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蔺越国

作品数:31 被引量:117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民航大学航空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民航大学科研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民航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一般工业技术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航空宇航科学...
  • 12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文化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14篇复合材料
  • 14篇复合材
  • 9篇飞机
  • 8篇有限元
  • 6篇有限元分析
  • 6篇碳纤维
  • 4篇碳纤维复合材...
  • 4篇纤维复合
  • 4篇纤维复合材料
  • 3篇电阻
  • 3篇性能研究
  • 3篇湿热
  • 3篇起落架
  • 3篇民机
  • 3篇课程
  • 3篇教学
  • 3篇航空
  • 2篇弹性模量
  • 2篇电导
  • 2篇电导率

机构

  • 27篇中国民航大学
  • 3篇北京航空航天...
  • 3篇成都飞机工业...
  • 1篇南京航空航天...

作者

  • 29篇蔺越国
  • 15篇卢翔
  • 10篇贾宝惠
  • 5篇冯振宇
  • 3篇李伟
  • 3篇程家林
  • 2篇徐建新
  • 2篇程小全
  • 2篇刘礼平
  • 2篇谭娜
  • 1篇李耀华
  • 1篇郭巧荣
  • 1篇黎泽金
  • 1篇卿光辉
  • 1篇王羽
  • 1篇郭渊
  • 1篇王毅强
  • 1篇鲍蕊
  • 1篇杨杭
  • 1篇刘萱

传媒

  • 7篇中国民航大学...
  • 3篇航空学报
  • 3篇复合材料学报
  • 3篇高科技纤维与...
  • 2篇飞机设计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系统仿真学报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机械工程与自...
  • 1篇科技视界
  • 1篇科教导刊(电...
  • 1篇科技与创新
  • 1篇中国科协20...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5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改进灰色Markov链的民机偶然损伤预测模型
2018年
偶然损伤是造成飞机结构损伤的主要来源之一,对航空公司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对航空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对偶然损伤事故征候的分析和预测是民航安全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掌握民航偶然损伤事故征候的发展状况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安全措施,可减少灾难事故的发生。依据中国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统计数据,建立了灰色马尔可夫链(Grey-Markov chain)预测模型,该模型兼有灰色预测和马尔可夫预测的优点,可对偶然损伤事故征候进行短期预测。改进了灰色马尔可夫链模型,提高了预测精度并延长了可预测的时间。实例验证表明,改进的灰色马尔可夫链模型的预测精度要明显优于GM(1,1)模型,可用于偶然损伤事故征候的预测,为偶然损伤可能性等级评定提供参考。
贾宝惠耿喆元蔺越国王毅强
关键词:事故征候GM(1,1)模型
飞机起落架缓冲支柱参数化模型及优化分析被引量:18
2008年
对飞机前起落架缓冲支柱进行受力分析,建立了飞机起落架缓冲支柱的参数化模型,然后进行优化仿真计算,并以飞机前起落架缓冲支柱的油孔面积为设计参数,分析油孔面积的变化对起落架缓冲支柱性能的影响。仿真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后,发现两者有着较好的一致性,计算结果表明使用ADAMS软件对飞机起落架进行参数化建模和优化分析,具有很好的工程参考价值。
蔺越国程家林冯振宇卢翔
关键词:飞机起落架
飞机支柱式起落架落震仿真及缓冲器优化分析被引量:18
2007年
主要介绍支柱式起落架缓冲器的各个参数,包括缓冲支柱的初压力、初容积、油孔面积、活塞面积、缓冲支柱行程等。介绍起落架落震时缓冲器轴向载荷的计算公式。结合具体飞机型号利用初始参数通过AD-AMS软件建立数值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发现两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最后以起落架缓冲器的油孔面积作为设计参数进行优化分析,给出最优值。
蔺越国程家林黎泽金冯振宇卢翔
关键词:起落架缓冲器
湿热环境对民机复合材料强度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为研究民机复合材料层合板湿热环境下对其强度的影响,采用刚度折减理论,建立应力-应变本构方程,并利用Hoffman强度理论和刚度修正的方法,对复合材料单向板T300/3238A在5种湿热环境下和复合材料层合板CCF300/5228在湿热与干态常温2种环境下,分别进行强度分析。计算了初始层破坏载荷与极限载荷,并与实验数据对比分析,准确地预测此类复合材料层合板的整体失效过程、失效载荷及其在湿热环境作用下的强度影响。本研究利用实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复合材料的湿热效应,提供一种适用于民机复合材料维修工程的分析方法。
贾宝惠刘萱卢翔蔺越国
关键词:复合材料刚度修正极限载荷湿热效应
飞机对称着陆及滑跑仿真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主要建立了全机和支柱式起落架缓冲支柱的数值模型,并进行了着陆和滑跑仿真计算。建模主要考虑了缓冲支柱的初始压力、初始容积、油孔面积、活塞面积、缓冲支柱行程等参数。同时给出了飞机在对称着陆和滑跑时的运动学公式,推导了缓冲支柱和轮胎垂直力的计算公式。建立了数值模型并进行着陆和不同跑道的滑跑仿真计算,这对飞机设计和指导起落架试验具有一定工程实用价值。
程家林冯振宇卢翔蔺越国
关键词:起落架缓冲器着陆滑跑
电-热耦合对航空复合材料拉伸及疲劳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为研究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层合板的导电性能和电-热耦合效应及其对拉伸和疲劳性能的影响,主要针对2种不同铺层的试件(单向层合板(UD)[0]8和准各向异性层合板(QI)[45/90/-45/0]s)进行导电及电-热耦合实验和通电状态下的拉伸及疲劳实验.在电-热耦合实验中分别对试件通以1~8 A的直流电和交流电,测量其温度场的分布及最高温度,以确定温度对电阻的影响.依据实验现象建立了简化后的电-热耦合分析模型,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两者吻合很好.简化后的电-热耦合模型能够很好地预测试件在达到稳态平衡时的最高温度值.在通电情况下对不同初始状态时的QI试件进行拉伸和疲劳实验,通过实验发现,在疲劳加载过程中无论是通以直流电、交流电或者是改变电流强度和电流频率,对试件的疲劳寿命影响不大,没有发现明显差异,但在实验过程中试件表面的温度会随着电流强度的增加而升高.同时,在监测试件沿着纤维方向的电阻变化时发现,在一定的疲劳载荷下,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试件的电阻会不断增加,这表明试件内部出现了损伤,累积后直至试件断裂.依据实验现象分别建立了电阻模型-1和电阻模型-2,分析计算后发现模型-1能够较好地模拟试件变形的线性阶段(εxx≤0.4%),而模型-2能较好地模拟非线性阶段直至试件断裂(εxx>0.4%).
蔺越国Macro GIGLIOTTIMarie Christine LAFARIE-FRENOTJinbo BAI
关键词:机身蒙皮复合材料电热电阻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层合板胶螺混合连接失效机制被引量:11
2023年
为研究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层合板单搭接双螺栓胶螺混合连接失效机制,采用基于断裂能断裂准则的连续渐进退化方式,仿真CFRP层合板刚度退化,采用基于能量的B-K准则仿真胶层的损伤演化,建立胶螺混合连接结构渐进损伤三维有限元模型,有限元模型预测的最大失效载荷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搭接长度L_(a)为影响胶螺混合接头刚度和强度的重要几何参数,螺栓的位置不会明显影响接头的刚度,粘结面积越大,强度越大。胶螺混合接头在拉伸载荷作用下,由于二次弯曲效应的影响,螺栓向左倾斜,搭接区域的胶层损伤起始于搭接区域胶层外侧,并由外侧向内部扩展到钉孔附近,当胶层损伤扩展到钉孔附近时,螺栓承载增加,胶层和螺栓共同承载,此时CFRP层合板开始出现损伤;最终,左侧钉孔处的上层合板和右侧钉孔处的下层合板产生分层损伤并发生断裂。
刘礼平段科好徐卓冯振宇蔺越国郑亦媚宋肖肖
关键词:有限元分析
碳纤维复合材料胶铆混合修理结构静载拉伸失效被引量:1
2023年
针对碳纤维复合材料胶铆混合修理结构静载拉伸失效,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完好板和胶铆混合修理结构进行了静载拉伸实验,分析了完好板和胶铆混合修理结构的承载能力、加载过程的应变分布特性以及两者的失效模式;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了胶铆混合修理结构胶层和母板的损伤起始、损伤扩展;对胶铆混合修理结构不同位置的铆钉进行分区受载研究,以分析混合修理结构在拉伸载荷作用下的受力模式和传力路径,进一步揭示胶铆混合修理结构的失效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胶铆混合修理结构在静载拉伸下,胶层首先在拉伸导致的偏心载荷引起补片翘曲所产生的剥离应力和拉伸时的横向切应力共同作用下,沿载荷方向两侧边缘开始失效并向内扩展。胶层大部分失效后,母板失效先从90°铺层外排铆钉孔边起始,沿垂直于载荷方向扩展,随后±45°铺层和0°铺层先后出现同样损伤。混合修理结构在拉伸时由胶层和铆钉共同将一部分拉伸载荷从母板传递到补片上,提升了混合修理结构的力学性能。
刘礼平齐雨阳蔺越国鲍蕊徐建新冯振宇卿光辉
关键词:复合材料有限元分析失效模式
碳纳米管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针对在碳纤维表面沿径向生长一定量的碳纳米管后再与树脂基体固化成型为新型纳米复合材料的层合板,采用实验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加入碳纳米管后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导电性能所产生的影响。实验主要测量纵向和厚度方向的电导率,重点对比分析类型A(加入碳纳米管)和类型B(不加入碳纳米管)对纵向和厚度方向上的电导率的改善和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入碳纳米管后会显著提高碳纤维的纵向和厚度方向的电导率,增加幅度约为两个数量级。该实验研究对深入理解和确定纳米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和实时损伤监测方面将起到重要作用,为今后的工程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李伟蔺越国卢翔贾宝惠
关键词:碳纤维复合材料碳纳米管电导率电阻
民用飞机结构先进防腐体系研究
本文通过对现行民用飞机结构防腐体系的综合分析,探讨了近年来国内外正在重点发展的一些先进飞机防腐技术。在此基础上,指出民用飞机结构腐蚀与控制体系研究的发展方向。应用高科技纳米技术对传统航空涂料进行改性并赋予新的性能是迅速发...
Lu Xiang卢翔Wang Yu王羽Feng Zhenyu冯振宇Lin Yueguo蔺越国
关键词:民用飞机铝合金结构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