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兰君 作品数:34 被引量:99 H指数:6 供职机构: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 上海市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发展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理学 化学工程 更多>>
免疫细胞亚群与恶性血液病患者预后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前后免疫功能状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95例恶性血液病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 ,A组 4 9例 ,用胸腺肽 +化疗 ,B组 4 6例用单独化疗 ,治疗前应用单克隆抗体和流式细胞术测定患者的CD3、CD4、CD4 /CD8和NK值 ,以其住院的 80例非肿瘤病人作为对照组。结果 (1)恶性血液病患者各项免疫指标均低于对照组 ;(2 )晚期和复发型恶性血液病患者各项免疫指标均低于初发型恶性血液病 ;(3)急性白血病各项免疫指标明显低于其它恶性血液病 ;(4)治疗后A、B两组比较 :A组的NK细胞活性明显高于B组 ,A组治疗后CD3、CD4、CD4 /CD8、NK细胞活性明显高于治疗前。结论 免疫细胞亚群在恶性血液病患者中受到抑制并随病情程度而进一步加剧 ,其中急性白血病患者受抑更甚 ,胸腺肽能明显提高恶性血液病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尤其对NK细胞 ,是一种低毒高效的生物反应调节剂。 陆紫敏 修冰 薄兰君 郑伟萍关键词:恶性血液病 预后 淋巴瘤 药物疗法 流式细胞术 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 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成人难治性ITP患者,根据免疫分析结果将患者分为三组:9例应用环孢霉素A(cyclosporinA,CsA)治疗;21例应用长春新碱(vincristine,VCR)治疗;11例应用大剂量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Xm)治疗,连续4周,观察疗效。结果CsA治疗组9例,有效6例(66.7%);VCR治疗组21例,有效15例(71.4%);DXm治疗组11例,有效7例(63.6%)。且CsA治疗组患者的异常细胞免疫得以改善;而后两组大部分患者血小板抗体水平明显降低。结论对于经糖皮质激素、静脉用丙种球蛋白等治疗无效的难治性ITP患者根据不同的免疫机制,采取针对性治疗,能够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丁懿 梁爱斌 薄兰君 陈毓华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还原型谷胱甘肽在血液系统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06年 薄兰君 梁爱斌 刘班 王菲 陈毓华 金雪萍关键词:肝功能损害 还原型谷胱甘肽 细胞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基因超甲基化及去甲基化在经典型骨髓增殖性肿瘤中的作用 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细胞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1,SOCS1)基因超甲基化在经典型慢性骨髓增殖性肿瘤(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s,MPNs)中的临床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检测MPNs患者骨髓标本中SOCS1基因的超甲基化发生情况。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CSF)化学诱导MPNs细胞生长不同时间后,实时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SOCS1mRNA及其蛋白表达情况。另外,加入去甲基化试剂2-deoxyazacytidin培养MPNs细胞不同时间后,实时定量PCR法检测SOCS1mRNA表达情况。结果:100例经典型慢性MPNs患者中有27例(27.0%)存在SOCS1基因超甲基化。G-CSF化学诱导处理后的MPNs细胞中,SOCS1基因超甲基化组与未甲基化组相比,其SOCS1mRNA表达量均明显减少(均P<0.05);MPNs患者中SOCS1基因超甲基化组的SOCS1蛋白表达量也减少,但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相对于G-CSF处理后的超甲基化组,加入去甲基化试剂后SOCS1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MPNs患者中存在SOCS1基因超甲基化,且CpG岛超甲基化导致其基因表达水平降低,去甲基化后,其基因表达水平升高。提示SOCS1基因超甲基化可能和MPNs发病有关,去甲基化可能是一种潜在的治疗MPNs的新策略。 秦伟 陆惠娜 黄滨滨 修冰 薄兰君 高清梅 张文君 梁爱斌关键词:骨髓增殖性疾病 DNA甲基化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34例报告 1991年 我院自1976年8月至1987年7月收治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34例,现就临床观察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1 病例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1982年8月以后收治的28例按FAB协作组提出的分型标准诊断。1982年7月以前诊断的白血病前期综合征6例,根据临床症状、血像、骨髓涂片及随访结果按该标准作回顾性分型诊断。 薄兰君 刘本俶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 综合征 核型分析 SOCS超甲基化与经典型慢性骨髓增殖性肿瘤的研究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蛋白(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SOCS)基因超甲基化在经典型骨髓增殖性肿瘤(MPD)中的临床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检测SOCS1、2、3基因CpG岛甲基化发生情况,直接测序法检测100例MPD患者JAK2V617F突变情况,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SOCS1、2、3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100例MPD患者中有27例(27%)存在SOCS1基因超甲基化,9例(9%)存在SOCS2基因超甲基化,34例(34%)存在SOCS3基因超甲基化。在100例MPN患者中,64例(64%)JAK2V617F突变阳性。MPD患者中SOCS1和SOCS3基因超甲基化组与未甲基化组相比,其SOCS1和SOCS3基因mRNA表达量明显减少(P〈0.05);SOCS1和SOCS3基因JAK2V617F突变组与野生型组相比,其SOCS1和SOCS3基因mRNA表达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MPD患者中存在JAK2V617F突变及SOCS基因超甲基化,且JAK2V617F突变和SOCS基因甲基化导致SOCSmRNA表达水平降低,SOCS超甲基化和JAK2V617F突变可改变JAK—STAT信号通路等的转录活性而最终影响疾病的发展,这些改变可能代表了一种潜在的治疗方向。 秦伟 李伶理 陆惠娜 黄滨滨 修冰 薄兰君 高清梅 张文君 傅建非关键词:骨髓增殖性肿瘤 聚合酶链反应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与碘的络合物的抑菌性质研究 被引量:12 2006年 利用壳聚糖(CTS)、水杨醛改性壳聚糖(S-CTS)和还原水杨醛改性壳聚糖(RS-CTS)与碘以不同质量比制备络合物,通过碘量法测络合物的摩尔比,UV光谱和IR光谱对络合物进行了表征。考察了CTS和RS-CTS与碘络合物的抑菌性质。结果表明,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与碘络合物摩尔比(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结构单元与碘之比)分别为:n(CTS)∶n(I2)=1∶0.38,n(S-CTS)∶n(I2)=1∶0.85,n(RS-CTS)∶n(I2)=1∶0.73。CTS和RS-CTS与碘的络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敏感度为高度敏感。 丁德润 薄兰君 梁爱斌关键词:壳聚糖 碘 络合物 抑菌 成人脾脏Kasabach-Merritt综合征一例——附文献复习 2007年 Kasabach-Merritt综合征(KMS)临床少见,表现为血管瘤及其伴随的血小板减少、消耗性出血,目前尚无统一的治疗标准和良好的根治方法,死亡率为30%~50%。国内2004年王兆钺等曾报道1例儿童KMS,现将我院成功诊治1例发生于成人脾脏的KMS报道如下。 薄兰君 梁爱斌 刘班 陈毓华 王菲 金雪萍关键词:综合征 文献复习 脾脏 成人 血小板减少 KMS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转化为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1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报道1例由原发性骨髓纤维化转化的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M7),并讨论转化前后骨髓MRI表现的改变。方法对我院1例由原发性骨髓纤维化转化为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的患者在转变前后进行骨髓细胞形态学、细胞遗传学检测,并同步进行髂骨骨髓的MRI检查;使用标准IDA、HA、MA、ACLA等方案序贯治疗,并随访至今。结果在患者处于原发性骨髓纤维化阶段时,髂骨骨髓在MRI上表现为T1WI及T2WI上的片状低信号;而在转化后相同部位骨髓在MRI上表现为T1WI片状低信号,T2WI上散在高信号。该患者(染色体检测提示核型正常)经序贯化疗后达到完全缓解至今。结论原发性骨髓纤维化与急性巨核细胞性白血病在MRI上骨髓表现有明显的改变;核型正常的由骨髓纤维化转变的M7经合理序贯化疗后仍能达到完全缓解。 汤宇 薄兰君 丁懿 陈毓华 梁爱斌关键词: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 核磁共振成像 1例由原发性骨髓纤维化转化为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MRI及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报告1例我院诊治的由原发性骨髓纤维化转变为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的病例,并讨论原发性骨髓纤维化与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在MRI骨髓表现的改变及部分相关基因表达。方法对我院1例由原发性骨髓纤维化转化为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AML-M7)的患者在转化前后进行骨髓细胞形态学、遗传学、相关基因检测和髂骨骨髓的MRI检查,并予以化疗。结果患者染色体核型在转化前后均为正常核型;GFI1/GFI1B、VEGF及其受体表达在缓解前后均有明显改变;处于原发性骨髓纤维化阶段时髂骨骨髓在MRI上表现为T1WI及T2WI上的片状低信号,转化为AML-M7后T2WI上表现为散在高信号;患者经IDA+HAE两疗程后缓解。结论原发性骨髓纤维化与AML-M7的骨髓MRI表现有明显的改变,引起该改变的原因与构成骨髓的细胞成分及局部微血管环境的改变有关;转化后的AML-M7生物学特征发生明显改变,经HAE治疗仍可能达到完全缓解。 薄兰君 梁爱斌 张蕾 陈毓华 丁懿 傅建非 熊红 张文君关键词: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 核磁共振成像 基因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