2 )C组hsp70表达很弱或检测不到 ,PC组心肌和肝脏hsp70表达很强 ,2 4h达到高峰 ,48h和 72h逐渐减弱。 结论 Pinacidil预处理可能是通过诱导hsp70过度表达和抑制PLA2 的表达保护“休克细胞” 。
邵春红胡德耀薛春生
关键词:出血性休克热休克蛋白质吡那地尔
汉防己甲素及1,6—二磷酸果糖对缺血在体大鼠脑纹状体外游离氨基酸的影响
1995年
本文应用在体微灌流技术和氨基酸自动分析系统研究了汉防已甲索(Tet)及1,6—二磷酸果糖单用及合用对缺血大鼠脑致状体神经细胞外游离氨基酸的影响。结果表明:Tet15mg/kg、MK801 2.0mg/kg和Tet
董志薛春生
关键词:游离氨基酸脑纹状体双侧颈总动脉结扎
粉防己碱与可乐定对小鼠和大鼠吗啡躯体依赖的影响
2001年
目的:观察粉防己碱(Tet)与可乐定对吗啡依赖小鼠和大鼠催促戒断症状的影响。方法:采用剂量递增方式皮下注射酸吗啡,建立吗啡依赖小鼠和大鼠模型,用纳洛酮催瘾。结果:Tet 15,30或60 mg/kg,可明显抑制小鼠催促戒断后的体重下降及一些戒断体征,大鼠给予 Tet 15,30或60 mg/kg 预处理,可抑制1 h 体重下降,明显改善戒断时的行为表现,戒断症状评分随剂量增加而下降。Tet 15 mg/kg 与可乐定0.075 mg/kg 联用,对吗啡依赖小鼠和大鼠催促戒断症状有明显对抗作用。但以上处理对小鼠和大鼠的跳跃反应均无影响。结论:Tet 可缓解吗啡依赖小鼠和大鼠的戒断症状,小剂量 Tet 与可乐定联用可能是一种较好的用药方案。
朱毅薛春生周歧新
关键词:粉防己碱吗啡躯体依赖小鼠
人参皂甙对突触前后膜α、β受体效应的影响
周歧新薛春生张渝娟高丽佳龚晓慧
该课题以3H-NE定位标记、生化和药理方法,研究了GS对大鼠和豚鼠多种离体制备突触前后膜α、β受体效应影响。证明GS能阻遏α2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对调控前膜递质释放影响;增强异丙肾上腺素(ISO)对前膜β受体和后膜β2受体...
关键词:
关键词:人参皂甙
氟桂嗪对脑缺血再灌流后c-fos和c-jun表达的抑制作用
采用大鼠4血管结扎全脑缺血30min再灌流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脑缺血再灌流后c-fos和c-jun基因在脑内表达变化的规律及氟桂嗪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脑缺血30min再灌流0.5h在皮质、海马及纹状体内即出现c...
刘颖菊薛春生周歧新
关键词:缺血再灌流氟桂嗪C-FOSC-JUN
河谷地不容研究进展
1991年
河谷地不容为防已科千金藤属植物Stephania intermedia Lo,药用块根。千金藤属多种植物如地不容(S.cdelavayi Diels)、金线吊乌龟(头花千金藤(S.epharantha Hayata)、千金藤(S.japonica(Thunb.)Miers)及华千金藤(S.sinica Diels)等供药用已久。但本品则是1981年在云南发现的一个新种,已从中分得多种有活性的生物碱供药理试验和临床治疗应用。
薛春生
关键词:千金藤啶碱药理试验阻断作用镇痛作用阿朴吗啡
粉防己碱对缺氧诱导的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NMDA受体通道变化的影响<英文>被引量:2
1999年
目的:研究Tet对缺氧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NMDA受体通道变化的影响。方法:细胞贴附膜片箝法。用95%N_2+5%CO_2饱合无糖浴液产生细胞缺氧模型。结果:在缺氧状态下,35pS通道开放时间常数τ_2,35和100pS通道开放概率增加,Tet 7.5μmol·L^(-1)降低缺血所致35和100 pS通道开放概率,15和30μmol·L^(-1)完全抑制100pS通道,改变35pS的开放时间常数为单指数分布。结论:抑制缺氧所致NMDA受体通道开放是Tet对受缺氧损伤大脑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王中峰薛春生周歧新万子兵罗全生
关键词:粉防已碱NMDA受体膜片箝技术
汉防己碱对缺血-再灌流大鼠脑NOS活性及超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2
1999年
用NADPHd 组织化学和电镜技术研究了汉防己碱(Tet)对大鼠缺血再灌流脑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及超微结构变化的作用。结果发现,缺血15 m in,再灌流2 h 后,海马超微结构出现明显的病理学损害,主要包括核周出现髓鞘样变,核周间隙增大,胞核均质化,大量片状软化灶,毛细血管周围水肿。Tet 10 和20m g/kg 缺血前30 m in 腹腔注射可明显改善或避免出现上述缺血组织学改变。缺血15 m in,再灌流24 h 后,皮层和海马NOS阳性细胞数目显著增多,Tet5,10 和15 m g/kg 缺血前30 m in 腹腔注射,浓度依赖地抑制缺血再灌流所致的NOS阳性细胞数目增加。这些结果提示,Tet可抑制缺血再灌流脑NOS活性,减少NO产生,这可能与Tet减轻脑缺血再灌流的损害有关。
王中峰薛春生周歧新万子兵罗全生
关键词:NOS超微结构汉防己碱
缺氧缺糖对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电压依赖性钾通道的影响
1998年
目的:研究在缺氧缺糖状态下,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膜电压依赖性钾通道的开关动力学变化。方法:急性分离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和细胞贴附膜片钳技术。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缺氧缺糖状态下,电压依赖性钾通道开放时间常数τ1和τ2分别由对照组的0.429ms和8.209ms增加至1.855ms和17.464ms(P<0.01),关闭时间常数τ和通道的电流幅度无明显变化。结论:缺氧缺糖可导致大鼠皮层神经元电压依赖性钾通道开放显著增加,对胞外钾离子聚集起重要作用,从而提高细胞的兴奋性,参与神经元的损伤。
王中峰薛春生萧家思
关键词:钾离子通道大脑皮层神经元
氟桂嗪对脑缺血再灌流后脑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采用大鼠4血管结扎全脑缺血30min再灌流模型,用光镜、TUNEL染色和FCM法观察大脑皮质和海马等部位脑细胞凋亡变化的规律和氟桂嗪对凋亡的影响。结果显示脑缺血再灌流12h在皮质及海马区即出现凋亡
刘颖菊薛春生周歧新
关键词:缺血再灌流细胞凋亡氟桂嗪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